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姜饼: 姜饼jiāngbǐng (1) 一种薄而脆的饼,用姜调味且通常用糖蜜使甜 英 gingersnap (2) 圣诞节时吃的小酥饼,通常用蜂蜜、红糖、杏仁、蜜饯果皮及香辛料制成 英 lebkuchen
- 2、姜桂:生姜和肉桂。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后常以"姜桂"比喻人的本性刚直。
- 3、姜嫄:亦作'姜原'。 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喾之妻。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稷。《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惟姜嫄。'《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一说姜嫄为高辛氏后世子孙之妃。参阅《诗·大雅·生民》郑玄笺﹑清江藩《隶经文·姜嫄帝喾妃辨》。
- 4、姜戎: 姜戎Jiāngróng (1) 春秋时居住在晋国南部的少数民族。晋国的附庸 例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英 a national minority lived in south of Jin Sta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 5、姜齐:对'田齐'而言,指周太公望吕尚所传姜氏一姓的:齐国。太公佐武王灭商,封于齐,传至康公,为田氏所代。
- 6、姜黄: 姜黄jiānghuáng (1) 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英 pale
- 7、姜孟:敬姜和孟母的并称。一为春秋时鲁大夫公父歜之母,一为孟轲之母。敬姜屡次匡正儿子的过失,孟母为教子曾三迁,断机。二人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后世奉为母教的楷模。
- 8、姜维: (202-264)三国蜀汉大将。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本为魏将,后归蜀。诸葛亮死后,继掌蜀汉兵权,任大将军。屡次发兵攻魏,均告无功。蜀亡后,降于魏将钟会。后欲乘钟会叛魏之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
- 9、姜原:亦作'姜原'。 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喾之妻。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稷。《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惟姜原。'《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一说姜原为高辛氏后世子孙之妃。参阅《诗·大雅·生民》郑玄笺﹑清江藩《隶经文·姜原帝喾妃辨》。
- 10、姜被:指亲如兄弟,咏兄弟友爱。
- 11、姜张: 1.南宋词人姜夔和张炎的并称。张炎论词,推崇姜夔,两人作词都垣瑹雏鳱词风相近,后人因并称"姜张"。为清代浙西词派所宗。
- 12、姜牙:即姜子牙。太公望吕尚的别名。
- 13、姜姜:争斗剧烈貌。
- 14、姜环:一名虚拟人物
- 15、姜疗:流传于民间常见一种外敷治疗方法,此法特点是简,便,廉,易,起效快,副作用少。
- 16、姜尚: 词语解释⒈ 又叫“吕尚”、“姜子牙”,俗称“姜太公”。中国古代著名的贤相。曾帮助周文王治理国家,国力逐渐强大。后又帮助武王灭商,封于齐。是周朝齐国的始祖。周公东征时,成王命他征讨参加叛乱的东夷。国语辞典姜尚[ jiāng shàng ]⒈ 人名。周初贤臣吕尚。参见「吕尚」条。德语Jiang Ziya (Eig, Pers)
- 17、姜夔: 词语解释⒈ 南宋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终生未仕。精通音律,作词注重格律,音节谐美。有《扬州慢》等名篇。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国语辞典姜夔[ jiāng kuí ]⒈ 人名。(西元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宋鄱阳人。终生未出仕,常往来于鄂、赣、皖、浙、苏之间,后病死于杭州。姜氏精通音律,常自度曲,工诗,词尤精。夔词以句琢字炼、清丽婉约见胜。在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中,有十七首词曲均有古工尺字旁谱,为研究词乐的重要资料。宁宗广元三年进《大乐议》一卷及《琴瑟考古图》一卷,论评古今的乐制问题,建议整理宫廷音乐,但未被采纳,今已失传。著有《白石道人诗集》、《词集》、《歌曲》等。德语Jiang Kui (Eig, Pers, 1155 - 1221)
- 18、姜梅茶: 古验方。
- 19、姜肱被: 1.即姜被。
- 20、姜蜜煎: 名称:姜蜜煎 组成:生姜汁1合,蜜1合,生地黄汁1升。
- 21、姜子牙: 小说《封神演义》中人物。又称“姜太公”。名尚,传封于吕,又称“吕尚”。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傅之命下山辅佐周室。八十岁时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助武王起兵伐纣,统率许多道术之士,与纣王斗智、斗法、斗力,终于完成灭商兴周的大业。最后奉命发榜封神。
