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译文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大雁南飞,风雨中与雁群失散。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在冷落凄清的河中小洲。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苦于和沙鹞、白鹭难以亲近,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云海茫茫归处又在何方?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号。

大雁南飞,风雨中与雁群失散。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在冷落凄清的河中小洲。 苦于和沙鹞、白鹭难以亲近,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云海茫茫归处又在何方?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号。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注解

1
旅雁:征雁。这里比喻战乱时人们纷纷南逃。
2
寒汀立:冷落凄清的河中小洲。
3
鸥鹭:即沙鸥、白鹭。
4
矰:用丝绳系住的短箭。
5
缴:系在箭上的丝绳。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赏析

上阙写失群旅雁遭遇风雨后的疲累饥渴之状与孤独之感。词的首句写冬天雁由北向南迁徙。“情沿物应”,才发而为词,“道寄人知”,借以表达因雁而兴起的伤感。“风雨群相失”的“风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风雨,骨子里却是喻指人世社会的风雨,是骤然袭来的战祸。接下去便以雁之饥渴辛劳、无力续飞与孤宿寒汀的情景,来比喻人们在逃难途中忍饥受寒、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

下阕以雁之忧惧被人弋射和茫茫无处归宿,以及哀鸣而无人怜顾的孤危,象征他与广大人民当时类似的处境与心情。“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鸥、鹭与雁,都是栖宿于沙洲汀渚之间的鸟类,而说“难亲”,便有地下亦难宁处之苦;“赠缴忧相逼”,则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忧。《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歌日:“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赠缴。尚安所施!”而这里的鸿雁苦于身心交瘁,无力高飞,便易被猎人所射杀。如此借旅雁的困厄以写人间的忧患,可谓入木三分。结尾续写旅雁之苦。“云海茫茫”亦即人海茫茫,一语双关,余悲不尽。

全词处处写雁,但又处处在写自身的处境与心绪,收到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词人写的虽然是个人在逃难途中的遭遇与感受,但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却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普遍的意义。

作者简介

朱敦儒
朱敦儒 宋代诗人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夜饮西真洞。
群仙惊戏弄。
素娥传酒袖凌风,送送送。
吸尽金波,醉朝天阙,斗班星拱。
碧简承新宠。
紫微恩露重。
忽然推枕草堂空。
梦梦梦。
帐冷衾寒,月斜灯暗,画楼钟动。
清露湿幽香。
想瑶台、无语凄凉。
飘然欲去,依然如梦,云度银潢。
又是天风吹淡月,佩丁东、携手西厢。
冷冷玉磬,沈沈素瑟,、舞遍霓裳。
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
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春寒未定。
是欲近清明,雨斜风横。
深闭朱门,尽日柳摇金井。
年光自趁飞花紧。
奈幽人、雪添双鬓。
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念壮节、漂零未稳。
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起舞悲歌,泪眼自看清影。
新莺又向愁时听。
把人间、如梦深省。
旧溪鹤在,寻云弄水,是事休问。
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
念聚星高宴,围红盛集,如何著得,华发陈人。
勉意追随,强颜陪奉,费力劳神恐未真。
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
岩扃。
旧菊犹存。
更松偃、梅疏新种成。
爱静窗明几,焚香宴坐,闲调绿绮,默诵黄庭。
莲社轻舆,雪溪小棹,有兴何妨寻弟兄。
如今且,趓花迷酒困,心迹双清。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