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启报:禀报。
- 2、启荜:谓艰苦创业。荜,通"筚"。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3、启闭: 启闭qǐbì (1) 开和关 英 open and close
- 4、启殡:出殡。
- 5、启禀:禀告。
- 6、启程: 启程qǐchéng (1) 动身;出发 例 探险队启程前往新大陆 英 start out;set out
- 7、启齿: 启齿qǐchǐ (1) 开口,多表示有所请求 例 难以启齿 例 不便启齿 英 to say it (2) 指笑 英 laugh
- 8、启处:谓安居。
- 9、启导:开导;启发指导。开道,引路。
- 10、启祷:启请祷告。
- 11、启迪: 开导;启发。
- 12、启奠:皇帝之灵柩启迁前所行的奠礼。
- 13、启椗: 见“启碇 ”。
- 14、启碇:就是起锚,开船的意思。
- 15、启伐:开始征伐。
- 16、启藩:谓开拓使繁荣。
- 17、启烦:敬词。犹烦劳,劳驾。
- 18、启丐:犹启乞。
- 19、启告:启奏;告知。
- 20、启航:开船。
- 21、启诲:开导教诲。
- 22、启惎:启发教导。语出《文选.张衡》:"天启其心,人惎之谋。"薛综注:"惎,教也。"
- 23、启疆: 1.亦作"启强"。 2.开拓疆域。
- 24、启扃:谓开门。
- 25、启銮:起驾。旧指皇帝登舆出行。銮,銮舆。
- 26、启轮:轮船起航。
- 27、启锚:谓开船。
- 28、启蒙: 启蒙qǐméng (1) 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 例 启蒙工作 英 impart rudimentary knowledge to beginners;initiate (2) 教小孩(如幼儿园和初级小学) 例 启蒙教育 英 instruct very young (3) 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英 enlighten
- 29、启譬:开导晓谕。
- 30、启乞:请求;开口索要。
- 31、启隙:产生嫌隙;引起争端。
- 32、启籥:开锁。
- 33、启移:谓移动。
- 34、启验:打开察看。
- 35、启述:陈述。
- 36、启词:致词。
- 37、启户: 1.开门。 2.指打开洞穴之口。
- 38、启召:招致。
- 39、启证:谓启请验证。
- 40、启首:稽首。古时所行的跪拜礼。
- 41、启草:指书函的草稿。
- 42、启服:马名。
- 43、启设:犹创设;建立。
- 44、启诱:启发诱导。
- 45、启衅:引发嫌隙;挑起争端。
- 46、启手: 善终的代称。 谓举手作揖。
- 47、启涂:起程。
- 48、启土: 1.开拓疆域。 2.分土;分封土地。 3.破土。指建造坟墓。
- 49、启右:亦作'启右'。亦作'启右'。开导佑助。
- 50、启体:启视身体。意为善终。
- 51、启谒:奏请。
- 52、启知:禀告。
- 53、启拆:开拆。
- 54、启居:跪和坐。均为古人家居生活行为,因泛指安居。
- 55、启求:犹请求。
- 56、启化:开化,变化。
- 57、启全:谓善终。
- 58、启节: 1.古代使臣出行,执节以示信。后因谓侍从引驾或高级官吏起程为"启节"。 2.喻星宿的运转和节令的更换。
- 59、启佐:开导辅助。
- 60、启足:善终的代称。
- 61、启征:犹启行。起程。
- 62、启罪:开罪;得罪。
- 63、启奏: 启奏qǐzòu (1) 臣子对帝王进言、上书 英 presentation
- 64、启惕:使受到启发而震惧。
- 65、启途:开道。
- 66、启臆:披露胸臆。
- 67、启复:回禀。
- 68、启请: 1.开口询问;请教。 2.敬辞。犹言劳驾。 3.敬辞。犹言敦请。 4.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
- 69、启露:暴露;显露。
- 70、启会:古代祭礼程序之一。打开礼器的盖子。
- 71、启舷:谓开船。
- 72、启寤:亦作'启寤'。 寤,通'悟'。启发使觉悟。
- 73、启问:动问;请问。
- 74、启牖:打开窗户。 启发诱导。牖,通'诱'。
- 75、启行: 启行qǐxíng (1) 动身;起程,出发 例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诗·小雅·六月》 例 启行赴美 英 set out
- 76、启言:开口说话。
- 77、启祖:告庙。告于祖庙。
- 78、启瀹:启发开导。
- 79、启强: 1.亦作"启强"。 2.开拓疆域。
- 80、启机:开启机兆。
- 81、启塞: 1.门户﹑道路﹑桥梁和城郭﹑护城河。《左传.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杜预注:"门户道桥谓之启,城郭墙堑谓之塞。"一说指门扇和门闩。杨伯峻注:"据孔《疏》引服虔注,启谓阖扇,塞谓键闭……阖扇指门,用木制者曰阖,用竹苇制者曰扇。阖扇所以开,故曰启。键闭者,门有两扇,每扇各直钉一短木,其上有孔,两扇既合,然后用一横木贯于两孔中,加管钥焉,所以闭之也。其贯门扇之横木曰键,其受横木者曰闭。键闭所以塞,故曰塞。键闭非锁钥。说详李贻德《辑述》。" 2.喻人的穷通﹑出处。
