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奏版:犹奏牍﹐写在版牍上的奏章。
- 2、奏禀:上奏。
- 3、奏裁:奏请裁决。
- 4、奏厕: 1.上厕所。
- 5、奏钞:唐宋时门下省所用文书之一种。
- 6、奏呈: 1.向皇帝报告情况。
- 7、奏床:上床。
- 8、奏牀:上床。
- 9、奏牍: 1.书写奏章的简牍。 2.犹奏章。
- 10、奏藁: 1.亦作"奏藁"。 2.奏章的草稿。
- 11、奏稿: 1.亦作"奏藁"。 2.奏章的草稿。
- 12、奏劾: 1.上奏章检举。 2.指代监察官员。
- 13、奏技: 奏技zòujì (1) 表演技艺 例 登场奏技 英 perform (2)也说“奏艺”
- 14、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
- 15、奏荐: 1.犹奏荫。 2.上奏朝廷﹐荐举官员。
- 16、奏牋:汉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笺"。
- 17、奏笺:汉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笺"。
- 18、奏奖:报请皇帝奖赏。
- 19、奏奬: 1.报请皇帝奖赏。
- 20、奏讦:上奏章揭发。
- 21、奏捷: 奏捷zòujié (1) 取得胜利,获得成功 例 奏捷归来 英 score a success;win a battle (2) 报告获胜的消息 英 report a success;announce a victory
- 22、奏凯:战胜而作凯歌。引申为获得胜利。
- 23、奏课:把对官吏的考绩上报朝廷。 把计簿﹑户籍按规定时间报送朝廷。
- 24、奏请:上奏请示;上奏请求。
- 25、奏阕: 1.乐曲演奏终了。
- 26、奏审:奏请君上审定。
- 27、奏帖: 1.犹奏章。
- 28、奏效: 奏效zòuxiào (1) 取得成效;见效 例 三方不重芪,却得黄芪之轻快,径走皮肤,奏效更速。——陈修园《时方歌括·涩可固脱》 英 prove effective;be successful;get the desired result;carry true (2) (三方指六黄汤、芪附汤、玉屏风散) 例 这种新药治疗贫血症甚为奏效
- 29、奏销: 1.清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叫奏销。 2.指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
- 30、奏谳:对狱案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朝廷评议定案。
- 31、奏荫: 1.亦作"奏荫"。 2.宋代父祖为高官﹐可以上奏请求授予儿孙官职﹐称为"奏荫"。
- 32、奏廕: 1.亦作"奏荫"。 2.宋代父祖为高官﹐可以上奏请求授予儿孙官职﹐称为"奏荫"。
- 33、奏庸:击钟。庸﹐通"镛"﹐大钟。
- 34、奏劄: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
- 35、奏札: 1.见"奏札"。
- 36、奏摺: 奏折zòuzhé (1) 写奏章的折子 英 memorial to the throne(as written on paper folded in accordion form)
- 37、奏状: 1.犹奏章。
- 38、奏刀: 运刀,进刀。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然。” 喻下笔作文。
- 39、奏疏: 奏疏zòushū (1) 奏章,递交给皇室或皇帝的备忘录 例 向皇帝呈交了一份长长的奏疏 英 memorial to the throne
- 40、奏折: 奏折zòuzhé (1) 写奏章的折子 英 memorial to the throne(as written on paper folded in accordion form)
- 41、奏议: 奏议zòuyì (1) 臣子向帝王上书陈述事情,议论是非 英 memorialize the emperor (2) 奏章 英 memorial to the throne
- 42、奏章: 奏章zòuzhāng (1) 臣子向帝王呈递的意见书 英 memorial to the throne
- 43、奏假:举奏升堂之乐。《诗.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郑玄笺:'假﹐升……汤孙大甲又奏升堂之乐弦歌之。'一说﹐假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谓。见马瑞辰通释。
- 44、奏樂: 奏乐zòuyuè (1) 演奏乐曲 英 play music;perform on a musical instrument;strike up a tune
