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毫巴: 毫巴háobā (1) 一种大气压力的单位,等于1/1000巴或每平方厘米1000达因 英 millibar
- 2、毫帛: 犹毫素。
- 3、毫曹: 春秋·越王剑名。
- 4、毫楮: 指毛笔和纸。
- 5、毫端: 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犹言笔底;笔下。
- 6、毫管: 指毛笔。
- 7、毫翰: 指毛笔。亦借指文字、文章。 指书法。
- 8、毫猪:即毫猪。体长 -- 厘米。全身黑色或褐色﹐有时混有灰白短毛﹐身上密布长刺。穴居在山脚或山坡中﹐夜间活动。以植物为食。
- 9、毫光: 如毫毛一样四射的光线。
- 10、毫末: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 指笔端。
- 11、毫芒: 毫毛的细尖。 比喻极细微。
- 12、毫米: 毫米háomǐ (1) 米制长度单位,等于1/1000米——缩写mm 英 millimeter
- 13、毫素: ①毛笔和作字画用的白色细绢。泛指纸笔:泪沾毫素不成篇。②指文章,书信:殚精于毫素|灵心永通,无烦毫素。
- 14、毫毛: 毫毛háomáo (1) 细长而末端尖锐的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例 不准你动他一根毫毛 英 hair on the body;soft long hair
- 15、毫发: 毫发háofà (1) 毛发,比喻些许(多用于否定式) 例 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例 毫发不爽 英 hair;the least bit;the slightest
- 16、毫厘: 毫厘háolí (1) 两个很小的计量单位,极言数量之小 例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英 iota;the least bit
- 17、毫丝:犹丝豪。极言微小或微少。毫﹑丝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 18、毫铢:指极轻微的分量。毫﹑铢均是微小的重量单位。
- 19、毫颖: 1.毛笔尖。犹笔端。
- 20、毫芥: 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21、毫分: 比喻极细微。毫、分为度量单位。
- 22、毫银:即毫洋。
- 23、毫洋: 旧中国·广东·广西等省通行的本位货币。其实际使用货币为双毫(即二角银币)。以双毫五枚为毫洋一元。此外也有单毫(即一角银币)流通。当时两广所发行纸币,亦以毫洋的元为单位。通行至三十年代后期。
- 24、毫相:佛教语。指如来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相。《佛藏经.了戒品》:"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后亦泛称佛相。
- 25、毫锥:指毛笔。
- 26、毫子: 小银币。旧时广东、广西等地区通称一角、二角、五角的银币为毫子。
- 27、毫纤: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28、毫升: 毫升háoshēng (1) 米制容量单位,等于1/1000升 英 milliliter
- 29、毫克: 毫克háokè (1) 米制质量和重量单位,等于1/1000克 英 milligram
- 30、毫笺: 毛笔和精美的纸张。借指诗文著作。
- 31、毫墨: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 32、毫针: 毫针háozhēn (1) 针灸用的针 英 acupuncture needle
- 33、毫心:指毛笔笔头的中心部分。
- 34、毫黍: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
- 35、毫忽:谓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 36、毫露: 喻指极其微薄的力量。
- 37、毫眉: 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
- 38、毫牦: 兽尾毛。 同“毫厘 ”。喻极细微。
- 39、毫犀: 1.光彩﹐光芒。传说犀角有光﹐故云。
- 40、毫彘:即豪猪。
- 41、毫铦: 1.笔锋﹐笔端。
- 42、毫忒: 1.谓丝毫的差误。
- 43、毫安: 毫安háo’ān (1) 电流强度单位,是一安培的千分之一 英 milliampere
- 44、毫不: 词语解释毫不[ háo bù ]⒈ 全不。例毫不奇怪。毫不介意。英nothing; not at all;国语辞典毫不[ háo bù ]⒈ 一点也不。引《老残游记·第六回》:「老残道:『毫不觉冷。我们从小儿不穿皮袍子的人,这棉袍子的力量恐怕比你们的狐皮还要暖和些呢。』」近绝不 英语hardly, not in the least, not at all德语hart, kaum , keinesfalls, gar nicht , nicht im geringsten (V)法语ne... pas, pas le moindre
- 45、毫米波: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
- 46、毫发毕现:毫发毕现,汉语成语,拼音是háo fà bì xiàn,意思是形容完全显露出来或暴露无遗。
- 47、毫不理睬: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48、毫不迟疑:一点也不犹豫、怀疑张先生一向热心公益,对于行善助人的事,他总是~。
- 49、毫不松弛: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50、毫不踌躇:基本意思是果断;坚决,形容毫不犹豫,坚定果断。
- 51、毫不懈怠: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52、毫毛不犯: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 53、毫毛斧柯:毫毛斧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o máo fǔ kē。
- 54、毫无瓜葛:瓜、葛:都是蔓生植物,其藤能攀随在别的物体上。①比喻辗转攀连的社会关系。②比喻两件事或两个人相互牵联的关系。
- 55、毫米汞柱: 毫米汞柱háomǐ gǒngzhù (1) 压强单位,等于在标准重力加速度下汞的密度为13.5951克/厘米 3 时1毫米高的汞柱所施加的压强,也等于133.322387415帕斯卡,它比托略小,其差小于七百万分之一——缩写mmHg 英 millimeter of mercury
- 56、毫无顾忌: 毫无顾忌háowú-gùjì (1)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 例 很少小女孩能毫无顾忌地碾死昆虫或杀死兔子 英 without a qualm (2) 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英 stick at nothing