- 82、启者:旧时书信中开始陈述之套语。
- 83、启邑:指郡国封号。
- 84、启关: 1.谓开门。关,门闩。 2.打开关隘之门。
- 85、启开:打开。
- 86、启白:陈述;禀告。
- 87、启才:擢用人才。
- 88、启路:开路;开道。
- 89、启祚: 1.犹发祥。旧时谀称帝后诞育。 2.犹发祥。开创帝业。
- 90、启业:开创基业。
- 91、启颡:即稽颡。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
- 92、启蛰: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
- 93、启陈:启禀;陈述。
- 94、启曙:犹破晓。
- 95、启札:书启;信札。
- 96、启运:谓皇帝开启世运。起运。
- 97、启钥:亦作'启钥'。开锁。
- 98、启蕃:谓开拓使繁荣。
- 99、启上:犹禀呈。旧时书信用语。
- 100、启颜:开颜。谓发笑。
启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梁启超: 梁启超Liáng Qǐchāo (1) (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广东省新会县人。戊戌维新的领袖,学者 英 Liang Qichao
- 2、打启发:方言。揩油,占便宜。
- 3、径启者:直接收读信函的人。旧时书信中套词,不作寒暄恭维,直接陈事时用之。
- 4、迳启者:直接收读信函的人。旧时书信中套词,不作寒暄恭维,直接陈事时用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阴谋活动·宣统三年九月初三日邮传部致内阁函》:“逕啟者:兹本部邮政总局接 汉口 邮务总办八月二十三日晚五点发电一则。”
- 5、荣启期:春秋时隐士,传说曾行于郕之野,语孔子,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见《列子·天瑞》,又见《孔子家语·六本》。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
- 6、无启民:神话传说中无启国的人。
- 7、杨启华: 杨启华(1893—1936),徐沟东南坊村人。
- 8、林启容:林启容(1821—1858),太平天国将领。
- 9、发蒙启蔽:意思是启发蒙昧。
- 10、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开创以后的。也作“承先启后”。
- 11、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chéngshàng-qǐxià (1) 承接其上,开启其下 例 承上启下的一代 英 form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 12、承先启后: 承先启后chéngxiān-qǐhòu (1)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说“承前启后” 英 inherit the past and usher in the future;to carry on the past heritage and open up the future
- 13、不遑启处: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 14、黜昏启圣: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 15、款启寡闻:款启:见识狭小。形容学问浅、见闻寡陋
- 16、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 17、振聋启聩: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 18、发蒙启滞:启发蒙昧﹐开通阻塞。
- 19、山公启事: 晋·山涛甄拔人物的启奏。
- 20、绳先启后:承前启后。
- 21、元戎启行:1.指大军出发。 2.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 22、难以启齿:1.难以说出事情的真相。 2.一首美国老歌。
- 23、难于启齿:指话很难说出口。
- 24、殷忧启明: "就是说多灾多难,往往能够,启发人的心智,成为有一番事业的""圣人""。国家逢多事之秋,往往能大破大立,成就繁荣盛世。"。
- 25、殷忧启圣:殷:深。深切的忧虑能启发最高的智慧
- 26、阳和启蛰: 《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阳和启蛰,成语。出自《礼记·月令》。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 27、项目启动: 项目存在及运作于比其自身概念大得多的环境之中,所以项目的成功很重要依赖于项目在萌芽阶段的定义。
