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麓的古诗大全

道场山麓接何山,影落苕溪浸碧澜。
只欠荷花三十里,橛头船上把渔竿。
大伾山麓马徘徊,积水中间旧滑台。
渔子不知兴废事,清晨吹笛棹船来。
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
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
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厘。
我昔步矶上,雨歇暑气微。
惊湍下百尺,怒势轰千鼙。
尚忧坤轴动,无怪沙岸欹。
蛰龙渠得安,过鸟翅欲垂。
头眩胆为掉,坐叹舟上儿。
壮哉天下险,奸轨容抵巇。
如身护风寒,要地此几希。
今来岁华暮,去舟良坦夷。
人言水进退,寒暑分盛衰。
古来设险守,亦有可易时。
函谷与剑阁,秦汉尝用之。
人轻地亡重,正烦折箠笞。
恃险无兴国,兴国须藩篱。
帝王所取重,文武各攸司。
险易倏变改,即矶余可推。
我遵兔径西山麓,荆棘钩衣尘眯目。
怜渠此地费流光,君亦风餐并露宿。
遗蝗蹢躅无地皮,田禾蚕食犹孑遗。
扆饥可念劳可忍,君自坦坦人怜之。
繁昌乱山仅容鏬,一一到马蹄下。
南村吃饭宿北村,罢极凭诗写悲唶。
即今不作劳者歌,器识视我几倍过。
脱身箠楚吾已多,简书趋走子如何。
皇家猎隽张云罗,长安知己肩相摩。
五云深深护台阁,缥缈群仙依碧落。
即看郭振起通泉,应笑卑陬郡文学。
繁昌古县依山麓,县外峰峦更重複。
连山断处围平陆,有地可耕无十六。
昔我作尉三年留,局促似为山所囚。
野行付宿饭古寺,山路孰悉如吾州。
车如鸡栖马如狗,风袂尘襟博升斗。
是时身健发财斑,颇复兴怀为奔走。
远近人家山影浓,与我周旋图画中。
山鸟翔集相和应,野花开谢能白红。
薄宦而今更长道,回头只觉当时好。
筋骸罢惫鬓摧颓,不叹漂零叹吾老。
谁怜东坡老,独看南海灯。
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
人生天运中,往返成废兴。
炎起爨下薪,冻合瓶中冰。
赖有不变处,寂如方定僧。
建城亦岩邑,灯火高下层。
头陀旧所识,天寒发鬅鬙。
问我何时来,嗟哉谷为陵。
幸此米方贱,日食聊一升。
夜出随众乐,餔糟共腾腾。
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
著书虽不急,实与百世谋。
问吏所事何,过客及系囚。
客实虚搅人,囚有不自由。
办之何益增,不办亦足忧。
嗟此谁不能,脱去使自收。
幽幽南山麓,下有溪水流。
溪上亦有堂,其水可濯漱。
终日不见人,惟有山鹿呦。
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
山椹黄笠展,林笋紫角抽。
朝取笋为羹,莫以椹为羞。
溪鱼鲤与鲂,山鸟鸴与鸠。
食之饱且平,偃仰自佚休。
试探箧中书,把卷揖前修。
恍如反故乡,亲朋自相求。
蔚如瓮中糟,久熟待一篘。
为文若江河,岂复有刻锼。
尚何忆我为,欲与我同游。
我虽不能往,寄诗以解愁主。
岱阴皆平田,济南附山麓。
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分流绕涂巷,暖气烝草木。
下田满粳稻,秋成比禾菽。
池塘浸余润,菱芡亦云足。
辞家四千里,恃此慰穷独。
公従吴兴来,苕霅犹在目。
应恐齐鲁间,长被尘土辱。
不知西垣下,滉漾千亩渌。
仰见鸥鹭翻,俯视龟鱼浴。
初来厌桴鼓,稍久捐鞭扑。
清诗调嘉宾,夜话继华烛。
飞花暮雪深,浮蚁糟床熟。
相对各忘归,西来自嫌速。
人生每多故,乐事难再卜。
钜野一汗漫,河济相腾蹙。
流沙翳桑土,蛟蜃处人屋。
农亩分沉埋,城门遭板筑。
伤心念漂荡,引手救颠覆。
劳苦空自知,吁嗟欲谁告。
遥知旧游处,落落空遗躅。
平生读书史,物理粗能瞩。
归耕久不遂,终作羝羊触。
赋诗心自惊,请公再三读。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
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
却顾汝漠平,南来独飞雁。
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上论召公奭,礼乐比姬旦。
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
子丹号无策,亦数游侠冠。
割弃何人斯,腥臊久不澣。
哀哉汉唐余,左衤任今已半。
玉帛非足云,子女罹蹈践。
区区用戎索,久尔縻郡县。
従来帝王师,要在侮亡乱,攻坚甚攻玉,乘瑕易冰泮。
中原但常治,敌势要自变。
