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兰陵王
燕穿幕。
春在深深院落。
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
别来情绪恶。
瘦得腰围柳弱。
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
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
碧云杳渺天涯各。
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
泪欲注还阁。
孤酌。
住春脚。
便彩局谁忺,宝轸慵学。
阶除拾取飞花嚼。
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
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作者简介

李昴英
李昴英 宋代诗人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细与黄花说。
是天教、开遇重阳,玉裁金屑。
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鬓雪。
任满插、追陪节物。
惟有渊明松臭味,傍东篱、盘薄芳丛撷。
便无酒,也清绝。
芒寒色正孤标洁。
惯平生、餐霜饮露,倚风迎月。
不比芙容偏妩媚,不比茱萸太烈。
似隐者、萧闲岩穴。
至老枝头犹健在,笑纷纷、红紫尘沙汨。
香耐久,看晚节。
谁种蓝田玉。
碧云深、亭亭月上,水明溪曲。
羞作时妆儿女态,冷淡冰餐露沐。
出尘外、风标幽独。
除了留侯儿此貌,便何郎、傅粉终粗俗。
意凝远,韵清淑。
凉台向晚微风馥。
讶银杯羽化,折取戏浮醽醁。
安得梅花如许大,天遣辟除暑溽。
浑不觉、鹭翘鸥浴。
可恨妖妃污太液,只东林、社友追游熟。
宜夜看,灿瑶烛。
世羡官高大。
又谁知、几多卿相,身荣名坏。
我辈相逢无愧色,彼此苍颜健在。
又容易、分携越海。
写出阳关离别恨,看一行、雁字斜飞界。
天下宝,愿自爱。
白衣苍狗须臾改。
久冥心、鸡虫得失,晏鸟鹏迟快。
君带貂蝉头上立,老我荷衣草带。
肯此膝、向人雅拜。
远饯元非趋炎者,二十年、相与形骸外。
义金石,更坚耐。
绣谷流明帜。
稳飞舆、茵柔草碧,盖欹松翠。
遨首意行穷绝顶,彩榭千年胜地。
远峰断、莽苍烟水。
护日晴云收午暑,飒长风、振叶生秋思。
笼雾炷,飘霞袂。
清明官府歌棠芾。
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山色骄人逢此客,尘尾霏霏露碎。
一笑又、羊衔新穗。
田野欢声和气合,唤觥船、猛为鱼占喜。
谁会得,醉翁意。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
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
芳草渡。
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
无有杜宇。
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
相逢知又何处。
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
君此去。
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
长生寿母。
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