- 57、毫不足怪: 【成语】毫不足怪【拼音】háobùzúguài【解释】毫不:一点也不。一点也不觉得奇怪。【示例】至于屋子材料的窳陋,那是贫民窟房屋的本色,~。 ★邹韬奋《经历》【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等很普遍
- 58、毫不含糊:态度明确坚定。
- 59、毫不介意:毫:一点儿。介意:在意,放在心上。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也作“毫不在意”。
- 60、毫无疑义: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意思是表示完全明确肯定。
- 61、毫无逊色: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
- 62、毫发不爽:毫发:细毛和头发。爽:差错。一根头发也不差。比喻一点点细小的差错也没有。也作“毫厘不爽”。
- 63、毫无二致: 毫无二致háowú-èrzhì (1) 没有一点两样。形容完全一样 英 just the same;identical
- 64、毫不讳言: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65、毫厘不爽: 形容非常准确,没有一点误差。 亦作:毫忽不爽
- 66、毫厘丝忽: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 67、毫发丝粟: 形容极其微小。
- 68、毫厘千里:谓由于极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 69、毫分缕析: 细致详尽的剖析。
- 70、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一点也不迟疑。
- 71、毫无疑问: 毫无疑问háowú-yíwèn (1) 不存在问题 例 毫无疑问他是有罪的 英 make no doubt
- 72、毫不动摇: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 73、毫不相干:指跟某个事物没有丝毫联系。
- 74、毫不在乎:丝毫不在意、无所谓。
- 75、毫不在意: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 76、毫不留情:一点也不顾及情面、丝毫不留余地。
- 77、毫不经意:毫:丝毫。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 78、毫无例外:指全部如此,没有例外
- 79、毫无顾虑: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 80、毫不关心: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 81、毫无所得:一点儿也没有得到
- 82、毫不惧怕: 毫不惧怕,读音是háo bù jù pà,汉语词语,出自《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面对危险、威胁时,毫不害怕。
- 83、毫发无遗: 没一点遗漏。形容非常周密细致。
- 84、毫无斗志: 做事情打不起精神,总爱满足于现状,没有拼搏精神,没有竞争力。
- 85、毫末之利: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
- 86、毫无拘束: 没有顾忌或限制的。
- 87、毫无节制:无节制 wújiézhì 无限制,无控制
- 88、毫无预兆: 形容某事发生之前,没有任何预示该事要发生的征兆。
- 89、毫发无伤: 完全没受损伤。
- 90、毫不妥协: 毫不妥协,成语,指一点也不以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或争执。
- 91、毫不避讳: 丝毫不回避,忌讳地做某事。
- 92、毫不吝惜: 一点也不可惜,不小气,该耗费的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得使用.多用于形容奉献,贡献,褒义。
- 93、毫不理会: 丝毫不予理睬,形容对别人的建议不予理睬。
- 94、毫无鸭梨:鸭梨 yālí 梨的一个品种,果实长椭圆形,皮薄而光滑,淡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果肉脆,多汁
- 95、毫发未伤: 丝毫没有受到伤害。
- 96、毫无愧色: 指一点都没有感到惭愧。
- 97、毫不夸张: 事情原来是什么样就说是什么样,不夸大,也不缩小。
- 98、毫厘不差: 一分一毫都没误差,比喻做事认真。
- 99、毫无杂质: 用到形容一些东西很纯粹,单一的时候,说没有其它东西混入。液体固体都可以。
- 100、毫无希望: 指一点机会或可能性都没有。
毫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白毫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佛教传说世尊眉间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名"白毫相"。
- 2、白毫子:传说中的汉隐士。
- 3、麟毫帘:用麟毛做成的帘子。语出《洞冥记》:"元鼎元年,起招仙阁于甘泉宫西,编翠羽麟毫为帘。"
- 4、弄毫墨:舞弄笔墨。指作诗文。
- 5、柔毫褥:神话谓以蛟毫织成的坐卧垫具。
- 6、鼠毫笔:用黄鼠狼的毛制成的笔。也称狼毫。
- 7、白毫光:佛光。
- 8、一毫子: 一毫。 广东方言对辅币一角之称。
- 9、纤毫毕现: 连非常纤细的毛都显现出来了,形容完全显现出来,或暴露无遗。
- 10、挥毫命楮:毫:毛笔;命:使用;楮:木名,可造纸,借指纸。指开始写作。
- 11、辍毫栖牍:停笔藏牍,谓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 12、白毫之赐:白毫:佛家称如来的32相之一。指供养僧徒之物
- 13、不爽毫发:没有一点差错。
- 14、不差毫发: 不差毫发bùchā-háofà (1) 毫发:毫毛和头发。一点儿也没有差错,也作丝毫无差 例 这种测量不差毫发 英 accurate
- 15、纤毫无犯: 形容军纪严明,丝毫不加侵犯。
- 16、秋毫勿犯: 秋毫勿犯qiū háo wù fàn (1)秋毫:动物入秋新换的绒毛,比喻纤细之物。丝毫不侵犯。喻指军纪严明 英 (of high disciplined troops)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s
- 17、秋毫不犯:丝毫不侵犯。喻指军纪严明。
- 18、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qiūháo-wúfàn (1) 秋毫:动物入秋新换的绒毛,比喻纤细之物。丝毫不侵犯。喻指军纪严明 英 (of high disciplined troops)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s
- 19、分毫析厘:形容分析细致﹑深入。
- 20、一毫不苟:犹一丝不苟。
- 21、不失毫厘:失:差错。一毫一厘也不差。
- 22、不差毫厘:不差一毫一厘。
- 23、分毫不爽:亦作'分毫无爽'。 形容毫无差错。
- 24、分毫无爽:形容毫无差错。
- 25、分厘毫丝: 形容极细微。如:公家的利益,分厘毫丝都不能侵犯。
- 26、分毫不取:亦作'分文不取'。
- 27、分毫不值:亦作"分文不直"。
- 28、挥毫落纸: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 29、拈毫弄管: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
