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701、词翰客:文学之士。
- 702、词馆:翰林院。
- 703、词林: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词坛。 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 704、词穷:谓理屈而无话可说。
- 705、词雄:犹词杰。
- 706、词头: 词头cítóu (1) 构词成分之一,指词的前缀 英 prefix
- 707、词杰:擅长词章的杰出人物
- 708、词元:指词林中的才士。
- 709、词藻宏丽科:唐代科举名目之一。
- 710、词令: 1.应对得宜的言词。 2.词翰策令。
- 711、词林纪事: 词话集。清代张宗fe43撰。二十二卷。书中收录了唐、宋、金、元共四百二十二位词家的词作及有关故事,采录颇丰,并作了大量考证和评论。
- 712、词条:词典编辑所收集的辞目。
- 713、词气:言语或文词的气势。
- 714、词客:擅长文词的人。
- 715、词锋:(名)指犀利的文笔。也形容口才非凡,议论锐利:~凌厉。
- 716、词综:词总集。清代朱彝尊编选,其门人汪森增定。三十卷,补遗六卷。选录唐、宋、元六百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二千二百余首。内容较丰富。
- 717、词余:曲的别称。意谓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
- 718、词章: 词章cí zhāng 1. 诗文的总称。
- 719、词笺:亦作“词牋”。赋诗填词的笺纸。
- 720、词讼: 词讼císòng (1) 诉讼 英 lawsuit;legal cases
- 721、词库: 词库cíkù (1) 一种语言、方言或个人习语的词的集成 英 word-stock
- 722、词义: 词义cíyì (1) 指词所包含的意义,即词的内容 英 sense (2) 也可以指某一固定词组包含的意义 英 acceptation
- 723、词不达意: 词不达意cí bù dá yì (1) 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例 他的诗是如此疏忽…如此马虎、潦草和词不达意 英 the words fail to convey the idea
- 724、词源: 词源cíyuán (1) 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英 etymology
- 725、词性: 词性cíxìng (1) 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如“一瓶胶”的“胶”可以跟数量词结合,是名词,“胶柱鼓瑟”的“胶”可以带宾语,是动词 英 syntactical functions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at help to determine a part of speech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