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借的词语
- 126、借言:犹借口,假托的理由。
- 127、借拟:谓假如作某种打算。
- 128、借契: 借契jièqì (1) 借用别人财物时所立的契约 英 contract for a loan
- 129、借留: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 130、借令: 1.假设连词。即使。 2.假设连词。假如。
- 131、借救:求取救援。
- 132、借火: 借火jièhuǒ (1) 抽烟时向别人借点火东西或用别人的火来点火 英 ask for a light
- 133、借徣: 1.借出。 2.借取置办。
- 134、借宫: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 135、借道: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 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
- 136、借征:谓预征他年田赋。
- 137、借耀:谓借重别人,使自己名声显耀。
- 138、借谊:即假借义。
- 139、借商:谓向商人借钱。
- 140、借券: 1.借据。 2.指国家或企业为筹款而发行的有价证券。
- 141、借路:借道。
- 142、借题:借用某种名目或理由。
- 143、借书证: 借书证jièshūzhèng (1) 图书馆印发的借书证件 英 library card(ticket)
- 144、借字: 借字jièzì (1) 通假字,如借“公”为“功”,借“果”为“敢”,借“崇”为“终” 英 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
- 145、借字儿: 借字儿jièzìr (1)口∶借据;借条儿 英 IOU
- 146、借枢:把全局的关键交给别人去掌握。
- 147、借音:指通假字改变声调以从本字的读音。
- 148、借一: 与敌人作最后的决战。 犹言借用一年。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有德政官吏。参见:借寇
- 149、借装: 1.假扮,装扮。
- 150、借职:仅有虚衔而非实授的官职。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藉
- 五笔WAJG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2) 借进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借也。——《广韵》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借旁近与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允修借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借者之用心。其借书亦类予。(3)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4) 借出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5) 又如:他借书给我们;借给他几块钱;借一肩儿(挑担者让别人替自己挑一会,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借借(借出);借赁(租借)(6) 帮助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动词(1) 假托;借口若苟有以藉口。——《左传·成公二年》(2) 又如:借言(借口,假托的理由);借情(假托某种情况或缘故)(3) 凭借;依靠借子杀之。——《墨子·公输》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韩非子·孤愤》借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借寨墙为蔽。——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借征入境。——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4) 又如:借倩(托请);借水行舟(借用别人的力量或条观条件办事);借步檐躲雨(喻指借他人力量庇护自己);借势儿(乘机)(1) 相当于“假使”,“假设”,“假如”,“即使”借第令母斩。——《史记·陈涉世家》(2) 又如:借使(假设连词。假如,倘若;即使,纵然);借若(犹假如);借或(即或,即使);借如(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