- 30、剖毫析芒: 谓分析判别得至细至精。
- 31、纤毫不爽:亦作'纤毫无爽'。
- 32、纤毫无爽: 亦作“纤芥无爽”。亦作“纤毫不爽”。 亦作:纤芥无爽纤毫不爽
- 33、秋毫见捐: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
- 34、秋毫之末: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秋天新生的绒毛的毛尖儿。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 35、析毫剖厘:亦作'析毫剖厘'。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
- 36、析毫剖芒:亦作'析毫剖厘'。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
- 37、细入毫芒:形容细微到极点。
- 38、一毫千里: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
- 39、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 40、一毫不染: 犹一尘不染。
- 41、铢分毫析:谓细微地分析。
- 42、丝毫不爽:丝毫:形容极小,1分=1000丝=100毫=10厘;爽:差。一点儿也不差
- 43、分毫不差: 分毫不差fēnháo-bùchà (1) 没有一点差错 例 大尹将所报伤处,将卷对看,分毫不差。——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英 without the slightest error
- 44、丝毫不差: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45、无毫发爽:没有什么差错、失误。
- 46、一毫不取: 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
- 47、生于毫末: 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 48、吮毫搦管: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毫:毛笔的笔尖;吮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搦管:执笔。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 近义词:怀铅提椠。
- 49、一毫不拔: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 50、不遗毫发:极微小的数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 51、挥毫泼墨:作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
- 52、差若毫厘: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53、挥毫作画:指挥动毛笔画画。
- 54、析毫剖釐:形容分析仔细而透彻。
- 55、失之毫厘: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56、一毫莫取: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的。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 57、差之毫厘: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58、舐毫吮墨:舐毫:以舌舔毛笔的笔尖;吮墨:以口吮吸毛笔上的墨。指写诗作文或绘画等。
- 59、含毫吮墨:含毫吮墨,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
- 60、含毫命简:毫:毛笔;简:古代写字的竹片。嘴里叼着笔,桌上摆好纸。指准备动手写作
- 61、惜毫厘失千里: 1.喻贪小失大。
- 62、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63、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词语解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⒈ 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引证解释⒈ 见“差之毫氂,失之千里”。国语辞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 ]⒈ 开始相差虽很微小,结果却造成极大的错误。元·高文秀也作「差若豪厘,缪以千里」。引《旧唐书·卷二〇〇·朱泚等传·史臣曰》:「盖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蛇螫不能断腕,蚁穴所以坏隄。」《襄阳会·第一折》:「俺父亲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掉在壕里,签了大腿。」
- 6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词语解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⒈ 亦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初时小小的差错,其后果可能酿成极大错误。强调不能有丝毫差错。英a minimal error or deviation results in wide divergence; a small error can lead to a serious result;引证解释⒈ 开始相差一小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谬,也写作“繆”。引语本《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豪氂,谬以千里。’”《论语·先进》“过犹不及” 宋 朱熹 集注:“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清 朱彝尊 《经义考·易纬·通卦验》:“冯椅 曰,馆阁本《通卦验》有云,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汉 儒引之,作君子正其始万物理,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 65、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词语解释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chà zhī háo máo,shī zhī qiān lǐ ]⒈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⒉ 牦,亦作“厘”。引证解释⒈ 同“差之毫釐,谬以千里”。氂,亦作“釐”。引《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氂,失之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俺父亲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掉在壕里,签了大腿。”《玉娇梨》第十二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着不到,满盘从起。”
