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畏备:畏惧戒备。
  • 2、畏偪: 1.见"畏逼"。
  • 3、畏逼: 1.亦作"畏偪"。 2.惧怕。
  • 4、畏怖: 畏怖wèibù (1) 害怕恐惧 例 畏怖之心人皆常有 英 fear
  • 5、畏俯:犹敬服。
  • 6、畏害: 1.谓畏忌其害己。
  • 7、畏戢:戒惕敬慎。
  • 8、畏忌: 畏忌wèijì (1) 害怕和疑忌;忌惮 英 have scruples;fear;dread
  • 9、畏戒:畏惧戒惕。
  • 10、畏谨:小心谨慎。
  • 11、畏敬: 1.尊敬;敬重。
  • 12、畏咎: 1.怕犯错误。
  • 13、畏沮: 1.畏怯沮丧。
  • 14、畏惧: 畏惧wèijù (1) 害怕;恐惧 例 不病则不畏惧。——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例 畏惧鬼至。 例 畏惧则存想。 例 若有所畏惧。 例 畏惧心理 例 无所畏惧 英 fear
  • 15、畏恐:畏惧恐慌。
  • 16、畏匡: 1.《论语.子罕》:"子畏于匡。"刑昺疏:"子畏于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于匡',其实孔子无所畏也。"后以"畏匡"为困厄之典。畏,通"围"。
  • 17、畏垒: 1.山名。 2.借指乡野。 3.形容宏大。
  • 18、畏栗: 1.畏惧战栗。
  • 19、畏凛: 1.畏惧。
  • 20、畏慕: 1.畏惧和羡慕。 2.指尊敬仰慕。
  • 21、畏匿:畏怯回避。
  • 22、畏愞: 1.见"畏懦"。
  • 23、畏懦: 1.亦作"畏偄"。亦作"畏愞"。 2.胆怯软弱。
  • 24、畏怯: 畏怯wèiqiè (1) 胆小怯懦 例 临时先畏怯,怎么能做得好? 英 timorous;cowardly;chickenhearted
  • 25、畏钦: 1.尊敬钦佩。
  • 26、畏却: 1.谓怕被驳回。
  • 27、畏偄: 1.亦作"畏偄"。亦作"畏愞"。 2.胆怯软弱。
  • 28、畏涩: 1.谓阻塞,不安全。 2.畏怯呆滞。
  • 29、畏瑟:畏怯退缩;害怕退避;畏缩不前。
  • 30、畏闪: 1.畏忌闪避。
  • 31、畏慑: 1.畏惧。
  • 32、畏慴: 畏惧。
  • 33、畏慎:戒惕谨慎。
  • 34、畏兽: 1.传说可以避凶邪的猛兽。
  • 35、畏悚:畏惧。
  • 36、畏肃:谓肃然起敬。
  • 37、畏惕: 1.戒惧。
  • 38、畏途: 畏途wèitú (1) 险恶可怕的路径,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 例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例 他将此视为畏途 英 a dangerous road—a perilous undertaking
  • 39、畏涂: 1.亦作"畏途"。 2.艰险可怕的道路。 3.指危险可怕的地方。 4.犹苦差。比喻可怕而难办的事情。
  • 40、畏葸: 畏惧;胆怯。
  • 41、畏缩: 畏缩wèisuō (1) 因害怕而退缩 英 recoil in fear;hang back;shrink back
  • 42、畏友: 畏友wèiyǒu (1) 品德端重,让人敬畏的朋友 例 此书朝夕观之,使人若居严师畏友之间。——陆游《跋王深甫先生书简二》 英 esteemed friend
  • 43、畏微: 1.看到苗头就知所警惕。
  • 44、畏难: 畏难wèinán (1) 畏惧艰难 例 攻坚莫畏难 英 be afraid of difficulty
  • 45、畏隹:高峻貌。词语分开解释: 畏 : 畏 wèi怕:畏惧。畏难。畏罪。大无畏。望而生畏。敬服:敬畏。畏友(使人敬服的朋友)。
  • 46、畏附:畏惧依附。
  • 47、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词。
  • 48、畏服: 畏服wèifú (1) 惧怕而服从 英 be obedient with fear
  • 49、畏爱:敬佩爱戴。语出《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 50、畏义: 1.谓怕失道义。
  • 51、畏明: 1.谓畏惧明法。 2.谓事态彰明才知所戒惧。
  • 52、畏惮: 1.畏惧。 2.敬畏。
  • 53、畏法: 1.惧怕犯法。 2.犹严法。
  • 54、畏恶: 1.畏惧。 2.忌恨;憎恶。
  • 55、畏避: 畏避wèibì (1) 因害怕而退避 英 avoid sth. out of fear;flinch from;recoil from
  • 56、畏区:艰险可怕的地方。
  • 57、畏畏: 谓畏惧天威。畏,通“威 ”。
  • 58、畏怀:畏威怀德。
  • 59、畏惊:畏惧惊恐。
  • 60、畏日: 畏日wèirì (1) 烈日。畏通“隈” 例 夏与畏日争。——[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英 scorching sun
  • 61、畏羡:敬重羡慕。
  • 62、畏胁: 1.吓唬,威胁。
  • 63、畏徇: 1.畏惧而徇私。
  • 64、畏约: 1.谓穷困而畏缩。
  • 65、畏詟: 1.惧怕。
  • 66、畏牺: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
