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译文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

注释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焉得:怎能。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

赏析在描述白海棠时,作者用“淡极始知花更艳”来形容它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仅体现在白海棠鲜明的色彩和丰盈的姿态上,更借此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纯洁和安静。这种内向的美丽与作者所倡导的女性品德相呼应,即自持端庄,保持清心寡欲、遵循传统道德规范。“愁多焉得玉无痕”同样蕴含着人生哲学的思考。它通过对比淡泊和过于忧虑的人两者的差别,告诉我们,只有在内心淡泊恬静的时候,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所在。

原文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 清代诗人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