- 66、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词语解释⒈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国语辞典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chā yǐ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 ]⒈ 开始差距虽很微小,结果却造成极大的错误。也作「差若豪厘,缪以千里」。
- 67、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词语解释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⒈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引证解释⒈ 同“差之毫釐,谬以千里”。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差以毫釐,谬以千里,造因不良,恶果是生。”
- 68、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词语解释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chā ruò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⒈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引证解释⒈ 同“差之毫釐,谬以千里”。引《魏书·张普惠传》:“差若毫釐,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差若毫釐,谬以千里。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
- 6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词语解释⒈ 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 70、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词语解释⒈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71、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词语解释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⒈ 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⒉ 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引证解释⒈ 亦作“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引《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孔广森 补注:“《易説通卦验》文。”国语辞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 chā zhī qiān lǐ ]⒈ 毫、厘,皆为极小的长度单位。全句指差距虽然极细微,但导致的差误、错误却极大。唐·冯用之〈机论〉:「语不相时,则殆辱,薛冶谏其君也;默不相时,则受谤,子家从其贼也。所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引《大戴礼记·保傅》:「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 72、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词语解释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⒈ 只稍微差一点儿,就会造成很大差误或错误。亦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盘算,才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崇高的理想》英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引证解释⒈ 见“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引《陈书·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於浮辞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无政府说》:“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目的一失,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国语辞典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 chā yǐ qiān lǐ ]⒈ 差距虽然极细微,但导致的错误却极大。也作「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引《陈书·卷一九·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 7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词语解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⒈ 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引证解释⒈ 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进不了那座清祕堂,用个部属中书,已就‘失之毫釐,谬以千里’了。”茅盾 《第一阶级的故事》:“这中间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不能不说明白。”
- 74、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词语解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 ]⒈ 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引证解释⒈ 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引《隋书·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釐,大象一乖,餘何可验!”
