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赏析此句写将士出征的情景,月照边关,使塞外景色壮阔悲凉,“多少征人”,点出许多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他们立身边塞,既思念亲切的家乡,又准备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战斗,在雄豪悲壮的格调,又添一种缠绵的情致。

原文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塞上曲送元美注解

1
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接近,直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 隋、 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出征在外的将士。

作者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 明代诗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