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昨夜梦梦得,初觉思踟蹰。
忽忘来汝郡,犹疑在吴都。
吴都三千里,汝郡二百余。
非梦亦不见,近与远何殊?
尚能齐近远,焉用论荣枯?
汝问寝与食,近日两何如?
病后能吟否?
春来曾醉无?
楼台与风景,汝又何如苏?
相思一相报,勿复慵为书。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酒酣后,歌歇时。
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
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
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
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
家虽贫,犹富于郭命子。
省躬审分何侥幸,值酒逢歌且欢喜。
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
[分司同官中,韦长史绩年七十余,郭命子求贫苦最甚,徐郎中晦因疾丧明,予为河南尹时,见同年郑俞始受长水县令,因叹四子而成此篇也。
一饱百情足,一酣万事休。
何人不衰老,我老心无忧。
仕者拘职役,农者劳田畴。
何人不苦热,我热身自由。
卧风北窗下,坐月南池头。
脑凉脱乌帽,足热濯清流。
慵发昼高枕,兴来夜泛舟。
何乃有馀适,只缘无过求。
或问诸亲友,乐天是与不。
亦无别言语,多道天悠悠。
悠悠君不知,此味深且幽。
但恐君知后,亦来从我游。
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今早天气寒,郎君应不出。
又无宾客至,何以销闲日。
已向微阳前,暖酒开诗帙。
朝怜一床日,暮爱一炉火。
床暖日高眠,炉温夜深坐。
雀罗门懒出,鹤发头慵裹。
除却刘与吴,何人来问我。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
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
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
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
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