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熏池:传说中的神名。
  • 2、熏炽: 1.犹威逼。 2.炽热。
  • 3、熏祓:谓以烟﹑气等祛除邪秽。
  • 4、熏腐:腐刑。古代酷刑之一。腐刑,必熏合之,故称。
  • 5、熏膏:点燃灯烛。谓夜以继日。
  • 6、熏篝:即熏笼。
  • 7、熏蒿:气蒸腾貌。
  • 8、熏赫: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 9、熏烘: 1.用烟火烘逼。
  • 10、熏晦:发黄变暗。
  • 11、熏豁:夸耀。
  • 12、熏戒:焚香斋戒。
  • 13、熏浸:熏陶浸染。
  • 14、熏掘:古代掘地熏穴以除狐鼠之害。引申为诛灭。
  • 15、熏烤: 熏烤xūnkǎo (1) 把烟叶在无遮闭的火上熏烤,使与烟直接接触 英 fire-cure
  • 16、熏轑: 1.喻威逼。
  • 17、熏笼: 1.亦作"熏笼"。 2.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 18、熏炉: 1.亦作"熏炉"。 2.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 19、熏沐:意为斋戒占卜前,沐浴并用香料涂身,以表示对神灵的尊敬。
  • 20、熏戗: 1.谓受某种气体刺激而感到难受。
  • 21、熏染: 熏染xūnrǎn (1) 熏陶并沾染 英 exert a gradual;edify;nurture;corrupting influence on
  • 22、熏烧:亦作'熏烧'。 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 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 23、熏燧:焚熏草以取香。
  • 24、熏剔:用烟火驱除。比喻彻底铲除。
  • 25、熏透:指将某样东西改变气味。
  • 26、熏习:熏陶染习。
  • 27、熏夕:黄昏。熏,通"曛"。
  • 28、熏弦:《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熏弦"指《南风歌》。
  • 29、熏辛: 1.指带刺激性的食物。
  • 30、熏脩: 1.亦作"熏修"。 2.佛教语。谓净心修行。
  • 31、熏胥:谓株连坐罪。
  • 32、熏穴: 1.亦作"熏穴"。 2.烟熏洞穴。汉王充《论衡.命禄》:"越王翳逃山中,至诚不愿,自冀得代。越人熏其穴,遂不得免,强立为君。"熏,一本作"熏"。后因以"熏穴"指被拥立为君王。
  • 33、熏陶: 熏陶xūntáo (1)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英 polish
  • 34、熏风: 熏风xūnfēng (1) 和暖的南风或东南风 例 熏风自南来。——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英 a warm southerly breeze (2) 也作“薰风”
  • 35、熏香:焚香以沾染香气。一种闻之能致人昏睡的香。 芬芳。
  • 36、熏蒸: 熏蒸xūnzhēng (1) 用烟、蒸气或毒气熏 英 fumigate;fume;steam
  • 37、熏育:匈奴的别名。
  • 38、熏熏:亦作'熏熏'。和悦貌。 众多貌。 温暖貌。
  • 39、熏禅:谓修习禅业。
  • 40、熏土:用杂草﹑落叶﹑稻秆等熏烧泥土。亦指熏烧过的泥土。泥土经熏烧后,有效态氮﹑磷﹑钾等养分有所增加,但有机质和氮素的总量减少。山区和冷湿粘性土壤地区多用以作肥料。
  • 41、熏草: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
  • 42、熏黄:雄黄的一种。
  • 43、熏灼: 1.亦作"熏灼"。 2.烧炙。 3.指如火烧炙。 4.喻声威气势逼人。亦喻指逼人的声威气势。
  • 44、熏然:温和貌;和顺貌。
  • 45、熏裳: 浅绛色的下衣。熏,通"纁"。
  • 46、熏天: 1.形容气势极盛。 2.形容气味浓重。
  • 47、熏鬻:匈奴的别名。
  • 48、熏製: 熏制xūnzhì (1) 用烟火熏食物,使带有某种气味并宜于保藏 英 smoke;fumigate with jasmine.etc.
