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冬
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天净沙·冬译文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天净沙·冬注解

1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
2
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3
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4
淡烟:轻淡的烟雾。

天净沙·冬赏析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白朴的这首小令,在情、景之间,正追求着“妙合无垠”的境界。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作者简介

白朴
白朴 元代诗人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
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
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
来往画船边,招飐青旗挂。
世事方艰便猛回。
丛筠佳处得栽培。
花光别有一枝梅。
头似雪盔那复漆,心如风篆也无灰。
生前相遇且衔杯。
仁山词另录并有小桃红曲调删去。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
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
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
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
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
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
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
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
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
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对景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
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
【幺篇】恰春光也,梅子黄时节,映日榴花红似血。
胡葵开满院,碎剪宫缬。
【挂搭沽序】倏忽早庭梧坠,荷盖缺。
院宇砧韵切,蝉声咽。
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幺篇】不觉的冰澌结,彤云布,朔风凛冽。
乱扑吟窗,谢女堪题,柳絮飞玉砌。
长郊万里,粉污遥山千叠。
去路赊,渔叟散,披蓑去,江上清绝。
幽悄闲庭院,舞榭歌楼酒力怯,人在水晶宫阙。
【幺篇】岁华如流水,消磨尽,自古豪杰,盖世功名总是空,方信花开易谢,始知人生多别。
忆故园,漫叹嗟,旧游池铺,务做了狐踪兔穴。
休痴休呆,蜗角蝇头,名亲共利切。
富贵似花上蝶,春宵梦说。
【尾声】少年枕上欢,杯中酒好天良夜,休辜负了锦堂风月。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