会当挽天河,洗此生齿万。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
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
西山隔江水,轻舟乱凫鹜。
连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
杖策看万松,流汗升九曲。
苍茫大江涌,浩荡众山蹙。
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岩腹。
清泉类牛乳,烦热须一掬。
县令知客来,行庖映修竹。
黄鹅时新煮,白酒亦近熟。
山行得一饱,看尽千山绿。
幽怀苦不遂,滞念每烦促。
归舟浪花暝,落日金盘浴。
妻孥寄九江,此会难再卜。
君看孙讨虏,百战不摇目。
犹怜江上台,高会饮千斛。
巾冠堕台下,坐使张公哭。
异时君再来,携被山中宿。
忆游长安城,皆饮母卿宅。
身虽坐上宾,心是道路客。
笑言安能久,车马就奔迫。
城南南山近,胜绝闻自昔。
徘徊竟莫往,指点烦鞭策。
道傍古龙池,深透河渭泽。
山行吾不能,愧此才咫尺。
壮哉谁开凿,千顷如一席。
参差山麓近,滉荡波光射。
君时在池上,俗事厌纷剧。
望门不敢叩,恐笑尘土迹。
自従旅京城,所向愈无适。
君来曾未几,已复向南国。
扁舟出淮汴,唯见江海碧。
野人处城市,长愿有羽翮。
脱身相従游,未果聊自责。
石中枯木双扶疏,粲然脉理通肌肤。
剖开左右两相属,细看不见毫发殊。
老樗剥落但存骨,病松憔悴空留须。
丘陵迤逦山麓近,云烟澹Ъ风雨余。
我惊造物巧如此,刻画琐细供人须。
公家此类尚非一,客至不识空嗟吁。
案头紫云抱明月,床上寒木翻饥乌。
赋形简易神自足,鄙弃笔墨嗟勤劬。
天工此意与人竞,杂出变怪惊群愚。
世间浅拙无与敌,比拟赖有公新书。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霜风猎猎扫平野,沙头蓁翳净如燖。
淮津斜转龟山麓,云汉微分雁塔尖。
篱落梅梢春点点,庭除松影月纤纤。
禅家况是不羇友,问讯勤来想未嫌。
堂依山麓净风烟,松竹窗虚小有天。
汲火炷香供佛后,蒲团燕坐得安禅。
卫公雅志安林泉,禀生似无尘土缘。
英标孤映出群鹤,姿仪密际三界仙。
居临山麓绝焕丽,楚楚松竹相后先。
幽岩嵌空截绿玉,嘉木荫映摇苍烟。
喜招社友共清集,中有一老谈幽神。
其余六逸咸自若,炷香瀹茗殊恰然。
曹丘倚案独阁笔,想见窘思人所怜。
众宾得接书史乐,浩气高压江湖天。
只觉谈话可上汉,不拟步武犹居廛。
墨隐能画巧为此,一段美事端宜传。
好辞更赋风月上,胜韵直彻星辰边。
他时一笑忽相值,固应何止三千年。
居当山麓入烟扉,乔木苍藤接翠微。
筑室暮年今尚少,得归真是眼中稀。
此山名大梅,驱车入山麓。
试问山中人,山名竟谁属。
禅家开道场,为说梅子熟。
仙家指为岩,曾此隐梅福。
或云古有梅,其大蔽山谷。
至今二梅梁,灵响皆其族。
他山抗惊湍,禹祠横殿屋。
三者尚谁凭,禅师有遗躅。
余皆不可辨,安得究图录。
但爱山又山,乔林间修竹。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岩万壑穷跻攀。
烟霏空翠不可状,弟兄联骑欣清閒。
回头五十有余载,至今梦境犹班班。
初从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纷幢幡。
草庵精舍不知数,各占山麓清溪湾。
蓑衣相见黑虎谷,苍然白发犹朱颜。
延之土窟款清论,桃皮酿酒无留残。
达道所居更奇绝,万山开豁如重关。
一山巉岩似笔格,耸秀正矗湖中间。
白马真人尚生气,长史旧井藏余丹。
异石若碎还复合,豢龙几处多澄澜。
华阳洞门闭已久,传闻亦有游其藩。
抚掌浮沤涌如沸,仙人捧石手可扳。
最奇无如大茅峰,千寻直上天市坛。
中峰小峰如雁行,下视堆草阜罗烟鬟。
三君司命时归降,往往天风吹佩环。
人言春日羽衣会,胎禽终日来飞翻。
玄帝大鼎秦皇璧,丹砂六千在流泉。
地无虺虎与荆棘,但有众药堪延年。
洞天凡踪不易到,我欲再往良独难。
有时慨想旧游处,陟冈惘惘涕为潸。
江夏仙人有仙骨,卓尔拔俗甘瓢箪。
摇铃真能彻帝所,挥钁自足驱神奸。
曾入金华访初平,今往地肺求洞玄。
游经都城道价重,拂袖忽厌拘尘烦。
径登紫芝绣衣亭,咫尺众真相往还。
神仙渺茫信可学,只恐涓尘天意悭。
但见茅君极仙品,谁知求道越岨艰。
至今丰碑载锡文,舟堕千剑如指弹。
君得此居宜勇进,勿使学步讥邯郸。
我欲休官未容去,归梦遇觉多愁叹。
终当挂冠四明隐,扪萝采石纫芝兰。
江东日暮云生处,安得羽化同霞餐。
飞瀑挂高崖,幽禽响虚谷。
怜此一片景,借得数掾屋。
涧木卧槎牙,岩花散芒馥。
策杖从所之,偶到南山麓。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