- 28、以启山林:比喻富贵和隐逸。
- 29、九羊启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九只羊为主图。
- 30、后启疾飞:来源该词最早来源于一名ID为fly的网友,据了解,该网友出生偏远乡村,自小经历世间人情冷暖,对于未来充满憧憬,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高,飞得更远,为此起名“后启疾飞”。名词解释根据字面意义逐字解释如下:后,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来,时间较迟或较晚;启,动词,启程,抑或是受启发,领悟,觉悟;疾,动词,努力,尽力,极力,或形容词,急速,快速;飞,动词,飞翔,飞跃,或名词,飞翔的鸟。
- 31、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左传》 上古时期,楚族因受中原一些部族的歧视,逐渐南移,到了商代中期,他们聚居我国南方的湖北荆山一带,成为殷商王朝的方国。但仍然受到中原人的歧视,商王朝还经常向他进攻掠夺。特别是商朝末年,商纣王骄奢淫逸,宠信妖姬佞臣,杀害忠良,对各诸侯、方国横征暴敛,搞得朝纲不振,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居西歧山的西伯姬昌积极访聘高贤,招纳勇士,准备讨伐纣王,拯救苍生。各路诸侯闻讯,纷纷归附。
启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哀启: 哀启āiqǐ (1) 放在讣告后的信函,用于追述死者生平事迹 英 eulogy on (life of) the deceased usually attached to the oobituary notice;memorial article
- 2、别启:告别的书信。
- 3、曹启:东海定王曹霖之子,高贵乡公曹髦的兄弟,三国时期魏国宗室,继承父亲东海王的爵位。
- 4、陈启:陈说启禀。
- 5、创启: 1.亦作"剏启"。 2.开创。
- 6、刺启:书姓名于奏白之上而启陈其事。
- 7、牒启: 1.犹奏札。
- 8、飞启:迅速报告。
- 9、蜂启: 1.亦作"蠭启"。 2.犹蜂起。
- 10、副启:正式信件外附加的信。
- 11、干启: 参见:干启 ,干启
- 12、公启:旧时书札的一种写作格式。给机关﹑团体﹑学校等的书札﹐其封皮可写某单位公启;多人联名写信﹐其落款亦可用公启。因亦借指这种书信。
- 13、关启: 1.禀告,呈报。
- 14、光启:犹言扩大。
- 15、贺启: 1.即贺信。
- 16、婚启:议婚的书信。
- 17、笺启:下达上的笺记﹑书启。
- 18、狡启:'狡焉思启'之略语。
- 19、谨启:犹敬白。书信常用语。
- 20、开启: 开启kāiqǐ (1) 启开;打开(如一扇门或一只盖子) 例 这种灭火器的开关能自动开启 英 open (2) 从某一点起;起始 例 开启了商代文化的先河 英 initiate
- 21、刊启:开辟。
- 22、款启:谓见识少。
- 23、密启: 1.秘密启奏﹑启禀。 2.秘密的书函。
- 24、墨启: 1.上呈皇帝的手书奏启。
- 25、拜启:敬启。书信开头或结尾时的敬语。
- 26、辟启: 1.见"辟启"。
- 27、洞启:敞开。
- 28、耑启:书信常用语。犹专函。
- 29、乾启:上天的启示。
- 30、高启: (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参与编修《元史》,任翰林院国史编修。明太祖授他户部侍郎,不受,后被腰斩。有《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等名篇。有《高太史大全集》。
- 31、门启: 1.旧时士人相拜谒所用的帖。
- 32、内启:犹内应。
- 33、潜启:暗暗开始。
- 34、请启: 1.请帖。
- 35、荣启: 春秋隐士荣启期的省称。
- 36、上启: 1.上奏;禀告。
- 37、尸启:谓临终进谏。
- 38、诗启:寄奉所作诗歌的书信。
- 39、手启:1..书札。 2.书信用语。用于具名之后,表示亲手陈述。
- 40、书启: 书启shūqǐ (1) 信件 英 letter
- 41、舒启:1.伸展。2.清乾隆二十七年任柳州府马平县知县,主持编修《马平县志》,参与编修《柳州府志》,于乾隆二十九年完成。
- 42、肃启: 1.敬启。书札用语。 2.用于署名之末。
- 43、天启: 天启Tiānqǐ (1) 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公元1621—1627年) 英 the title of the Emperor Ming Xizong's reign
- 44、通启: 1.通书信。 2.普遍通知的启事。
- 45、夏启: 1.亦称"夏后启"。亦称"夏后开"。 2.姒姓,禹之子.相传禹命伯益继位为王,禹死后,伯益推让,退隐箕山,启遂继王位,在位九年。 3.后人神化夏启为仙。