- 22、姜太公: 太公望·吕尚的别名。
- 23、姜苋方: 名称:姜苋方 组成:马齿苋2两,生姜2两。
- 24、姜柏散: 是药名,主治口糜。
- 25、姜粉散: 是药名,主治消中。
- 26、姜米汤: 一道主治吐多而胃气欲绝者的菜肴,主要原料是老生姜1块。
- 27、姜葱屈鲤:就是明摆着要坑骗某人。
- 28、姜桂之性:姜和肉桂,越老味道越辣。比喻人的阅历越多,处事就越老练。
- 29、姜桂余辛:意思是生姜肉桂长老了时的辣味。
- 30、姜后脱簪:汉刘向《列女传.周宣姜后》:'周宣姜后者,齐侯之女也。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宣王常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之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敢请婢子之罪。'王曰:'寡人不德,實自有过,非夫人之罪也。'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后用为后妃辅主以礼的典实。
- 31、姜太公钓鱼: 传说太公钓于渭滨,钓竿直钩不设饵。歇后用法,愿者上钩,指事出于自愿。《武王伐纣平话》记太公钓鱼,有“负命者上钓来”之语。
- 32、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词语解释⒈ 姜:生姜;桂:肉桂。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3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词语解释⒈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姜中间的词语
更多>>- 1、般姜鼠:比喻徒费心力之人。
- 2、娥姜水:水名。又名泺水。源出山东历城县西南,东流经章丘﹑邹平等地,至博兴合时水入海。古以发源处有舜妃娥英庙,故称娥姜水。春秋鲁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此。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嘉庆一统志·济南府·小清河》。
- 3、范姜姓: 范姜,是中国不常见的姓,古代为范姜氏。
- 4、香姜阁:北齐名阁。
- 5、黄姜姜: 形容黄而干枯。
- 6、孟姜女: 孟姜女Mèngjiāngnǚ (1) 据民间传说,在秦始皇时,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强迫修筑长城。她不远千里去送寒衣,然而却未找到。她在城下痛哭,城墙因而崩裂,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痛不欲生,投海而死 英 Meng Jiangnü
- 7、良姜散: 药名,主治因酒毒常常泄泻者。
- 8、独姜汤: 名称:独姜汤别名:独姜汤 组成:生姜自然汁1小盏。
- 9、煨姜圆: 一种药名,主治治本脏虚,饮食不化,或成倂癖,或发心痛。
- 10、熬姜呷醋:比喻生活清苦。
- 11、咬姜呷醋:形容生活清苦。
- 12、齩姜呷醋:犹言咬文嚼字。
- 13、情重姜肱:比喻兄弟友爱。
- 14、魂依姜被:典出《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肱感《恺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寝。"后以"魂依姜被"称颂死者生前兄弟友好之情。
- 15、敬姜犹绩: 《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 16、孟姜女调:民间曲调。即四季调。也叫唱春调。详'四季调'。
- 17、砸姜磨蒜: 1.方言。比喻说东道西,拖延时间。
- 18、生姜树上生: 1.谓执拗。
姜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共姜: 1.周时卫世子共伯之妻。共伯早死﹐她不再嫁。后常用为女子守节的典实。
- 2、恭姜:春秋卫世子恭伯(一作共伯)之妻。世子早死,恭妻不再嫁。后泛指誓不再嫁的寡妇。
- 3、桂姜:肉桂与生姜。常用的调味品。
- 4、猴姜: 药名。相传唐玄宗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草名,蔓生石壁,味辣,据说猴用以为姜,故称。参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
- 5、姬姜: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称美妇女的宗族。 泛指美女。
- 6、伯姜:舜臣子伯夷的别称。伯夷姓姜,能明礼仪以佐尧舜,因用以代称名门望族。
- 7、不姜: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 8、大姜:周太王妃﹐文王之祖母﹐姓姜。
- 9、黄姜: 姜黄。根茎入药,又可以做黄色染料。
- 10、齐姜:借指名门官宦人家的女儿。
- 11、廉姜: 即葰。一种香菜。
- 12、孟姜:1.春秋时齐为姜姓,故称齐君之长女为孟姜。亦泛指世族妇女或美貌女子。2.即孟姜女。 3.传说为孤竹君的侍女。因被献给殷纣王而投井自尽。
- 13、苗姜: 1.嫩姜。
- 14、三姜:汉之姜肱与弟仲海﹑季江,以孝友着闻,常共卧起,见《后汉书.姜肱传》。后世因称其兄弟三人为"三姜",并用作兄弟情笃之典。
- 15、山姜: 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其根、种子和花均可供药用。 术的别名。参阅《尔雅•释草》宋·邢昺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 杜若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杜若》。
