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汾河的古诗大全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
阳原淑气早,阴谷冱寒多。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
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
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
朝乘六气辩,夕动七星旒。
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
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
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
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
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
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
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
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
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
嗟余好竹处处游,径造岂减王猷诞。
湘江淇水无不到,嶰谷柯亭亦尝款。
人间音律性所好,收作鸾笙与凤管。
或裁文箨制小冠,时寻新笋供清馔。
朝行竹下暮仍往,自谓竹缘终不断。
朅来并州苦寒地,沙土扑面心烦懑。
宁无塞草共山花,惟觉粗疏俗吾眼。
胸中尘气久已积,对此汾河讵能浣。
君心饱有渭川思,挥洒风烟意闲散。
封图远送邀我题,措语苦涩颜何赧。
平子愁能赋,予愁更几何。
泪中心事尽,客里世情多。
青眼交仍好,黄花节又过。
离亭独怅望,车马渡汾河。
上之回,自回中。
陇山晴,秋云空。
上之回,自终南。
罢期门,调云骖。
上之回,自岱宫。
带三观,盘六龙。
上之回,自汾河。
泛楼船,横棹歌。
上之回,自灊岳。
射赤蛟,导神雀。
上之回,自大宛。
驾龙驹,飞凤幰。
居九重,垂衣裳。
一人端拱,千祀无疆。
西风落木不胜秋,百雉关门控上游。
标柱何人仍破虏,弃繻狂客慢生愁。
云开霍岳当天出,雨涨汾河拍岸流。
到处登临兴感慨,角声高起夕阳楼。
享年八十已,历数穷苍生。
七虎门源上,咆哮关内鸣。
建都用鹑宿,设险因金城。
舜曲烟火起,汾河珠翠明。
海云引天仗,朔雪留边兵。
作孽人怨久,其亡鬼信盈。
素灵感刘季,白马从子婴。
昏虐不务德,百代无芳声。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沉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金鞍聚碛岸。
玉舳泛中流。
画鹢先防水。
媒龙即负舟。
沙城疑海气。
石岸似江楼。
崩槎时半没。
坏舸或空浮。
定是汾河上。
戈船聊试游。
汾河水落雁南飞,一马萧萧木脱时。
苍鬓宁堪异乡别,幽人况有故园悲。
山头日没喧笳断,陇底驼鸣塞草衰。
千里黄云太行路,自怜北望独相思。
十年一梦花空委,依旧河山损桃李。
雁声北去燕南飞,高楼日日春风里。
眉黛石州山对起,娇波泪落妆如洗。
汾河不断天南流,天色无情淡如水。
阊阖重门启,飞帘别馆深。
歊蒸全已却,雅兴可能任。
云起汾河咏,旌摇楚国心。
过箫添爽籁,拂野荡层阴。
夕劲淮阳桂,晨凄越鄂衾。
登高从落帽,安寝任吹襟。
珠网疏难掩,铜铸冷易侵。
急翻池上叶,遥送月前砧。
舞袖更回态,歌梁极绪音。
最怜鵰鹗意,瞬息度千岑。
非人口似泻汾河,此辈尘中有甚多。
心恨貌恭无定止,舌夸端正乱乖讹。
为官善政身荣禄,利剑休教石上磨。
立待满盈船陷水,恶风从被海神拖。
非人口似泻汾河,此辈尘中有甚多。
心恨貌恭无定止,舌夸端正乱乖讹。
为官善政身荣禄,利剑休教石上磨。
立待满盈船陷水,恶风从被海神拖。
凤凰飞来众鸟随,神龙游处群鱼嬉。
先生道德如韩孟,四方学者争奔驰,济北张泂壮且勇,楚丘李緼少而奇。
二子磊落颇惊俗,泰山石介更过之。
三人堂堂负英气,胸中拳挛蟠蛟螭。
道可服兮身可屈,北面受业尊为师。
先生晨起坐堂上,口讽大易春秋辞。
洪音琅琅乡齿牙。
鼓簧孔子与宓义。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
续作六经岂必让。
焉无房杜廊庙资。
吁嗟斯文敞已久,天生吾辈同扶持。
二人勉旃吾不惰,先生大用终有时。
当以斯文施天下,岂徒玩书心神疲。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