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踪迹的古诗大全

十年踪迹厌红尘,功业无成白发新。
梦里不知身是客,觉来惟有影随身。
夕阳衰草梁园暮,细雨闲花楚水春。
马足经行今几度,溪山应笑未归人。
缟衣仙子,倚东风花信,先占春色。
殢酒含颦,脉脉无言,青鸟为传消息。
暗香一点才浮动,早自有、东君怜惜。
想前身、傅粉精神,化作飞琼肌骨。
还向影娥池上,借霓裳一曲,徘徊歌席。
清夜梨花,同梦方甘,又似楚云踪迹。
新欢旧恨知多少,算檀板金尊消得。
折芳馨、欲寄相思,人在江南江北。
枫落衡漳,犹记得、离觞鲸吸。
惊又见、宫槐禁柳,绿阴如织。
行止难穷天素定,功名有分谁能必。
任近来、参透妙中玄,床头易。
梅雨过,芹池碧。
松月山,丹房寂。
问此时曾念,京尘踪迹。
七碗波涛翻白雪,一枰冰雹消长日。
尚得星、多处望*山,空相忆。
问凌波、并头私语,夜凉谁共料理。
柔情早被鸳鸯妒,怕击水晶如意。
香旖旎。
待微雨清尘,略为新妆洗。
骚辞漫拟。
搴水末芙蓉,同心轻绝,未说已先醉。
空折损,又堕偷香梦里。
藕丝不断新脆。
吴娃小艇无踪迹,也怪半池萍碎。
还略纪。
是月冷、鸥眠鹭宿曾惊起。
高荷恨倚。
总回首西风,露盘轻泻,清泪似铅水。
不但入城踪迹少,南邻野老见犹稀。
狂歌衰凤聊自慰,旧学屠龙良已非。
苍藓浑封麋鹿径,白云新补薜萝衣。
羊君笔札谁能继,欲读灵文一扣扉。
绿蓑新制把渔竿。
摆脱旧衣冠。
房租去住无拘系,朝吴楚、暮宿湘湍。
且躲是非荣辱,不愁雨暑风寒。
得鱼沽酒任盘桓。
但觉醉乡宽。
姓名不落时人耳,对清风、明月团*。
踪迹长依云水,梦魂只绕江千。
溪山如洗雨才乾。
芦荻暗江湍。
沙明水碧岚光净,似丹青、图画宜看。
风卷浪花翻雪,飘金粉生寒。
老翁终日把纶竿。
潇洒异衣冠。
想应自得烟波趣,又何心、显职高官。
踪迹往来吴楚,梦魂不到长安。
法轮初转,慧风生、陡觉清凉无极。
皓色凝空嘉气会,豁荡尘烦胸臆。
五贼奔亡,三尸逃遁,表里无踪迹。
神思安泰,湛然不动戈戟。
信步紫陌红尘,饥餐渴饮,度日随缘觅。
物外闲中天地宝,时复玎铛敲击。
后约参师,前程归路,自有真消息。
鹤书来召,坐升云汉游历。
初机学道,道无形着脚、如何踪迹。
只在灵源方寸地,体正元初端的。
激浊扬清,明真削伪,扫荡诸邪僻。
迷云消散,密通方外虚实。
主人堂上无为,环枢应运,不许纤尘及。
径入无何真境界,明秀高峰玉立。
瑞气冲融,祥光赫奕,忘尽尘樊质。
逍遥游宴,寿同高厚无极。
牢落多生,无尽限、红尘蒙*。
纵苦求悬解,微处不堪形诘。
猿子摩挲潭底月,痴儿咀嚼刀锋蜜。
更可怜、法网自缠绵,何时出。
燕石宝,铜盘日。
浑沦枣,浮萍实。
这一团打破,自通消息。
截断葛藤闲惹绊,破除谷董狂踪迹。
向本来、一点便承常,真端的。
兴废阅青史,荣辱梦黄梁。
空华电影踪迹,谩弄恰如狂。
分外为蛇添足,不省狙公赋芋,忧喜两相忘。
回首旧乡国,风物尽荒凉。
百年身,弹指顷,鬓成霜。
人间更莫理会,安稳处承当。
静夜月明风细,相对云朋霞友,谈笑兴何长。
一碗洗心茗,一瓣劫前香。
当初学道,迤入玄门,逍遥物外优游。
占住庵儿,日夜不免寻求。
殷勤来来往往,惹尘劳、怎悟真修。
这踪迹,看何时功满,得赴瀛洲。
瞥地廓然猛省,勘元初一点,有甚闲愁。
落魄婪耽云水,恣访仙俦。
有似开笼俊鹞,又还如解锁猿猴。
我去也,把般般打破便休。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
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
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
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
休休。
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
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
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
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龙祥踪迹古仙坛。
水连山。
径弯环。
玉殿朱门,高耸白云间。
疑是蓬宫临白溆,真福地,可开颜。
仲冬游历苦无寒。
道人攒。
子文欢。
看尽三峰,别后两闲闲。
何日复来林下笑,散后易,聚时难。
木性慈仁,体顺融金。
混难分、反复浮沉。
还元祖性,造化幽深。
得木抽金,金去木,罢相侵。
精变游魂,湛入禅心。
杳冥时、踪迹难寻。
无中显有,透古通今。
自魄安魂,魂胜魄,鬼神钦。
李俊明李俊明
脱巾挂壁,向雀罗门外,几回迎客。
纵有一尊陶写後,不遇当年仪狄。
未著祖鞭,先投班笔,老恨无才力。
天涯地角,断蓬流落踪迹。
归去作个闲人,锦囊诗句,都向闲中得。
漫说他乡光景好,多少世情风色。
损友违三,益朋近五,易卦占山泽。
人间星聚,不知天上何夕。
李俊明李俊明
中庭待月,正催诗雨过,暮山横碧。
别有连昌秋几度,一话团?今夕。
万里清风,坐中为我,扫尽云踪迹。
冷光不似,寻常些小窥隙。
应笑白发功名,倚楼看镜,惟酒禁愁得。
且斗尊前身见在,风生谈席。
洛下仙舟,斗间星使,邂逅非生客。
天涯双桂,广寒谁念幽寂。
李俊明李俊明
断蓬踪迹去依刘。
试登王粲楼。
此心安处即菟裘。
尚何来往求。
诗遣兴,酒消愁。
竹林多胜游。
与君何日共仙舟。
相看共白头。
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摸。
自从庖羲得龙马,奇偶变化滋图书。
结绳之政由此毁,蝌蚪鸟迹纷坛起。
后来大小二篆生,周称史籀秦夸李。
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
岐阳石鼓土花蚀,绎山之碑野火然。
纵有秦铭刻岑石,冰消雪剥无踪迹。
书生好学何所窥?
每展史编空叹息。
樊山先生东鲁儒,好古博雅耽成癯。
八分小篆纯古法,凿石置之东南隅。
白石光芒争照耀,满城走看嗟神妙。
向来传写何足珍,枣木空贻后人诮。
徐公手摹烽火尘,金陵近刻殊失真。
那如此本意太淳,丞相李斯下笔亲。
申屠墨庄有传授,法度森严非苟苟。
岂惟后学得所师?
万世千秋垂不朽。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
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
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