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狗的词语

  • 226、狐朋狗友: 狐朋狗友húpéng-gǒuyǒu (1) 比喻不正派的朋友 例 你也别过于相信你那狐朋狗友。——向春《煤城激浪》 英 a pack of rogues;a gang of scoundrels
  • 227、黑狗脊: 贯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贯众》。
  • 228、行同狗豨: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 229、行同狗彘: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 230、行若狗彘:行为象猪狗。谓不齿人类。语本《墨子.耕柱》:"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231、挂羊头卖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guà yángtóu mài gǒuròu (1) 招牌上挂着羊头,实际上卖的是狗肉。比喻表里不符,狡诈欺骗;也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干坏事。也作“悬羊头卖狗肉” 例 从此卸却干戈,随分著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床,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续景德传灯录·昙花禅师》 英 cheat;cry up wine,and sell vinegar
  • 232、打狗看主:  见“打狗看主人面 ”。
  • 233、椎埋狗窃: 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 234、啜狗尾:拖着一条狗尾。骂人为狗之意。
  • 235、白狗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个部落。在今四川省茂县一带。
  • 236、白狗子:小白狗。 解放前群众对国民党军队的憎称。
  • 237、阿狗阿猫:喻平庸之辈。含轻蔑或诙谐意。
  • 238、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 239、狗窃:犹狗盗。
  • 240、狗种: 有些民族传说狗为其祖先,故称。后亦用作詈词。
  • 241、狗走: 古代一种守城器械。
  • 242、狗曲: 1.极端轻贱《曲礼》之语。 2.指蔑视某种著作。
  • 243、狗态:贬词。谓情态如狗。
  • 244、狗后:古代一种面制食品。
  • 245、狗攮的:詈词。犹狗养的。
  • 246、狗民国:传说高辛氏所封之国。
  • 247、狗幦:用狗皮制成的车帘。
  • 248、狗生:犹狗臭。狗脂肪的气味。
  • 249、狗食:詈词。表示厌恶而鄙视。
  • 250、狗犀: 即狗尸。
  • 拼音gǒu
  • 注音ㄍㄡ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TQ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2) 同本义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艮为狗。——《易·说卦传》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以狗御蛊。——《史记·秦本纪》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属于犬科(Canidae)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Canis familiaris),自史前时期以来就被人类豢养,无疑源自某种不知名的犬属(Canis)野兽,可能就是普通狼,由人工培养出来的品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兽类(在形状、大小、颜色、毛皮的长短和性质等各方面)。又如:狗犀(狗尸);狗矢(狗粪);狗屠(以屠杀狗为业者);狗窦(狗洞);狗彘(狗与猪。比喻行为卑劣的人)(4) 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犬)未成豪,狗。——《尔雅》。郝懿行义疏:“狗,大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为狗矣。”貂不足, 狗尾续。——《晋书》(5) 比喻坏人我要早知道这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当初哪会去管他是死是活(6) 又如:狗心狗行(比喻坏心肠、恶劣行为);狗鼠(比喻品行卑劣的人)(7) 十二生肖之一 。如:老大娘七十四了,属狗的形容词(1) 詈词。该死的。表示极端蔑视 。如:狗汉奸;狗腿子;狗爪牙;狗才(狗材。骂人的话。狗东西);狗杀才(骂人的话。该杀的狗东西)(2)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动词谄媚,奉承 。如:狗事(奉承,巴结);这帮人专会狗着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