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勤奋能使业务技能更加精进,而沉迷于玩乐会导致业务技能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注释嬉:戏乐,游玩。随:因循随俗。
赏析韩愈认为,“业”和“行”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要求人们对学业要勤奋不辍,研习不止,勤加思考,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成就,此句富含哲理,给人鼓舞和力量。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
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
动而得谤,名亦随之。
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
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
动而得谤,名亦随之。
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进学解注解
1
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
2
太学:这里指国子监。唐朝国子监相当于汉朝的太学,古时对官署的称呼常有沿用前代旧称的习惯。
3
嬉:戏乐,游玩。
4
随:因循随俗。
5
治具:治理的工具,主要指法令。
6
毕:全部。
7
张:指建立、确立。
8
畯:通“俊”,才智出众。
9
率:都。
10
庸:通“用”,采用、录用。
11
爬罗剔抉:意指仔细搜罗人才。爬罗,爬梳搜罗。剔抉,剔除挑选。
12
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意指精心造就人才。
13
有司:负有专责的部门及其官吏。
14
六艺: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15
百家之编:指儒家经典以外各学派的著作。
16
纂:编集。纂言者,指言论集、理论著作。
17
膏油:油脂,指灯烛。
18
晷:日影。
19
恒:经常。
20
兀:辛勤不懈的样子。
21
穷:终、尽。异端者,各为一端,彼此互异。
22
攘:排除。
23
老:老子,道家的创始人,这里借指道家。
24
苴:鞋底中垫的草,这里作动词用,是填补的意思。
25
罅:裂缝。
26
皇:大。
27
幽:深。
28
眇:微小。
29
绪:前人留下的事业,这里指儒家的道统。韩愈《原道》认为,儒家之道从尧舜传到孔子、孟轲,以后就失传了,而他以继承这个传统自居。
30
华:是花的意思,这里指文章中的精华。
31
姚:相传虞舜姓姚,夏禹姓姒。
32
周诰:《尚书·周书》中有《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诰是古代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殷《盘》《尚书》的《商诰》中有《盘庚》上、中、下三篇。
33
佶屈:屈曲。
34
聱牙:形容不顺口。
35
《春秋》:鲁国史书,记载鲁隐公元年(前)到鲁哀公十四年(前)间史事,相传经孔子整理删定,叙述简约而精确,往往一个字中寓有褒贬(表扬和批评)的意思。
36
《左氏》:指《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鲁史官左丘明作,是解释《春秋》的著作,其铺叙详赡,富有文采,颇有夸张之处。
37
《易》:《易经》,古代占卜用书,相传周人所撰。通过八卦的变化来推算自然和人事规律。
38
《诗》:《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西周及春秋前期诗歌三百零五篇。
39
逮:及、到。
40
《庄》:《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庄周的著作。
41
《骚》:《离骚》。战国时大诗人屈原的长诗。
42
太史:指汉代司马迁,曾任太史令,也称太史公,著《史记》。
43
子云:汉代文学家扬雄,字子云。
44
相如: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
45
见助:被信任、被帮助。“见”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46
跋:踩。
47
踬:绊。语出《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意思说,狼向前走就踩着颔下的悬肉(胡),后退就绊倒在尾巴上。形容进退都有困难。
48
辄:常常。
49
窜:窜逐,贬谪。
50
南夷:韩愈于贞元十九年授四门博士,次年转监察御史,冬,上书论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阳山在今广东,故称南夷。
51
三年博士:韩愈在宪宗元和元年六月至四年任国子博士。一说“三年”当作“三为”。韩愈此文为第三次博士时所作(元和七年二月至八年三月)。
52
冗:闲散。
53
见:通“现”。表现,显露。
54
几时:不时,不一定什么时候,也即随时。
55
为:语助词,表示疑问、反诘。
56