  • 67、畏迫: 1.畏惧。
  • 68、畏龙: 1.见龙而惧。传说古代有个叶公子高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有一天,龙真的到叶公家里,从窗口把头探进来。叶公见了,惊惶无主,拔脚就跑。见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比喻对某些宣称爱好的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69、畏疾: 1.畏惧憎恶。
  • 70、畏伏:敬服。伏,通'服'。
  • 71、畏景: 1.夏天的太阳。 2.指夏天。 3.比喻艰难的处境。
  • 72、畏路: 1.犹畏途。比喻艰难的世道。
  • 73、畏事: 1.胆小怕事。 2.谓诚敬处事。
  • 74、畏弃:厌弃。
  • 75、畏震:恐惧震惊。
  • 76、畏罪: 畏罪wèizuì (1) 犯罪后担心遭到惩罚 例 畏罪自杀 英 dread punishment for one's crime
  • 77、畏讋: 1.惧怕。
  • 78、畏光:畏光(photophobia)是眼病的一种症状。
  • 79、畏简书: 1.《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毛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 80、畏后生:《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何晏集解:"后生,谓年少。"后用作称颂青少年之典。
  • 81、畏阿死: 害怕的意思。
  • 82、畏敌如虎:怕敌人像害怕老虎一样。也作“畏敌若虎”。
  • 83、畏难苟安:害怕困难,苟且偷安。
  • 84、畏刀避箭: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 85、畏强凌弱: 宋·苏辙《再乞罪吕惠卿状》 【名称】畏强凌弱【拼音】wèi qiáng líng ruò【解释】形容欺软怕硬。【出处】宋·苏辙《再乞罪吕惠卿状》:“今中外士大夫见惠卿独得不诛,皆谓言事之官有畏强凌弱之心,执政大臣有吐刚茹柔之意。”【事例】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惧刀避剑之人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 86、畏天悯人: 1.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
  • 87、畏强欺弱: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1回:“你自己想想,这等畏强欺弱的勾当,便给你报了仇,泄了恨,又有什么体面呢?” 【名称】畏强欺弱【拼音】wèi qiáng qī ruò【解释】害怕强大的,欺负弱小的【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1回:“你自己想想,这等畏强欺弱的勾当,便给你报了仇,泄了恨,又有什么体面呢?”【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88、畏罪潜逃: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方士侯生、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畏罪潜逃。” 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郑振铎《猫》 畏罪潜逃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 89、畏缩逡巡:指传说中能顷刻酿成酒的仙术。
  • 90、畏口慎事: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 91、畏蜀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
  • 92、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
  • 93、畏威怀德:畏:害怕。畏惧其声威,感念其恩德。形容威德兼备,使人敬畏怀念。
  • 94、畏葸不前:解释为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的意思。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
  • 95、畏畏缩缩:胆小的样子。不自然、胆怯。
  • 96、畏首畏尾: 畏首畏尾wèishǒu-wèiwěi (1) 形容做事胆小,多所猜忌顾虑,畏缩不前 英 be full of misgivings;be frightened all over;be over-cautious
  • 97、畏缩不前: 畏缩不前wèisuō-bùqián (1) 表示由于恐惧、震惊或憎恶而后退 例 他是这样地怕蛇,以致见到它就本能地畏缩不前 英 recoil in fear;hang back in face of danger;hesitate to press forward
