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译文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行经华阴注解
行经华阴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行经华阴赏析
此诗是崔颢前往古都咸阳求取功名途经华阴而作。此诗描写了诗人途经华阴时所见的华山三峰雄奇险峻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 前四句都是写景。诗人在华山脚下,众多景物不可能全都收入眼帘,如诗中所说的汉畤(从秦文公到汉高祖所建的神坛之类,共有五畤)远离华山,不可目击。所以,诗人既纵展目力,又驰骋想象,把眼前景和意中景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硕大无朋、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华山高耸,俯视咸京;巨灵神所辟的三峰(著名的芙蓉峰、玉女峰、明星峰)如从天外飞来,鬼斧神工,非人间刀斧所能削成;诗人经华阴时,正值雨过天晴,峰峦如洗,自然清新。武帝祠前云蒸霞蔚,烟云时聚时散;仙人掌上新晴如画,翠色怡人心目。 五、六两句是诗人胸臆中的一幅写意画。第五句中的“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突出其宏大的气势;险字则语义双关,既慨叹山河之险壮,又暗喻仕途之险恶。第六句中的“连”字,有囊括全景之妙,把上文中的武帝祠、仙人掌等仙迹灵踪连缀起来,使之浑然一体,更显神奇瑰丽。至此,诗人完成了画面的描绘,所营造的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为后两句抒发感慨蓄积了足够的气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八句是诗人讲述古都咸京,是文人求取功名的热闹之地,通往咸京之路名利客络绎不绝。诗人就是众多名利客中的一个。但见到或想到这自然美妙、神奇瑰丽、气象万千、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河胜景和神灵古迹,诗人不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费尽心力地在坎坷的仕途上奔波,于是以劝喻路人的方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其如此辛劳,不如到大自然中学长生之道。这种思想感情,是在前六句所描绘的画面中自然浮出的,有水到渠成之妙。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
作者简介
地因才子拜,人禁省郎迁。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
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唐代。崔颢。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禁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题沈隐侯八咏楼。唐代。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四月青草合,辽边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边使,为传边塞情。
辽西作。唐代。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边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边使,为传边塞情。
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
白玉栏干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
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
翠幌珠帘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
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
人生今日得娇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卢姬篇。唐代。崔颢。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白玉栏干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得娇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晚入汴水。唐代。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猜你喜欢
- 《花的学校》泰戈尔
- 《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许有孚
- 《蓦山溪·杏花半吐》段成己
- 《拒绝哀悼死于伦敦大火中的孩子》佚名
- 《郊行·十里脩篁翠拂天》郦权
- 《张戡北骑·张生鞍马客幽都》吴激
- 《冥鸿亭下第后作》田紫芝
- 《来,吻我吧,吻吧》叶赛宁
- 《挽张代州词》王特起
- 《张礼部溪山真乐图》王庭筠
- 《天德辛未家君守官白霫仆是岁》王寂
- 《吊高丽·句丽方窃据》王寂
- 《通奉寿·月旦人材口不谈》王涧
- 《易足斋·吾爱吾庐事事幽》王涧
- 《题黄华江皋烟树》雷渊
- 《赋侯相公云溪》雷渊
- 《修城去·修城去,劳复劳》赵元
- 《宿田舍·狂风作帚扫春阴》马定国
- 《下第鱼台东寺》祝简
- 《呈君美·上阳门外路》杨果
- 《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张澄
古诗大全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春风的古诗大全
- 写次韵的古诗大全
- 写平生的古诗大全
- 写梅花的古诗大全
- 写东风的古诗大全
- 写风雨的古诗大全
- 写西风的古诗大全
- 写江南的古诗大全
- 写秋风的古诗大全
- 写回首的古诗大全
- 写百年的古诗大全
- 写风流的古诗大全
- 写天地的古诗大全
- 写相逢的古诗大全
- 写悠悠的古诗大全
- 写可怜的古诗大全
- 写少年的古诗大全
- 写寂寞的古诗大全
- 写江湖的古诗大全
- 写流水的古诗大全
- 写功名的古诗大全
- 写清风的古诗大全
- 写夕阳的古诗大全
- 写日月的古诗大全
- 写天涯的古诗大全
- 写长安的古诗大全
- 写纷纷的古诗大全
- 写萧萧的古诗大全
- 写西湖的古诗大全
- 写乾坤的古诗大全
- 写黄金的古诗大全
- 写杨柳的古诗大全
- 写江山的古诗大全
- 写扁舟的古诗大全
- 写桃花的古诗大全
- 写岁月的古诗大全
- 写桃李的古诗大全
- 写落日的古诗大全
- 写文章的古诗大全
- 写绝句的古诗大全
- 写风月的古诗大全
- 写芙蓉的古诗大全
- 写富贵的古诗大全
-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 写蓬莱的古诗大全
- 写白日的古诗大全
- 写去年的古诗大全
- 写春色的古诗大全
- 写今朝的古诗大全
- 写白头的古诗大全
- 写世间的古诗大全
- 写徘徊的古诗大全
- 写新诗的古诗大全
- 写斜阳的古诗大全
- 写神仙的古诗大全
- 写黄昏的古诗大全
- 写凄凉的古诗大全
- 写登临的古诗大全
- 写将军的古诗大全
- 写浮云的古诗大全
- 写四海的古诗大全
- 写山水的古诗大全
- 写分明的古诗大全
- 写世事的古诗大全
- 写惆怅的古诗大全
- 写太平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