- 45、奏记:1.汉时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 2.用书面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 3.掌管奏记的官吏。
- 46、奏白:犹奏陈。
- 47、奏计:向朝廷报送计簿。
- 48、奏书: 1.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2.泛指奏章。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
- 49、奏事:向皇帝陈述事情。 指向丞相陈述事情。向皇帝奏陈的事情。
- 50、奏本: 奏本zòuběn (1) 臣下向皇上奏明下情;泛指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 例 要不是他奏本,我不会这么惨 英 memorialize (2) 参奏时上呈的文本 英 memorial to the throne
- 51、奏表: 1.上表文。 2.向帝王奏事的表文。
- 52、奏陈: 1.向帝王陈述意见﹑事宜。
- 53、奏功: 奏功zòugōng (1) 奏效;取得功效 例 应手奏功 英 effective;achieve success
- 54、奏舞: 1.行舞﹐献舞。
- 55、奏正: 1.奏请判处。 2.奏请更正。
- 56、奏可:谓奏请之事被允准。
- 57、奏言: 1.向皇帝陈述。
- 58、奏告:奏陈﹐上奏。
- 59、奏弹: 1.犹奏劾。
- 60、奏当: 1.审案完毕向皇帝奏闻处罪意见。当﹐判罪。
- 61、奏案: 奏案zòu’àn (1) 放奏章的几案。案,古时狭长的桌子 例 拔刀斫前奏案。——《资治通鉴》 英 the table for placing the memorial to the throne
- 62、奏报: 奏报zòubào (1) 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例 及时奏报 英 present a memorial to an emperor (2) 奏章 英 memorial to the throne
- 63、奏补:犹奏荫。
- 64、奏对: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文体名﹐'奏疏'与'对策'的并称。
- 65、奏曲: 1.演奏乐曲。
- 66、奏御: 1.上奏帝王。
- 67、奏名: 1.科举考试﹐礼部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册送呈皇帝审核﹐称"奏名"。
- 68、奏明:奏陈明白。
- 69、奏削: 1.犹奏札。
- 70、奏目: 1.奏事的条目。
- 71、奏上: 1.奏陈天子。 2.呈上奏章。
- 72、奏公:谓从事演奏。《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蒙瞍奏公。"毛传:"公﹐事也。"朱熹集传:"闻鼍鼓之声﹐而知蒙﹑瞍方奏其事也。"一说﹐犹唱歌。高亨注:"公﹐当读为颂。颂﹐歌也。奏颂﹐即唱歌。"
- 73、奏参: 1.向帝王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
- 74、奏辟: 1.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
- 75、奏差: 1.元﹑明﹑清时在某些官署中设置的供差遣的官职。
- 76、奏歌: 1.行歌﹐献歌。
- 77、奏伎: 奏伎zòu jì (1) 表演技艺 例 登场奏伎 英 perform (2) 也说“奏艺”
- 78、奏闻:臣下将情事向帝王报告。
- 79、奏最:考绩列为优等﹐以此向朝廷上报。
- 80、奏剡:犹奏削。
- 81、奏工: 奏工zòu gōng (1) 奏效;取得功效 例 应手奏工 英 effective;achieve success
- 82、奏草:奏章的草稿。
- 83、奏覆: 1.回答帝王的问话。
- 84、奏决:奏请帝王裁决。
- 85、奏乐: 奏乐zòuyuè (1) 演奏乐曲 英 play music;perform on a musical instrument;strike up a tune
- 86、奏啥捏: 干什么呢。
- 87、奏事官: 1.地方上派遣入朝奏事的官员。 2.在朝廷接递奏章的官员。
- 88、奏鸣曲: 奏鸣曲zòumíngqǔ (1) 一种由四个独立乐章组成的器乐曲,各乐章都具有独特的结构与风格 英 sonata
- 89、奏折呈递: 奏折呈递指递奏折者的资格及奏折呈进皇帝阅批的途径。
- 90、奏击罕开: 奏击罕开这句古文。
- 91、奏宜封禅:是一篇古文。
- 92、奏举张熠: 出自魏书·张熠传。
- 93、奏折制度: 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