  • 49、熏粥:匈奴的别名。
  • 50、熏莸: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熏,香草;莸,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
  • 51、熏烝: 1.亦作"熏蒸"。 2.气﹑味升腾或散发。
  • 52、熏修:亦作'熏修'。佛教语。谓净心修行。
  • 53、熏腾:炽盛貌。
  • 54、熏炙: 1.犹熏陶。 2.比喻以气势凌人。
  • 55、熏人:拒绝别人。
  • 56、熏火:熏香之火。
  • 57、熏子:阉割,去势。
  • 58、熏目: 1.亦作"熏目"。 2.用火烟熏炙眼睛。
  • 59、熏心:谓心中焦灼如焚。 迷住心窍。
  • 60、熏凿:烟熏挖掘。
  • 61、熏渍:熏染浸渍。
  • 62、熏裛:用香气熏染。
  • 63、熏虫: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
  • 64、熏服:香熏的衣服。指乐妓。
  • 65、熏劳: 1.辛苦劳累。
  • 66、熏椓:指宦官,太监。
  • 67、熏陆:即熏陆香。
  • 68、熏耳: 1.亦作"熏耳"。 2.用火灼耳。古代酷刑之一。
  • 69、熏血:荤腥。
  • 70、熏制: 熏制xūnzhì (1) 用烟火熏食物,使带有某种气味并宜于保藏 英 smoke;fumigate with jasmine.etc.
  • 71、熏蒸剂:指在常温下容易挥发成毒气的液体﹑固体,或利用化学反应能产生毒气的固体药剂。用以熏杀害虫﹑螨类和病菌,或作土壤消毒。
  • 72、熏痔汤: 名称:熏痔汤 组成:苦桃皮1两,李根皮1两,扁蓄1两,苦参1两。
  • 73、熏洗法: 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方法。
  • 74、熏腐之余:熏腐:阉割。腐刑之后。指宦官
  • 75、熏天赫地: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 76、熏陶渐染: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77、熏浸刺提: ”熏浸刺提“在中国文学史上指近代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
  • 78、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
  • 79、熏风解愠: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 80、熏莸异器:喻善恶好坏不能共处。
  • 81、熏陶成性: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82、熏莸同器:喻善恶好坏不能共处。
  • 83、熏莸不同器:喻善恶好坏不能共处。

熏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含熏阁:阁名。
  • 2、锦熏笼: 1.瑞香花的别名。
  • 3、衣熏笼:熏衣服的竹笼。
  • 4、臭熏熏: 臭熏熏chòuxūnxūn (1) 形容臭甚,令人生厌 英 stinking
  • 5、香熏熏:形容香气袭人。
  • 6、醉熏熏: 醉熏熏zuì xūn xūn (1) 喝醉了酒的样子 英 drunkenly;sottishly;tipsily
  • 7、南熏北鄙: 南薰,指虞、舜《南风》诗所表现的兴盛之声;北鄙,指殷·纣所为北方边鄙之地的亡国之音。
  • 8、耳熏目染: 耳熏目染ěrxūn mùrǎn (1)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英 b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what one hears and sees
  • 9、兰熏桂馥: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 10、兰质熏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 11、利欲熏心: 贪欲迷住心窍。
  • 12、烟熏火燎: 烟熏火燎yānxūn-huǒliǎo (1) 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例 嗓子烟熏火燎地难受 英 smoked and terribly hot
  • 13、三熏三沐: 同“三衅三浴 ”。 表示虔敬。 比喻栽培,提携。
  • 14、权欲熏心: 权欲熏心quányù-xūnxīn (1) 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 英 be obsessed by a craving for power
  • 15、势焰熏天:形容势力大,气焰高,很可怕。
  • 16、声势熏灼:谓声威气势逼人。
  • 17、暑气熏蒸:指在常温下容易挥发成毒气的液体﹑固体,或利用化学反应能产生毒气的固体药剂。用以熏杀害虫﹑螨类和病菌,或作土壤消毒。
  • 18、铜臭熏天:意思是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 19、气焰熏天:熏天,熏炙天空。形容威势极盛。气焰熏天比喻人的气势如火焰般逼人。
  • 20、一熏一莸: 薰莸相混。比喻善常为恶所掩。
  • 21、摘艳熏香:形容文辞华美。
  • 22、众口熏天:谓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
  • 23、势欲熏心:权欲熏心 quányù-xūnxīn 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
