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正的古诗大全

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
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贵在得其中。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相见永和同。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
心头远恶常修善。
自得真方便。
至道夷然容易见。
目前端正,是非休论,堪作长生伴。
玄言悟彻无分辩。
默默颐真内光现。
保养神丹成九转。
化身空外,六铢天赐,换了如今面。
动处休将性动,静中莫使心疑。
目前端正没关机。
真静真清便是。
气满三田自实,神通八脉方知。
了然顿觉入无为。
到处安心稳地。
列翠峰峦秀,仙都气象清。
三阳端正玉鳌形。
一气自天成。
万叠云山深处。
别是洞天幽圃。
何人能得久闲居。
清静乐无余。
元初一得从初遇。
便端正昭彰著。
转作重阳晨彩煦。
晴空来往,碧霄堪住。
琼马驸。
引入长生步。
赤光不动神光聚。
便攒簇银霞护。
满插金花频返顾。
青衣鸾鹤,共同来赴。
琼马驻。
般在清凉路。
试问修行,才登户牖,应是下手何如。
便先令欢乐,於已开舒。
待款款寻来,的当端正,意灭情祛。
做嬉嬉坦荡,更认闲闲,闲里安居。
从前一一细想,好搜玄揣妙,时复亲书。
顿省悟,怡然超出,苦海迷衢。
这番见真真那个,唯分明本有元初。
却还旧处,返光回照,独证无馀。
元初一得从初遇。
便端正、昭彰著。
转作重阳晨彩煦。
晴空来往。
碧霄堪住。
琼马驸。
引入长生步。
灵光不动神光聚。
便攒簇、银霞护。
满插金花频返顾。
青衣鸾鹤,共同来赴。
瑶马驻。
般在清凉路。
端正楼空,一枝春色谁偷得。
夜来消息。
暮雨胭脂湿。
倚竹佳人,翠袖娇无力。
须相觅。
一尊休惜。
转首春狼藉。
跳出凡笼寻性命。
人心常许依清静。
便是修行真捷径。
亲禅定。
虚中转转观空迥。
认得祖宗醒复醒。
红红赫赫如金定。
渐渐圆明光又莹。
通贤圣。
无生路上长端正。
九曲黄河流转九,阳阴逆顺清净。
九池之内,涌出龙泉端正。
九会亘初湛寂,九关现、灵波永定。
美芝祥瑞天然秀,九茎自是无影。
九霞覆鼎澄辉,九还火,炼神丹转光莹。
九玄神,先要救,攀仙肩并。
九九重阳口诀,暗传得、非凡游泳。
累真功行将来去,九霄参圣。
学道修竹,累功积行,常愁行少功亏。
劝人作善,於道最相宜。
稍稍缘行端正,早傍人、别意猜疑。
心自笑,图他功行,怎避是和非。
华山陈处士,不侵耕织,山下行稀。
尚有人相毁,发叹吟诗。
清正无私无曲,任前程、宠辱灾危。
随缘过,腾腾兀兀,歌舞乐希夷。
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
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
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
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
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
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
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
君不见红闺少女端正时,夭夭桃李仙容姿。
幸得君王怜巧笑,披香殿里荐蛾眉。
蛾眉双双人共进,常恐妾身从此摈。
甄妃为妒出层宫,班女因猜下长信。
长信宫门闭不开,昭阳歌吹风送来。
梦中魂魄犹言是,觉后精神尚未回。
念君娇爱无终始,使妾长啼后庭里。
独立每看斜日尽,孤眠直至残灯死。
秋日闻虫翡翠帘,春晴照面鸳鸯水。
红颜旧来花不胜,白发如今雪相似。
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
如君贵伪不贵真,还同弃妾逐新人。
借问南山松叶意,何如北砌槿花新。
蔡松年蔡松年
一山星月,长生殿里,端正人微笑。
风枝玉骨,冰丸红雾,长安初到。
小部清新,上尊甘冷,风流天宝。
自蓬山仙去,人间月晓,遗芳满、汉宫草。
闻道云窗玉指,化奇苞、天容纤妙。
香通鼻观,春浮手藉,教人梦好。
青琐窥韩,紫囊赌谢,属狂年少。
但闲窗酒病,东风晓枕,个中时要。
蔡松年蔡松年
玉宇间风制,俾仆发扬其事端正楼空,琵琶冷、月高弦索。
人换世、世间春在,几番花落。
缥缈馀情无处托,一枝梅绿横冰萼。
对淡云、新月炯疏星,都如昨。
萧闲老,平生乐。
借秀色,明杯杓。
吐凌云好句,张吾邱壑。
此乐莫教儿辈觉,微官束置高高阁。
便归来、招我雪霜魂,春边著。
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加。
天嫌未端正,满面与妆花。
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
四海为家虽未远,九州多事竟难防。
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
应感两朝巡狩迹,绿槐端正驿荒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赫曦日夕真奇绝,最好中秋看明月。
竦身飞上第一峰,不觉清寒近天阙。
初离海角犹朦胧,行到天心转光洁。
今宵端正照山河,长笛一声愁欲裂。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