奏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变奏曲:运用变奏手法谱写姷睦智绫炊喾业摹禖小调三十二次变奏曲》。
- 2、吹奏乐: 用管乐器演奏的音乐。
- 3、独奏州:唐时靺鞨族政权渤海国所置直属中央政府之州,所奏事可直达京师。
- 4、节奏感: 指乐曲的节奏性或对乐曲节奏的感觉能力。如:这舞曲节奏感很强烈;她的舞蹈优美而有节奏感。 指人们对社会运动进程的感受。
- 5、间奏曲: 间奏曲jiānzòuqǔ (1) 在两幕(或场)戏曲或歌剧之间演奏的小型器乐曲 英 intermezzo 间奏曲jiànzòuqǔ (1) 在严肃的戏剧或歌剧幕间表演的短而轻快有时滑稽的音乐或戏剧作品 英 intermezzo; entr' ecte (2) 穿插在音乐或戏剧娱乐或宗教礼拜各部分之间的乐曲;特指在赞美诗或圣歌各段歌词之间演奏的短风琴过门 英 interlude
- 6、进奏院:唐宋时官署名。唐代藩镇在京置邸,称上都留后院。大历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并掌章奏﹑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转。宋初沿唐制,亦设进奏院,置进奏官;后改由朝官监领。南宋时隶属门下省,以给事中主管,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文件,摘录章奏事由,投递各项文书。元代废。
- 7、前奏曲: 大型乐曲、歌剧等开幕、开场前所奏的乐曲。又称序曲、序奏曲。亦用以比喻事物出现的先声。
- 8、特奏名:宋代科举制度的一种特殊规定: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叫'特奏名',与'正奏名'相区别。
- 9、闲奏曲: 1.亦作"间奏曲"。 2.戏曲或歌剧中在两幕(或场)之间演奏的小型器乐曲。
- 10、协奏曲: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以平等地位联合演奏的器乐大曲。
- 11、九奏乐: 由九支乐曲组成的宫廷宴会音乐。
- 12、劾奏董宏:全汉文第四十八卷的章节。原文如下: 宏知皇太后至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汉书·师丹传》:高昌侯董宏上书言,宜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
- 13、克奏肤功:释义为事情已经办成,功劳十分显赫。
- 14、计日奏功: 计日奏功jìrì-zòugōng (1) 可以按日子来估计取得成功的时间。奏凯成功,指日可待 例 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得此大帅,可计日奏功,以安社稷者也。 英 success is in sight
- 15、金牋奏曲:宋乐史《序》﹕"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后以"金笺奏曲"为词臣因文才得到宠幸之典。
- 16、金笺奏曲:宋乐史《序》﹕"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后以"金笺奏曲"为词臣因文才得到宠幸之典。
- 17、朝奏暮召:谓早晨上书帝王﹐晩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 18、朝奏夕召: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19、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 20、野人奏曝:《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因以'野人奏曝'喻指微薄的贡献。
- 21、风闻奏事:风闻 fēngwén 传闻得知
- 22、才略奏功:指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很大的功劳。
- 23、田中奏折:日本提出侵略中国的“新大陆政策”的文件。
- 24、指奏相反: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相反,各执己见。
奏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案奏:奏章弹劾。
- 2、伴奏: 伴奏bànzòu (1) 为歌舞、表演或某种乐器奏乐配合 英 accompany
- 3、版奏: 1.即简牍。 2.持版启奏。
- 4、保奏:向朝廷推荐人并予担保。
- 5、奔奏:奔走传喻。《诗.大雅.绵》:"予曰有奔奏。"毛传:"喻德宣誉曰奔奏。"一说﹐使人趋附。郑玄笺:"奔奏﹐使人归趋之。"陆德明释文:"奏﹐如字。本亦作走。"孔颖达疏:"奔走者﹐此臣能晓喻天下之人以王德﹐宣扬王之声誉使人知﹐令天下皆奔走而归趍之﹐故曰奔走也。"参阅马瑞辰通释。
