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译的词语

  • 51、译品:翻译的作品。
  • 52、译官令:古官名。掌通译。汉代大鸿胪之属官有译官令及丞。
  • 53、译道: 1.亦作"译道"。 2.翻译和导送。亦指负责翻译和导送的人。
  • 54、译经使:宋代官名。掌翻译佛经。
  • 55、译者: 译者yìzhě (1) 把一种语言或体系译成另一种的人 英 translator
  • 56、译学:翻译之学。
  • 57、译象:《礼记.王制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译象"指翻译人员。
  • 58、译校:翻译并校勘。
  • 59、译音: 译音yìyīn (1) 将某种语言的词用另外一种语言与其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词的音调表达,如“tank”译成“坦克” 英 transliteration
  • 60、译使:负责传译的使者。
  • 61、译笔: 译笔yìbǐ (1) 指译文的文笔 例 译笔流畅 英 quality or style of a translation
  • 62、译场:古代翻译佛教经籍的机构。有由私人和团体组织者﹐有以国家之力设立者。分工甚为细密﹐有译主﹑笔受﹑度语﹑证梵﹑润文﹑证义﹑校勘﹑监护等项。
  • 63、译长:古代主持传译与奉使的职官。
  • 64、译居:选择居处。译﹐通"择"。
  • 65、译语: 1.异域的语言。 2.经翻译的语言。
  • 66、译著: 译著yìzhù (1) 将用某种语言写成的著作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著作 英 translation of works
  • 67、译义:犹意译。
  • 68、译解:翻译并解说。
  • 69、译文: 译文yìwén (1) 翻译成的文字 英 translated text;translation
  • 70、译字官:从事翻译的官员。
  • 71、译意风: 译意风yìyìfēng (1) 翻译装置。翻译在隔音室内将讲演人或影片里的对白随时译成各种语言,听者可在座位上的耳机中选择能听懂的语言,多用于国际会议、电影院 英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 installation
  • 72、译字生:从事文字翻译的人员。
  • 73、演译:演绎。
  • 74、宣译:宣讲并翻译。
  • 75、译胥:译官。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CF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睪(yì)声。本义: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2) 同本义译,传译四夷之言者。——《说文》译,传也。——《方言十三》北方曰译。——《礼记·王制》重舌之人九译。——张衡《东京赋》译者称西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3) 又如:汉语被译成日语;译品(翻译的作品);译义(意译);译写(翻译写作);译经(翻译经典)(4) 解释;阐述夫圣人为天口,贤者为圣译。——《潜夫论》(5) 通“择”。选择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译居。——《隶释·汉孟郁修尧庙碑》(6) 又如:译居(择居)名词(1) 翻译人员于是乃召越译,乃 楚说之。—— 刘向《说苑》(2) 又如:译费(支付给翻译人员的钱);译界(翻译界);译员(翻译工作者)(3) 异域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讴谣。——唐· 顾况《送从兄使新罗》(4) 又如:译语(异域的语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