  • 98、畏天爱民:畏:敬畏。敬畏上天,爱怜下民。这是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也作“畏天恤民”。
  • 99、畏影避迹:《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絶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以"畏影避迹"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扰。
  • 100、畏天知命:畏:敬畏。敬畏上天,懂得顺从天命。指知天命,识时务。

畏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无畏施: 1.佛教语。谓持戒之人以无畏之心施于众生。
  • 2、忧谗畏讥:担忧被谗言中伤。
  • 3、毫不畏惧:指面对危险、威胁时,毫不害怕。
  • 4、讳兵畏刑: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 5、无所畏忌: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
  • 6、不畏艰险:不畏惧艰难险阻。
  • 7、敬畏之心:对人对事心里面存着敬仰畏惧的情怀。
  • 8、无所畏惧: 无所畏惧wúsuǒwèijù (1) 大胆;毫不惧怕地面对险情和难题,迎着困难上 例 胆小一些的人可能会犹豫,而他完全是无所畏惧的 英 fearless;daring;dauntless;bold
  • 9、愍不畏死:强盗恶霸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 10、逡巡畏缩: 《黄金策·出行》 逡巡畏缩,拼音qūn xún wèi suō,出处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
  • 11、视为畏途: 视为畏途shìwéiwèitú (1) 看作是危险、可怕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危险可怕的事情 例 买者相戒不取,则卖者计穷。卖者计穷,则陶人视为畏途而弗造矣。——明·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 英 regard as dangerous road
  • 12、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13、贪生畏死: 1.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 14、视爲畏途: 语本《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后因以“视为畏途”谓把某一处所或事情看得危险、艰难。清 朱梅崖《答邓副使悔庵书》:“近来 河 务方殷,仕者视为畏途,伏祈执事谨持之为祷。”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本来是人人视为畏途的 铜河,更好像完全化为了地狱。”
  • 15、视如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 16、无所畏惮: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顾忌。
  • 17、不畏权贵: 不畏惧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 18、不畏强暴: 众乘客~,齐心擒凶,当场将歹徒扭获,并押送至公安机关。 不畏强暴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不惧怕强权和凶暴的势力,坚持正义斗争。
  • 19、怀德畏威: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
  • 20、不畏风雨: 不害怕风雨。畏,畏惧,害怕。风雨,可以引申指挫折。
  • 21、不畏强权: 众乘客~,齐心擒凶,当场将歹徒扭获,并押送至公安机关。 不畏强权,成语,指不惧怕强权和凶暴的势力,坚持正义斗争。
  • 22、民不畏威: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
  • 23、严师畏友:畏友 wèiyǒu 品德端重,让人敬畏的朋友此书朝夕观之,使人若居严师畏友之间。——陆游《跋王深甫先生书简二》
  • 24、不畏强御:畏:畏惧、惧怕;强御:有权势的人。刚正无私,不怕有势力的人
  • 25、不畏风浪:不畏惧困难挑战。
  • 26、不畏严寒:不怕严寒的天气,表现一种坚毅的气质。
  • 27、罢马不畏鞭箠: 词语解释⒈  罢:同“疲”;箠:鞭子,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会走动。比喻极端穷困的人并不害怕严厉的法律和刑罚。
  • 28、初生之犊不畏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
  • 29、不畏人知畏己知: 不害怕别人知道却害怕自己知道。
  • 30、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词语解释⒈  畏:佩服,敬畏;勿:不要;休:赞美。虽然受到尊敬,但不要自认为可尊敬,虽受到称许,但不要认为可赞美。

