甘州/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
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
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
记前度翦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
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甘州/八声甘州译文

看着涓涓流水中的荷花,大翻分被傍晚的云朵所遮蔽。站在高处向远望,西风里孤雁在飞,平沙上残月高挂。不知不觉中,那丹枫树已经完全老了,它飘飘摇摇.让人看到了就难免要为它伤怀。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无法摆脱内心的愁苦情绪。
自从和你分别后,我一直在赋诗饮酒中苦度年华。料想你穿上隐士之服不久,不忍心辜负山水烟霞。记得你我曾在西湖聚会赋词,诗酒唱和,非常愉快。不知道能够在哪里再次重逢。你我今日既都已经隐遁空山,而山中则尽多“自云”,所以自今后如欲两地相赠,以表友情的话,那就赠以梅花吧。

甘州/八声甘州注解

1
凭高送目:站在高处向远望。
2
断雁:孤雁。
3
丹枫:枫树叶在深秋变得火红。
4
无:没有。
5
避:避开,躲避。
6
愁满天涯:愁延伸到了穴边。
7
诗锦:指吟酒赋诗。
8
料:想来,料想。
9
衣:荷叶编成的衣服。
10
负:辜负。
11
烟霞:山水云链等自然景物。
12
前度:上次,前一次。
13
剪灯一笑:指二人灯下相逢,剪烛夜语。
14
只赠梅花:用陆凯与 范晔 故事

作者简介

张炎
张炎 宋代诗人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
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
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
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
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
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
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
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栗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
小山旧隐重招。
记得相逢,古道迢遥。
把酒长歌,插花短舞,谁在水国吹箫。
馀音何处,看万里、星河动摇。
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
晴江迥阔。
又客里天涯,还叹轻别。
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
荷衣好向山中补,共飘零、几年霜雪。
赋归何晚,依依径菊,弄香时衣。
料此去、清游未歇。
引一片秋声,都付吟箧。
落叶长安,古意对人休说。
相思只在相留处,有孤芳、可怜空折。
旧怀难写,山阳怨笛,夜凉吹月。
郎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
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
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
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
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夜沈沈。
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
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
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
更关情。
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