  • 24、生熏鲌鱼: “薰”有生熟之分,“熟薰”是把蒸、煮熟的原料放在铁算上,然后入锅盖好,点燃薰料,烟薰 5分钟左右,将锅离火,至烟散尽,取出熏品,刷一层香油即成。
  • 25、臭气熏天: 臭气很浓,浓的把天都熏晕过去了,现在常常用来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一个物体身上或者固有散发的一些气味,让人难以适应。
  • 26、中药熏蒸:比喻说话写作罗列名目,啰唆乏味。
  • 27、气势熏灼:熏灼:烟熏火烤。形容气势威猛
  • 28、虚美熏心:虚:虚假;熏心:迷了心窍。被美好的假象所迷惑。

熏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熛熏:指火烟。
  • 2、含熏:内蕴芳香之气。
  • 3、浸熏:浸渍熏灼。谓逐渐败坏。
  • 4、兰熏: 1.兰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
  • 5、燎熏: 1.谓烧牲玉使烟气上腾以祭天。
  • 6、炉熏: 1.亦作"炉熏"。 2.熏香;焚香。 3.香炉中的烟。
  • 7、沐熏:沐浴熏香。多表示虔敬。 称人对己的教诲。
  • 8、南熏:亦作“南熏”。指《南风》歌。相传为虞舜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也。’” 唐宫殿名。 泛指宫观楼殿。 门名。
  • 9、晴熏: 见“晴曛 ”。
  • 10、染熏:沾染香气。
  • 11、袿熏: 1.袿衣的熏香。
  • 12、马熏:萎蕤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 13、三熏: 同“三衅三浴 ”。 表示虔敬。 比喻栽培,提携。
  • 14、五熏: 五辛。
  • 15、烟熏: 烟熏yānxūn (1) 用燃烧含碳物质产生的烟气熏 例 烟熏蚊子 英 smoke (2) 施用烟毒气于 例 用烟熏干尸体加以保存的部落 英 fumigate
  • 16、余熏:犹馀香。
  • 17、再熏: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语出古歌谣《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 18、斋熏:斋戒熏香。
  • 19、濯熏:用水洗,用香熏。比喻修身养性。
  • 20、金丝熏: 1.烟草之别名。 2.为旱烟之一品。
  • 21、青布熏: 是一种药物,主治恶疮。
  • 22、三沐三熏: 见“三沐三薰 ”。
  • 23、三浴三熏:再三熏香﹑沐浴。表示待以优礼,对人尊重。浴,或作'沐'。表示郑重其事。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熏组词,熏的组词,熏字怎么组词,熏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熏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熏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3个,熏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8个,熏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3个。
  • 拼音xūn,xùn
  • 注音ㄒㄩㄣ,ㄒㄩㄣ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GLO
  • 五行

基本释义

xūn动词(1) (俗作燻。会意。金文,上面象火烟冒出,中间是烟突(本古“窗”字),两点表示烟苔,下面是火焰。合起来是烟突冒烟。本义:火烟向上冒)(2) 同本义熏,火烟上出也。——《说文》。俗字作燻。炎炎,熏也。——《尔雅》金炉扬熏。——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3) 又如:熏天(上蒸而弥漫于天);熏烝(热气升腾)(4) 烧灼,火烫我心惮暑,忧心如熏。——《诗·大雅·云汉》(5) 又如:熏土(用杂草、落叶、稻杆等熏烧泥土。亦指熏烧过的泥土)(6) 熏制;焙制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7) 又如:熏穴(烟熏洞穴);熏烧(烟熏火烧);熏鱼;熏肉;墙熏黑了(8) 气体侵袭;侵染鄣气昼熏体。——鲍照《苦热行》(9) 又如:熏天(一用于形容气势极盛;或用于形容气味浓重)(10) 用言语、行动逐渐影响、说服人众口熏天。——《吕氏春秋·离谓》。注:“感动也。有始东南曰熏风。”欲以熏轑天下。——《汉书·杜钦传》(11) 又如:熏心(迷住了心窍);熏天赫地(形容气焰炽盛,威势逼人);熏浸(熏陶浸染)(12) 同“薰”,以香料涂身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韩愈《答吕毉山人书》(13) 又如:薰香;薰沐名词(1) 黄昏。通“曛”至熏夕,极欢而去。——《后汉书·赵壹传》(2) 又如:熏夕(黄昏)(3) 熏炉。用于熏香的炉子 。如:熏笼(有笼覆盖的薰炉。可用以熏烤衣服)形容词(1) 温和,和暖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2) 和悦的样子公尸来止熏熏。——《诗·大雅·凫鷖》(3) 另见xùnxùn动词(1) 〈方〉∶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如:炉子安上烟筒,就不至于熏着了(2) 另见xū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