- 6、本奏:即奏本。
- 7、陛奏:在殿廷上向皇帝当面进言。
- 8、笔奏:指表章奏议。
- 9、变奏: 变奏biànzòu (1) 带有节奏、旋律、和声或音调的修饰或变调的主题或旋律的再现 英 variation (2) 音乐的基本技巧之一,使一段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对位等获得变化 英 musical variations
- 10、辨奏: 1.辨析事理﹐答对问难。多用于臣下对君上。
- 11、表奏: 1.上表奏事。 2.表文章奏。泛指臣下进呈帝王的文书。
- 12、豳奏:指以《诗.豳风.七月》为内容的乐曲。
- 13、禀奏: 禀奏bǐngzòu (1) 禀报奏明 例 禀奏陛下,关中连日暴雨成灾 英 express opinions to the throne
- 14、草奏: 1.草拟奏章。 2.草拟的奏章。
- 15、册奏:册命﹑章奏之类的文书。
- 16、陈奏: 陈奏chénzòu (1) 臣子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例 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 present a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 17、程奏: 1.公开上奏。
- 18、楚奏: 1.《左传.成公九年》载,楚锺仪被俘,囚于晋。晋侯命仪奏琴,仪操南音。晋大臣范文子说,锺仪"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楚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 19、吹奏: 吹奏chuīzòu (1) 吹某种乐器,泛指奏各种乐器 英 play (2) 演奏管乐器 英 blow
- 20、代奏:谓轮流进献。
- 21、递奏:交替奏乐。
- 22、迭奏: 1.交替或轮流奏乐。 2.屡屡取得。
- 23、顶奏:犹上奏。
- 24、断奏: 断奏duànzòu (1) 不连贯的,不连接的演奏方式(如乐器的演奏) 英 staccato
- 25、烦奏:指繁复的节奏。
- 26、封奏: 指古时臣下封牍上奏帝王。
- 27、附奏: 1.附带上奏。 2.指奏禀。
- 28、伏奏:谓俯伏上奏。
- 29、傅奏:敷奏;奏陈。
- 30、敷奏:陈奏,向君上报告。
- 31、歌奏: 1.歌咏奏乐。
- 32、劾奏:(动)向皇帝揭发(别人的罪状)。
- 33、计奏: 1.计议后奏请。 2.古代地方官员奏呈朝廷的关于境内治绩的情况汇报。
- 34、记奏: 1.古代州郡僚佐向长官或百姓向州郡上书陈事。
- 35、籍奏:谓编造名册奏上。
- 36、间奏: 间奏jiànzòu (1) 歌剧各段间的器乐间奏 英 ritornello
- 37、牋奏: 书札、奏章。
- 38、笺奏:书札﹑奏章。
- 39、讦奏:告讦上奏。
- 40、九奏: 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
- 41、纠奏:谓举察其罪,上奏朝廷。
- 42、举奏:上奏章检举。
- 43、具奏:备文上奏。
- 44、凯奏: 1.胜利的乐曲。
- 45、録奏: 1.记录并上奏。
- 46、鸾奏:比喻笙箫之音。
- 47、蒙奏:盲乐师的演奏。语本《诗.大雅.灵台》:"蒙瞍奏公。"
- 48、密奏: 1.秘密奏章。 2.谓秘密奏知。
- 49、鸣奏:鸣唱。
- 50、囊奏:封事。
- 51、拟奏:起草奏章;准备奏呈。
- 52、配奏: 1.各种乐器配合演奏。 2.配合剧情而演奏。
- 53、骈奏:并排前进。
- 54、剖奏: 剖析上奏。
- 55、启奏: 启奏qǐzòu (1) 臣子对帝王进言、上书 英 presentation
- 56、洽奏:合奏。
- 57、前奏: 前奏qián zòu 1. 在一个主要或更重要的事情之前介绍性的表演、行动、事件或其他事情。比喻事情的先声。 英 prelude; 2. 同“前奏曲”
- 58、申奏: 申奏shēnzòu (1) 向帝王陈述或申请 例 申奏朝廷 英 submit
- 59、试奏:正式演奏之前﹐先试着演奏﹐以视其效果如何。
- 60、述奏:启奏;陈述。
- 61、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 指奏章上达。
- 62、特奏:直接给皇帝上奏疏。
- 63、腾奏:上奏。
- 64、题奏: 1.谓上奏章。 2.题本﹑奏本的并称。
- 65、条奏: 逐条上奏。
- 66、徒奏:指单纯的器乐合奏。
- 67、闻奏: 1.犹奏闻。
- 68、诬奏: 1.捏造罪名向君王告发。
- 69、晓奏: 1.奏晓,天明。 2.指严更晓鼓。
- 70、协奏:指从一旁协助表演者演奏。
- 71、谐奏:和协地演奏。
