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诗·有子能贤知孝甚
挽诗·有子能贤知孝甚
有子能贤知孝甚,新磨铭石以贫迟。
为君更作招魂些,此士无惭有道碑。
身老梦思埋玉处,客游忆到共灯时。
家成好入遗文去,乞与他年作瑞芝。

作者简介

林希逸
林希逸 宋代诗人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碧玉峰前诏趣回,雅知金耀要清才。
彯缨即盍班行去,岸帻还因便养来。
丽句时应梦池草,安书日可到庭槐。
府公况是深知己,引领同看禁苑梅。
名落江湖岁月多,白头还止梦三刀。
胸藏千载心期远,识尽诸贤眼力高。
慷慨当筵谈抵掌,淋漓满壁醉挥毫。
空山埋去泥销骨,何日人间见此豪。
早岁登门叨赏异,暮年造阙喜追陪。
每从省户供词去,多向都曹诵句来。
逐客赠年今尚在,痴儿别饮恰方回。
湖边握手如前日,身隔千山叹玉埋。
胸涵万卷笔如虹,四海应无两所翁。
身老肯疑询有鬼,眼高不许宪交公。
祇缘命薄非才薄,信是文穷与学穷。
班路重来终一簿,予麾亦不到莆中。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