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吞的词语
- 51、吞赃:犹贪赃。
- 52、吞声饮气: 吞声饮气tūnshēng-yǐnqì (1) 受了冤屈之后不吭声,自己默默承受 英 swallow the voice and hold the breath
- 53、吞吃:不加咀嚼而咽下。 犹侵吞,非法占有。
- 54、吞象: 1.比喻志气高。 2.比喻贪婪狠毒。
- 55、吞占: 吞占tūnzhàn (1) 侵吞;侵占 例 吞占别人的房屋 英 take possession of sth. illegally
- 56、吞笔:犹含毫。比喻构思为文。
- 57、吞牛:《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后因以"食牛"或"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
- 58、吞舟: 吞舟tūnzhōu (1) 指能吞船的大鱼,喻罪行极大的人 例 吞舟是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 crime-steeped person as big fish that can devor ship
- 59、吞蛭:春秋楚惠王(一说楚庄王)食寒葅,有蛭,恐司厨者获罪,乃暗吞之。事见汉贾谊《新书.春秋》。后以颂王者宽仁待下。
- 60、吞剥: 吞剥tūnbō (1) 侵占剥削 英 embezzle and exploit
- 61、吞嚼:吞食;吞入口中咀嚼。犹吞并。 比喻淹没,改变。
- 62、吞气:道家指仙人食气。
- 63、吞咀:吞食。
- 64、吞声: 吞声tūnshēng (1) 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英 dare not cry out;gulp down one's sobs
- 65、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 66、吞爻:精于易学的典故。
- 67、吞鸟:《晋书.文苑传.罗含》:"﹝罗含﹞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即用为文思灿然之典。
- 68、吞金: 吞金tūnjīn (1) 吞下金子或金首饰(自杀) 英 swallow gold(to commit suicide)
- 69、吞风饮雨: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 70、吞服: 吞服tūnfú (1) 吞下服用 例 该药在睡前半小时吞服 英 go down
- 71、吞舌: 1.断舌自吞。 2.喻不言。
- 72、吞墨:北齐于正旦劳诸郡上计吏。劳毕,赐纸命陈事宜。书迹滥劣者罚饮墨水一升。事见唐韩鄂《岁华纪丽.元日》。后以为习字之典。
- 73、吞舟之鱼:舟:小船。能把船吞进肚里的大鱼。比喻志向远大、不同流俗的贤人。也泛指庞然大物。
- 74、吞咽: 吞咽tūnyàn (1) 吞食;不加咀嚼而咽下 例 食管癌者吞咽困难 英 swallow
- 75、吞没: 吞没tūnmò (1) 侵吞经管的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 例 吞没公款 英 embezzle;misappropriate (2) 淹没 例 洪水吞没了整个村庄 英 engulf (3) 吞食 例 大鲨鱼张开巨口想吞没遇难海员 例 黑夜渐渐吞没了美丽的山峦 英 swallow;devour (4) 把某物完全笼罩或隐蔽 例 仓库完全被大火吞没 英 wrap
- 拼音tūn
- 注音ㄊㄨㄣ
- 笔划7
- 繁体吞
- 五笔GDK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2) 同本义吞,咽也。——《说文》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吞长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4) 吞并,消灭掉吞,灭也。——《广雅》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吞二周。—— 汉· 贾谊《过秦论》(5)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6) 容纳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7) 忍受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8) 又如:吞恨形容词痴呆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