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译文树木不敌秋霜,落叶纷纷飘坠。夕阳下,切莫回首望乡,这样只能徒增伤感。

注释萧萧:这里形容树叶纷纷落下的声音。落木:指秋天树木的落叶。不胜:指承受不了。

赏析此句化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之诗意,突出景物之萧瑟和意境之深远,刻画出秋风萧瑟、败叶纷扬的凄冷之景,衬出词人征途之寂寞。

原文

过尽遥山如画。
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
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注解

1
短衣匹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尚骑射,故穿窄袖之衣,称为短衣。这里是谓穿短衣,乘匹马,奔驰在征途上。
2
萦挂:牵挂。意谓待到行人归来,对灯夜话时,述说着别离之苦反倒使人生愁增恨。
3
拥髻:捧持发髻。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诗人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