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经历韵
次刘经历韵
先生劲气类松柏,压倒柔脆千蒹葭。
发为人文疾于电,砚墨衮衮翻群鸦。
便合催归玉堂署,天子左右宣黄麻。
如何摈绝东海上,使采夕术餐晨霞。
一朝闽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
先生仗剑募饶壮,带甲十万人无哗。
旗帜精明刀戟锐,欲歼封豕连长蛇。
灼山烙泽绝橧窟,奔迸不翅逃罝麚。
火光照耀天地赤,支骸撑柱随燅煆。
鸿勋垂成事或变,志士扼腕徒咨嗟。
迩来漂寄在道路,东西不定如栖苴。
营乖卫逆结疮痏,攻啮胫踝将侵胯。
注浆流沈泄愤懑,未许裤褶来笼遮。
御湿虽治曲巘剂,踞洗恨欠云鬟娃。
况逢炎溽酿急雨,大风挟势飞黄沙。
山漫疑欲接霄汉,河涨定可浮星查。
空堂悲坐发孤咏,风刺欲斗《离骚》家。
岂惟草堂诗止疟,妙句亦可苏痿淋。
悬灯疾读但吐舌,不觉唇腭相掀呀。
文场自合推第一,俯视诸子百倍赊。
黄钟大吕正醇鬯,桑间濮上谁淫哇。
群仙谪下暂狡狯,莫忘旧种瑶池花。
鉥肝刿肾竟无益,不如养性袪阴邪。
他时紫府或有召,会驾五色麒麟车。

作者简介

宋濂
宋濂 明代诗人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忆昔游虎林,年壮已非冠。
旅食叹酸辛,敢望诸侯传。
捉衿肘已露,纳履踵成穿。
甘从原思贫,耻学毛遂荐。
薢茩丹丘生,文采超众彦。
精魄更蔚庞,雏展垂天翰。
每逢罗浮春,含笑解貂换。
列饮杏花阴,吹笛侑羹献。
微酣双耳热,谹议层叠见。
弘深剧王霸,险诡杂神幻。
踏月或起舞,留连过夜半。
恒思酒星临,手不离璧散。
忽骑东海鲸,归餐赤城饭。
于时海大鱼,鼓鬛正湍悍。
飓风挟洪涛,漂没无泮岸。
手操丈二矛,欲刺忘身贱。
指麾集群渔,蓐食待东旦。
更陈清海策,衔袖书一卷。
大言惊众听,读者洽背汗。
九阍不可通,志士徒扼腕。
因作山水游,所幸脚力健。
酒经七家笺,诗囊五采烂。
走马过粤郊,看花入荆甸。
醉余两齿豁,双雕伤一箭。
湘流去洗耳,杳不闻治乱。
自余湖堤别,久矣踪迹判。
秦淮诧再聚,何异箴得线。
示我诸遗篇,令人忆东观。
襄阳耆旧亡,文园白日晏。
袭之如殷彝,夙夜宜绻绻。
紫髯公子五花骢,蛇矛犀甲八紥弓。
黄昏冲入北营去,衮衮流星天上红。
十万雄兵若秋隼,千瓮行酒须臾尽。
太白在天今岁高,千旄指处皆齑粉。
凉州白骑少年儿,紫绣麻来似罴。
鸦翎羽箭始一发,射翻不翅牛尾狸。
紫髯紫髯勇无比,愧杀生须诸妇女。
当年冠剑图麒麟,何曾三目异今人。
美女颜如花,身有椒兰气。
胡为素风生,白草同憔悴。
金鸾委鬓云,愁容怯新媚。
黄金固云贵,铸形难铸泪。
已矣复何言,荣名本非觊。
尊酒都门外,孤帆水驿飞。
青云诸老尽,白发几人归。
风雨鱼羹饭,烟霞鹤氅衣。
因君动高兴,予亦梦柴扉。
少年归娶奏金銮,喜得天颜一笑看。
红锦裁云朝奠雁,紫箫吹月夜乘鸾。
灵椿堂上承中馈,宝镜台前结合欢。
从此梅花消息好,青绫不似玉堂寒。
此诗见张宣《青阳集》附录,今误入《解缙集》。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