畏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逼畏:谓受到压力而畏惧。
  • 2、禀畏: 1.亦作"禀畏"。 2.犹敬畏。
  • 3、怖畏:亦作'怖愄'。恐惧。
  • 4、猜畏:疑惧。
  • 5、愁畏:忧惧。
  • 6、憺畏:恐惧。
  • 7、服畏: 1.慑服畏惧。
  • 8、恭畏:犹恭谨。
  • 9、顾畏:顾虑畏惧。
  • 10、惶畏:惶恐敬畏。
  • 11、戢畏: 犹畏服。
  • 12、忌畏:顾忌而恐惧。
  • 13、检畏: 谓拘谨检抑。
  • 14、鉴畏: 1.亦作"鉴畏"。 2.警戒畏惧。
  • 15、谨畏:谨小慎微。
  • 16、兢畏: 敬慎。
  • 17、儆畏:警惕和畏惧;戒惧。
  • 18、敬畏: 敬畏jìngwèi (1) 既敬重又害怕 例 对一切神圣的事物的敬畏 英 awe
  • 19、警畏: 1.谓警策而令人敬服。 2.警戒畏惧。
  • 20、惊畏:惊慌害怕。
  • 21、沮畏:畏惧。
  • 22、可畏:1.令人敬畏。 2.令人畏惧。
  • 23、恐畏:畏惧。 犹恐怕。副词。表示估计或担心。
  • 24、媿畏: 1.惭愧和畏惧。
  • 25、愧畏: 1.惭愧和畏惧。语出《诗.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 26、困畏: 1.怯弱。 2.围困拘囚。
  • 27、廉畏:清廉谨慎。
  • 28、凛畏:敬畏;畏惧。
  • 29、懔畏: 1.畏惧。
  • 30、谦畏:谦逊敬慎。
  • 31、牵畏:犹顾忌。
  • 32、怯畏:胆怯,害怕。
  • 33、懹畏: 1.畏惧。
  • 34、慑畏:畏惧。
  • 35、慴畏: 畏惧。
  • 36、耸畏:震惊畏惧。耸﹐通"悚"。
  • 37、威畏: 以威势使之畏服。 可惧的威势。
  • 38、屏畏: 1.犹惊畏。
  • 39、重畏:深畏,十分害怕。
  • 40、惮畏:畏惧。
  • 41、拘畏: 1.拘束畏惧。 2.谓使人感到拘束畏惧。
  • 42、罗畏: 1.杂沓。
  • 43、疑畏: 1.猜疑畏惧。 2.指迟疑畏缩。
  • 44、曲畏: 见“曲隈 ”。
  • 45、三畏: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 46、无畏: 无畏wúwèi (1) 无所畏惧 例 英勇无畏 英 undauntedness;fearless
  • 47、险畏:险阻可畏。
  • 48、羞畏: 1.犹羞怯。
  • 49、严畏:犹敬畏。
  • 50、抑畏:谦抑敬畏。
  • 51、喑畏:长惧不敢出言。
  • 52、夤畏:敬畏。
  • 53、寅畏: 敬畏;恭敬戒惧。
  • 54、忧畏:忧虑畏怯。
  • 55、憎畏: 1.憎恨而又畏惧。
  • 56、震畏:惊惧或使惊惧。
  • 57、祗畏:敬畏。
  • 58、周畏:谨慎怕事。
  • 59、惴畏:畏惧。
  • 60、尊畏:敬畏。
  • 61、不畏:不畏惧、不惧怕。
  • 62、相畏:指药物之间的互相抑制作用
  • 63、五怖畏: 五怖畏 [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
  • 64、赐无畏:唐﹑五代间,皇帝许大臣得以尽言,无所畏惮。称"赐无畏"。
  • 65、敌敌畏: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较强,用于防治稻飞虱、菜蚜及蚊蝇等多种害虫。
  • 66、敵敵畏: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较强,用于防治稻飞虱、菜蚜及蚊蝇等多种害虫。
  • 67、施无畏:  梵语abhayadna(或abhaya pradna)的意译。谓皇帝或国王赐给臣下在御前直言无须忌惮的一种特殊待遇。
  • 68、大無畏: 大无畏dàwúwèi (1) 无所畏惧 例 大无畏的演说 英 dauntless;utterly fearless
  • 69、大无畏: 大无畏dàwúwèi (1) 无所畏惧 例 大无畏的演说 英 dauntless;utterly fearless
  • 70、十九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
  • 71、心存敬畏:《心存敬畏》是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卫星。
  • 72、无惧无畏: 无所畏惧,不害怕,不恐惧。
  • 73、凛然生畏: “凛然”是颤栗的样子。指因为某人很英武很严肃而让你产生一种不敢亲近的有点畏惧的感觉。
  • 74、狰狞可畏:狰狞:状貌凶恶。状貌凶恶,让人畏惧
  • 75、三不足畏:宋王安石为变法而指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张,简称"三不足畏"。见《宋史.王安石传》。
  • 76、惟施是畏:施:通“迤”、“迆”,斜行,这里指斜路。最怕的是走斜路。
  • 77、人言可畏: 人言可畏rényán-kěwèi (1) 言:言语。通常指流言蜚语。流言蜚语会伤害人,因此是可怕的 例 大年顷以轻去上左右,人言可畏,赖上始终保全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 英 gossip is a fearful thing