- 16、蜀姜: 1.蜀地所产的姜。为调味佳品。语本《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阳朴之姜。"高诱注:"阳朴,地名,在蜀郡。"
- 17、庶姜:指姜姓众女。《诗.卫风.硕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高亨注:"庶,众也。庶姜,齐国陪嫁和送嫁的一些姜姓女子。"后用以称同宗众女。
- 18、洋姜: 洋姜yángjiāng (1) 口∶菊芋 英 Jerusalem artichoke
- 19、玉姜: 传说中的毛女名。
- 20、贞姜:春秋齐侯女,楚昭王夫人之谥号。
- 21、周姜: 1.宋代词家周邦彦与姜夔的并称。二人皆精于音律,自创新调,为格律词派的代表。 2.指太姜。
- 22、子姜: 初生的嫩姜。
- 23、茈姜:即紫姜。嫩姜。
- 24、干姜: 干姜gānjiāng (1) 中药名。别名白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要产于四川、贵州等地。辛,热。入心、肺、脾、胃、肾经。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消痰下气。治胃腹冷痛、虚寒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本品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 英 dried ginger
- 25、生姜: 生姜shēngjiāng (1) 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形状粗而不规则,极辣而有芳香,广泛用作香料,有时入药 英 ginger
- 26、紫姜:'紫姜又叫''子姜'',即生姜,因尖部发紫而得名,味带辛。可用于烹饪。去腥味。'
- 27、乾姜:姜之乾者。
- 28、鬼子姜:方言。菊芋的别名。
- 29、高良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细毛,花白色。块根可制健胃剂。
- 30、緑须姜:中药材细辛之别名。 见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
- 31、麦句姜: 天名精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天名精》。
- 32、鼠衔姜:明朱国桢《涌幢小品.竹轩》:"﹝徐本﹞独嗜书,每得一书,手自披对,缺板脱字,则界乌丝栏纸,乞善书者补之。笑谓人曰:'吾犹老鼠搬生姜,劳无用也。'"后以"鼠衔姜"形容劳而无用。
- 33、山砂姜: 山砂姜为兰科植物绿花阔蕊兰的块根。
- 34、绿须姜:中药材细辛之别名。见宋陶谷《清异录.药谱》。
- 35、老鼠搬姜: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 36、痴鼠拖姜:亦作'痴鼠拖姜'。比喻不聪明的人自找麻烦。
- 37、冬吃萝卜夏吃姜: 民间谚语。四季常吃萝卜和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 38、冬吃萝卜夏吃姜: 民间谚语。四季常吃萝卜和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姜组词,姜的组词,姜字怎么组词,姜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姜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姜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3个,姜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8个,姜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8个。
- 拼音jiāng
- 注音ㄐㄧㄤ
- 笔划9
- 繁体薑
- 五笔UGVF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女,羊声。本义:水名。姜水)(2) 同本义岐水经 姜氏城为 姜水。——《水经注·渭水》注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国语》(3) 姓姜,神农居 姜水,以为姓。——《说文》(4) 又如:姜太公钓鱼(姜子牙世称姜太公,即吕尚。曾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齐侯。传说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钓绳端的直钓不设饵。歇后用法,愿者上钩,指事情出于自愿)(5) ∶通“咧”。强 。如:姜姜(逞强争斗的样子。)姜:通“咧”名词(1) 生姜楠梓姜桂。——《史记·货殖列传》(2) 一种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Zingiber officinate ),作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根茎肥大,呈不规则块状,灰白或黄色,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调料,亦入药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