- 46、谢启: 1.旧时对人表示答谢的一种文体。
- 47、兴启:昌盛光大。
- 48、遗启:犹遗表。
- 49、牖启:诱导启发。牖﹐通'诱'。
- 50、佑启:佑助启发。
- 51、禹启:指夏禹及其子启。
- 52、昭启: 犹昭示。
- 53、肇启:初创;开始。
- 54、知启: 1.一种陈述事由﹑传递通知的帖子。
- 55、贽启: 1.初次拜见师长时所呈送的书札。
- 56、咨启:犹禀报。
- 57、最启: 在最前头;最先进。
- 58、坐启: 1.亦作"坐起"。 2.便厅。接近门首的小客厅。
- 59、台启: 台启táiqǐ (1) 敬请启封之意,写在信封上的敬语 英 a term used after the name of the addressee on an envelope
- 60、亲启:直译“请收信人亲手打开信封”。除了收信人之外的所有人请勿打开该信函阅读,另外也请收信人不要张扬信中内容。一般写在信封上收件人或信件属性之下,表示绝密、亲启。
- 61、重启:计算机操作通俗用语,意为重新启动。
- 62、敬启:书写用语,请尊敬的收信人开启。
- 63、端启: 书信常用语。犹专函。
- 64、山公启: 同“山公启事”。
- 65、夏后启: 见“夏启 ”。
- 66、熊井启:熊井启,1929年6月1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南安昙郡。
- 67、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1604年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次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较早引进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生产有促进作用。编著《农政全书》,并主持编译《崇祯历书》。
- 68、不愤不启: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 69、狡焉思启: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 70、久蛰思启:《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 71、意前笔启: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 拼音qǐ
- 注音ㄑㄧˇ
- 笔划7
- 繁体啓
- 五笔YNKD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2) 同本义启,开也。——《说文》(3) 经传皆作“啟”公将啟之。——《左传·隐公元年》疆埸无主,则啟戒心。——《国语·晋语一》凡啟塞从时。——《左传·僖公二十年》。注:“门户道桥谓之啟。”啟户。——《仪礼·士虞礼》门启而入。——《左传》启窗而观。——明· 魏学洢《核舟记》不能启口。——清· 林觉民《与妻书》(4) 又如:启沃(开诚忠告。旧时指用治国之道开导帝王);启扉(开门);启请(开口询问;请教);启户(开门)(5) 启发;教育啟,教也。从攴,启声。——《说文》不愤不啟。——《论语》皆啟以商政。——《左传·定公四年》啟古献公。——《礼记·祭统》佑啟我后人。——《孟子》(6) 又如:启诲(开导教诲);启导(开导;启发指导);启机(开启机兆)(7) 出发;起程正月啟蛰。——《仪礼·夏小正》。传:“言始发蛰也。”首啟戎行。——《三国志·武帝纪》(8) 又如:启行(启程,动身上路);启轮(轮船起航);启锚(谓开船)(9) 开拓;开创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韩非子·有度》启陨箨以艺粟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10) 又如:启土(开拓疆域);启设(创设);启业(开创基业)(11) 启奏;禀告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2) 又伏惟启阿母。某启。——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3) 又如:启帖(叙述情况的帖子);启白(禀告);启问(陈述;禀告)(14) 烦请;启请 。如:启动(套话。劳驾);启烦(套话。麻烦;多劳)(15) 通“跽”。跪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诗·小雅·采薇》(16) 通“晵”。省视,察看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名词(1) 书信方欲奉启告别,遽辱惠问。——苏轼《与王敏仲八首》(2) 官方文件官信曰启。——服虔《通俗文》(3) 中国古代指立春、立夏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