吁:叹词。
57
杗:屋椽。斗栱,柱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梁上短柱。门枢臼。门中央所竖的短木,在两扇门相交处。
58
扂:门闩之类。
59
楔:门两旁长木柱。
60
玉札:地榆。
61
丹砂:朱砂。
62
赤箭:天麻。龙兰。以上四种都是名贵药材。
63
牛溲:牛尿,一说为车前草。
64
马勃:马屁菌。以上两种及“败鼓之皮”都是贱价药材。
65
纡馀:委婉从容的样子。
66
妍:美。
67
卓荦:突出,超群出众。
68
校:比较。孟轲好辩,《孟子·滕文公下》载,孟子有好辩的名声,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意思说,自己因为捍卫圣道,不得不展开辩论。
69
辙:车轮痕迹。
70
荀卿:即荀况,战国后期时儒家大师,时人尊称为卿。曾在齐国做祭酒,被人谗毁,逃到楚国。楚国春申君任他做兰陵(今山东枣庄)令。春申君死后,他也被废,死在兰陵,著有《荀子》。都是超越的意思。都是“类”的意思,指一般人。
71
繇:通“由”。
72
靡:浪费,消耗。
73
廪:粮仓。
74
踵:脚后跟,这里是跟随的意思。拘谨局促的样子。一说当作“役役”,指劳苦。
75
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
76
陈编:古旧的书籍。
77
财贿:财物,这里指俸禄。
78
班资:等级、资格。通“无”。
79
庳:通“卑”,低。
80
前人:指职位在自己前列的人。
81
瑕:玉石上的斑点。
82
疵:病。瑕疵,比喻人的缺点。如上文所说“不公”、“不明”。
83
杙:小木桩。
84
楹:柱子。
85
訾:毁谤非议。
86
昌阳:昌蒲。药材名,相传久服可以长寿。
87
豨苓:又名猪苓,利尿药。这句意思说,自己小材不宜大用,不应计较待遇的多少、高低,更不该埋怨主管官员的任使有什么问题。
作者简介
韩愈
唐代诗人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
-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独不见》
-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李白《太原早秋》
-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佚名《蒹葭》
-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李商隐《风雨》
-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李世民《望雪》
- 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篇》
-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杜甫《九日寄岑参》
-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战国策·魏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 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
-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古诗大全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春风的古诗大全
- 写次韵的古诗大全
- 写平生的古诗大全
- 写梅花的古诗大全
- 写东风的古诗大全
- 写风雨的古诗大全
- 写西风的古诗大全
- 写江南的古诗大全
- 写秋风的古诗大全
- 写回首的古诗大全
- 写百年的古诗大全
- 写风流的古诗大全
- 写天地的古诗大全
- 写相逢的古诗大全
- 写悠悠的古诗大全
- 写可怜的古诗大全
- 写少年的古诗大全
- 写寂寞的古诗大全
- 写江湖的古诗大全
- 写流水的古诗大全
- 写功名的古诗大全
- 写清风的古诗大全
- 写夕阳的古诗大全
- 写日月的古诗大全
- 写天涯的古诗大全
- 写长安的古诗大全
- 写纷纷的古诗大全
- 写萧萧的古诗大全
- 写西湖的古诗大全
- 写乾坤的古诗大全
- 写黄金的古诗大全
- 写杨柳的古诗大全
- 写江山的古诗大全
- 写扁舟的古诗大全
- 写桃花的古诗大全
- 写岁月的古诗大全
- 写桃李的古诗大全
- 写落日的古诗大全
- 写文章的古诗大全
- 写绝句的古诗大全
- 写风月的古诗大全
- 写芙蓉的古诗大全
- 写富贵的古诗大全
-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 写蓬莱的古诗大全
- 写白日的古诗大全
- 写去年的古诗大全
- 写春色的古诗大全
- 写今朝的古诗大全
- 写白头的古诗大全
- 写世间的古诗大全
- 写徘徊的古诗大全
- 写新诗的古诗大全
- 写斜阳的古诗大全
- 写神仙的古诗大全
- 写黄昏的古诗大全
- 写凄凉的古诗大全
- 写登临的古诗大全
- 写将军的古诗大全
- 写浮云的古诗大全
- 写四海的古诗大全
- 写山水的古诗大全
- 写分明的古诗大全
- 写世事的古诗大全
- 写惆怅的古诗大全
- 写太平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