- 72、须奏:等候向皇帝奏事。
- 73、雅奏: 1.典雅的乐曲。 2.指高雅的文辞。 3.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 74、谳奏: 1.将审理案件的情况向朝廷上报和请示。
- 75、演奏: 演奏yǎnzòu (1) 用乐器表演 例 演奏圆舞曲 英 perform;play
- 76、疑奏: 1.呈报疑难案件的奏章。 2.谓把未经判决的疑难案子上奏请示。
- 77、羽奏:指紧急奏章。
- 78、占奏: 口头奏对。
- 79、摺奏: 直达皇帝的奏章。
- 80、郑奏:犹郑音。
- 81、执奏:持章表上奏君主。
- 82、准奏: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 83、白奏: 1.启奏;上奏章弹劾。 2.上告的状子。
- 84、边奏:犹边报。
- 85、参奏:向朝廷揭发检举失职官吏的罪状。
- 86、朝奏:犹朝觐﹐朝见。
- 87、重奏: 重奏chóngzòu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各按所担任的声部同时用不同的乐器或同一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按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 英 an ensemble of two or more instrumentalists each playing one part
- 88、出奏:谓向皇帝上奏章陈事。
- 89、传奏:转达奏闻。
- 90、弹奏: 弹奏tánzòu (1) 弹琴演奏 英 play a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2) 弹劾奏闻 英 impeach
- 91、调奏: 1.整理乐律。
- 92、读奏:在帝王前宣读奏本﹑奏折。
- 93、发奏: 1.启奏﹐奏闻。
- 94、繁奏: 众多事物汇聚在一处。
- 95、飞奏:飞快地表奏朝廷。
- 96、合奏: 合奏hézòu (1) 许多乐器分别按不同声部演奏同一首乐曲 英 instrumental ensemble
- 97、宫奏:指乐曲。
- 98、鼓奏:犹弹奏。
- 99、关奏: 1.禀告。
- 100、和奏:和谐地演奏。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奏
- 五笔DWGD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2) 同本义奏,进也。——《说文》敷奏以言。——《虞书》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书·益稷》相如奉璧奏 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论衡·逢遇》燕姬奏妙舞, 郑女发清歌。——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奏舞(行舞,献舞);奏歌(行歌,献歌)(4) 特指向帝王进言或上书上书谓之奏。——《论衡·对作》奏平彻以闲雅。——陆机《文赋》。注:“奏以陈情叙事。”奏对称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5) 又如:奏书(上奏于天子的文书);奏牍(古时臣子上奏君上的书牍);奏参(向皇上奏章弹劾);奏事(臣下上书给天子论事);奏劾(上章弹劾);奏明(奏陈明白)(6) 演奏,吹奏奏而食。——《礼记·玉藻》要其节奏。——《礼记·乐记》皆奏鸣凤。——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迨半奏。辍其技不奏。更奏鸣凤。含愁更秦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唐· 卢仝《有所思》(7) 又如:奏公(从事演奏);奏阕(乐曲演奏终了);奏假(演奏升堂之乐);奏庸(击钟);奏曲(演奏乐曲)(8) 取得;产生各奏汝功。——唐· 韩愈《平淮西碑》(9) 又如: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奏凯(胜利)(10) 进(刀)奏刀騞然。——《庄子·养生主》名词(1) 臣子上帝王的文书在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后汉书·赵充国传》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2) 又如:奏稿(奏章的草稿);奏札(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奏案(批阅奏本的几桌)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