  • 78、望而生畏: 望而生畏wàng’érshēngwèi (1) 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形容人态度威严或事务艰难令人畏惧 英 be terrified (awed) at the sight
  • 79、闻而生畏: 1.听见就怕。
  • 80、无私无畏: 无私无畏wúsī-wúwèi (1) 因为不自私而无所畏惧的 例 以无私无畏青年的勇气蔑视强大的敌人 英 be selfless and fearless
  • 81、夏日可畏:比喻严峻的人难以亲近。
  • 82、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hòushēng-kěwèi (1) 后生:青年人。青年人可以积学成德,值得敬畏 英 a youth is to be regarded with respect—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surpass the older
  • 83、令人生畏:呕:恶心,想吐。比喻使人极端厌恶。
  • 84、青春无畏: 青春年少的时候是无所畏惧的。
  • 85、不知无畏: 因为知识缺乏,什么都不懂,所以不知道恐惧。
  • 86、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
  • 87、无知无畏:套语。唐时皇上对臣下示以优待宽容。
  • 88、阳秋可畏:《春秋》为古代寓褒贬、别善恶的编年体史书,这种有褒有贬秉笔直书的笔法,使有问题的人觉得可怕,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 89、勇者无畏: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 90、势焰可畏:是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 91、天变不足畏: 天变不足畏,是一种唯物主义天道观,天变不足畏,是“三不足”中的一条。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 92、无知者无畏: 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害怕。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畏组词,畏的组词,畏字怎么组词,畏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畏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畏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11个,畏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0个,畏字在结尾的组词有92个。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GE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2)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畏,惧也。——《广雅·释诂二》畏,恐也。——《广雅·释诂四》不畏不怒。——《列子·黄帝》天明畏。——《书·皋陶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畏其唇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3) 又如:畏威(畏惧权势);畏威怀德(害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畏天知命(谓知天命,识时务);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畏戒(畏惧戒惕);畏附(畏惧依附)(4) 敬;敬服心畏相公。——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5) 又如:畏天恤民(敬畏上天,爱怜下民);畏天悯人(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犹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钦(尊敬钦佩);畏爱(敬佩爱戴);畏羡(敬重羡慕)(6) 吓唬 。如: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语)(7) 担心畏有家人来洒扫。——唐· 王建《寒食行》(8) 避开客子常畏人。——三国 魏· 曹丕《杂诗》(9) 憎恶;怨恨畏,恶也。——《广雅》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史记·魏公子列传》(10) 忌妒 。如:畏后生(11) 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吕氏春秋》名词(1) 通“隈”。弯曲处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考工记》(2) 罪畏,罪也。——《广雅》形容词险恶的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