- 75、差之毫氂,失之千里: 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 7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了! ◎闻一多《屈原问题》
- 77、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词语解释⒈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毫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白毫: 1.白毛。 2.亦作"白毫相"。 3.泛指白色的光芒。 4.指毛笔。
- 2、笔毫:笔头上的毛。
- 3、彩毫:画笔;彩笔。亦指绚丽的文笔。
- 4、采毫:彩笔;绚丽的文笔。
- 5、苍毫:古代笔名
- 6、毚毫:兔毫笔。
- 7、宸毫:帝王之书法
- 8、秤毫: 秤毫chèngháo (1) 秤杆上的支点部分,即处于秤钩与秤砣之间的绳带,其作用力方向与钩、砣相反,用于提物 英 the lifting cord of a steelyard
- 9、驰毫:挥笔。
- 10、摛毫:犹摛笔。
- 11、抽毫:抽笔出套。亦借指写作。
- 12、寸毫:毛笔的代称。
- 13、丹毫: 1.朱笔。 2.泛指笔。
- 14、貂毫:代称毛笔。
- 15、冻毫:冻笔。
- 16、锋毫:指笔锋。
- 17、腐毫: 1.汉司马相如作赋"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见《西京杂记》卷二。后遂以为行文迟巧﹑笔毫为枯之典实。
- 18、管毫: 1.指笔。亦指执笔之人。
- 19、含毫: 含笔于口中。比喻构思为文或作画。
- 20、单毫: 1.亦称"单角"。 2.旧时广东省所铸的面额为一角的银币。
- 21、长毫: 1.细长的毛。 2.锋颖较长的毛笔。
- 22、弹毫:犹挥毫,振笔。
- 23、分毫: 形容极细微或极少量。
- 24、凤毫:毛笔的美称。借指功名。
- 25、光毫:佛教语。谓佛陀眉间白毫放出的清净之光,为三十二大人相之一。《法华经·序品》:"尔时佛放眉闲白毫相光。"后用以指强烈的光芒。
- 26、黑毫:黑色茸毛。
- 27、挥毫: 挥毫huīháo (1) 写毛笔字或作画 例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例 挥毫题字 英 write or draw with a writing-brush;put pen to paper;wield one's writting brush
- 28、齐毫:使毛色纯一。
- 29、笺毫: 1.纸笔。
- 30、尖毫:毛笔。
- 31、兼毫: 用狼毫(黄鼠狼毛)或紫毫(紫色兔毛)与羊毫合制成的毛笔。狼毫较硬,羊毫较软,兼毫适中。
- 32、健毫:刚健的笔。谓善于为文。
- 33、蛟毫:传说中的一种极纤细的毛。以此毫为褥﹐柔软而凉爽。蛟﹐通"鲛"。
- 34、涓毫: 1.亦作"涓豪"。 2.喻微末。
- 35、枯毫: 1.干枯的毛笔。意谓久未执笔。 2.比喻才思贫乏。自谦之词。
- 36、厘毫:亦作“釐豪”。毫厘。形容极小。
- 37、敛毫: 停笔。
- 38、眉毫:眉中长毛。亦泛指眉毛。
- 39、末毫: 秤杆上距离秤钩或秤盘最远的秤纽。也叫三毫。
- 40、拈毫: 见“拈毫弄管 ”。
- 41、栖毫: 1.亦作"栖毫"。 2.谓停笔。
- 42、纤毫: 极其细微。
- 43、青毫: 1.指毛笔笔头。毛笔笔头濡墨成黑色﹐故称。
- 44、秋毫: 秋毫qiūháo (1)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例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例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英 newly-grown down
- 45、染毫:濡墨挥笔。指作诗﹑文﹑书﹑画等。
- 46、柔毫: 1.亦作"柔豪"。 2.指毛笔。
- 47、濡毫: 1.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 48、润毫:润笔。
- 49、弱毫:指毛笔。
- 50、诗毫:写诗之笔。
- 51、市毫: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毫等于万分之一市尺。通称毫。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毫等于十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十六万分之一市斤,通称毫。
- 52、手毫:犹执笔。
- 53、寿毫:犹寿眉。
- 54、鼠毫:用黄鼠狼的毛制成的笔。也称狼毫。
- 55、霜毫: 1.白色兽毛。 2.借指白兔。 3.指毛笔。 4.白色须发。 5.白色的光芒。寒光。
- 56、吮毫:犹吮笔。
- 57、丝毫: 丝毫sīháo (1) 比喻数量极小或很小;一点点 例 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也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论鲁迅》 英 a bit;in the least
- 58、素毫: 1.指毛笔。 2.即白毫。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佛教传说世尊眉间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放之则有光明。初生五尺,成道时一丈五尺,名白毫相。见《观无量寿佛经》。
- 59、蒜毫: 蒜毫,蒜毫儿suànháo,suànháor (1) 蒜薹 英 young garlic bolt
- 60、秃毫: 1.脱毛的笔。
- 61、兔毫:兔毛。 用兔毛制成的笔。亦泛指毛笔。
- 62、蚊毫:传说中一种极纤细的毛。用此毫织褥,柔软而凉爽,极为珍贵。
- 63、仙毫:指皇帝所用之笔。
- 64、羊毫: 羊毫yángháo (1) 用羊毛做成的毛笔 英 writing brush made of goat's hair
- 65、小毫: 小毛笔。 旧时俗称小银角子为“小毫”。
- 66、修毫: 1.长的毫毛。 2.指毛笔。 3.良犬名。
- 67、宣毫:指宣城所产的毛笔。
- 68、玄毫: 毛笔。
- 69、一毫: 一根毫毛。比喻极小或很少。
- 70、逸毫:犹逸笔。
- 71、银毫: 1.指煮茶用的毫瓯。上有白纹如兔毫﹐故名。 2.指毛笔。 3.即银角子。 4.指铝质分币。
- 72、吟毫:写诗的笔。
- 73、引毫: 1.挥笔。
- 74、玉毫: 指佛眉间白毫,佛教谓其有巨大神力。 指佛像。 白毛。
- 75、援毫:执笔。
- 76、贼毫:指书法用笔的劣锋。
- 77、锱毫:比喻细微处。
- 78、紫毫: 紫色兔毛。亦指用以制成的笔。
- 79、醉毫:指醉后所作之诗﹑画。
- 80、狼毫: 狼毫lángháo (1) 用黄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笔 例 小楷狼毫 英 writing brush made of weasel's hair
- 81、牋毫: 1.纸笔。
- 82、秋兔毫: 1.指毛笔。因用秋季兔的毫毛所制﹐故称。
- 83、无心毫: 古代特制的长锋毛笔。
- 84、五色毫: 五色笔。
- 85、五云毫: 即五色笔。
- 86、玉兔毫: 1.白兔的毫毛。喻月的光芒。 2.指毛笔。
- 87、中山毫: 用中山兔毛所制的笔。常用为名笔的代称。
- 88、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 89、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míngchá-qiūháo (1) 明细观察秋日兽类的毫毛。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 英 omniscient
- 90、微察秋毫: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 91、对客挥毫:喻文思敏捷。毫﹐毛笔。
- 92、颊上三毫: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頬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毫"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 93、颊上添毫: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喻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
- 94、九牛一毫: 见“九牛一毛 ”。
- 95、窥窬分毫:商贾自谦之词。谓谋求小利。语出《初学记》卷二四引晋成粲《平乐市赋》:"目语额瞬﹐动頞塞鼻﹐谈智于尺寸之间﹐窥窬于分毫之际。"
- 96、利析秋毫: 语出《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
- 97、手不停毫:手不停顿地书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 98、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 99、一丝一毫: 一丝一毫yīsī-yīháo (1) 很小一点儿 英 a tiny bit;an iota
- 100、吮墨舐毫:用笔蘸墨。指为文作画。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毫组词,毫的组词,毫字怎么组词,毫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毫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毫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43个,毫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7个,毫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4个。
- 拼音háo
- 注音ㄏㄠˊ
- 笔划11
- 繁体毫
- 五笔YPTN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2) 同本义未成毫狗。——《尔雅·释畜》(3) 又如:毫光(如毫毛的光芒 );毫芒(毫毛的细尖);毫黍(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毫眉(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4) 毛笔的头部;毛笔(5) 又如:毫端(毛笔笔尖);毫笺(毛笔和精美的纸张);毫管(指毛笔);毫墨(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6)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明足以察秋毫之之末。——《孟子·梁惠王上》锐思于毫芒之内。——班固《答宾戏》(7) 又如:毫分(比喻极细微);毫忽(一点点儿。十忽为丝,十丝为毫,十毫为厘);毫厘不爽(一点儿也不差);毫芥(比喻极细微的事物)(8) 单位名(9) 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10) 重量单位,等于千分之一钱或0.005克(11) 〈方〉∶银元一角称为一毫副词完全 ——与不、无连用在名词、动词前表示一点儿也不。如:毫无倦意;毫不足怪前缀词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 。如:毫米;毫升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