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舞伴: 舞伴wǔ bàn 1. 舞蹈中的搭挡和伙伴。常指双人舞或交际舞中的双方。需要二者动作协调、配合默契。 英 dancing partner; 2. 舞会上陪同跳舞的人。
- 2、舞弊: 舞弊wǔbì (1) 做违法乱纪的事,使用欺骗的手段 例 舞弊风盛行于官场 英 engage in embezzlement;corrupt practices;malpractive
- 3、舞抃:亦作'舞忭'。飞舞跳跃。 喜极而拍手跳跃。
- 4、舞忭:亦作'舞忭'。飞舞跳跃。 喜极而拍手跳跃。
- 5、舞操:伴舞的琴曲。
- 6、舞蹈: 舞蹈wǔ dǎo 1. 一般有音乐伴奏的、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英 dance; 2. 跳舞。 3. 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种礼节。
- 7、舞馆:舞蹈的场所。
- 8、舞妓:以歌舞娱人的妓女。
- 9、舞姬:1.日本语 ,古代泛指跳舞为业之人。 2.日本SUNRISE公司制作的动画。 3.芭蕾舞剧。 4.川端康成著小说。 5.森鸥外著短篇小说。 6.日本油画。7.201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8.洛天依,乐正绫演唱的歌曲。 9.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发行书籍。
- 10、舞技: 舞技wǔjì (1) 舞蹈技艺 例 舞技高超 英 dancing skill
- 11、舞剧: 舞剧wǔjù (1) 主要用舞蹈来表现情节的戏剧 英 dance drama;ballet
- 12、舞劇: 舞剧wǔjù (1) 主要用舞蹈来表现情节的戏剧 英 dance drama;ballet
- 13、舞码:指一个或一组完整的成品舞蹈。
- 14、舞铙:古乐器。汉舞铙形制上圆下方﹑下作疏棂,内含铜丸,称为舌,舞动有声。参阅宋吕大临《博古图.汉舞铙图》。
- 15、舞判:谓扮作判官或锺馗舞蹈。
- 16、舞谱: 舞谱wǔpǔ (1) 对舞蹈作的书面记录 英 dance notation
- 17、舞扇:舞者所执的团扇。
- 18、舞勺: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 19、舞兽:《书.舜典》:"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谓百兽随乐起舞。后用于歌颂君王圣明。
- 20、舞厅: 舞厅wǔtīng (1) 备有跳舞设施的公共大厅 英 dance hall (2)舞场 英 ballroom
- 21、舞象:1.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2.会舞蹈的象。
- 22、舞雩: 舞雩Wǔyú (1) 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曲阜县东。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 英 Wu attar
- 23、舞台: 舞台wǔ tái 1. 供表演的的台子。 英 stage; arena; 2. 比喻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 例 政治舞台。退出历史舞台。
- 24、舞姿: 舞姿wǔzī (1) 指舞蹈者舞动时的姿态 例 舞姿优美、大方 英 a dancer’s movements and postures
- 25、舞会: 舞会wǔhuì (1) 跳交谊舞等的集会 英 ball;dancing party;dance
- 26、舞艺: 舞艺wǔyì (1) 指舞蹈者专业技术及艺术水准的高低优劣 例 她的舞艺娴熟、精湛、炉火纯清 英 dancing skill
- 27、舞悦:欢欣雀跃。
- 28、舞旋: 1.古代一种回旋的舞蹈。 2.耍弄;折腾。
- 29、舞师:古官名。职掌仪礼中的舞蹈。
- 30、舞马:令马按节拍舞蹈。亦指马之能舞者。南朝宋孝武帝大明间,河南献舞马,谢庄有《舞马赋》﹑《舞马歌》。见《宋书.谢庄传》。
- 31、舞缀:意思是指舞乐。
- 32、舞干:《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后遂以"舞干"指文德感化。
- 33、舞夏:即舞羽。
- 34、舞弄: 舞弄wǔnòng (1) 戏弄 例 被这小人舞弄 英 make fun of;dupe (2) 挥舞耍弄 例 舞弄着手中的钢笔 英 brandish;wave (3) 〈方〉弄;搞 例 留声机坏了,他怎么也舞弄不响 英 do; manage
- 35、舞凤: 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因以“舞凤”为文教昌明之典。 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凤”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 山名。 三国·庞统号凤雏,曾为耒阳令。因以“舞凤”为称美县尹之典。
- 36、舞筵:舞蹈时铺地用的席子或地毯。
- 37、舞文: 见“舞文弄法 ”。
- 38、舞女: 舞女wǔnǚ (1) 指以伴人跳交际舞为职业的女子 英 dancing girl;taxi dance;dance-hostess (2) 表演舞蹈供人娱乐的女子 英 ducing girl
- 39、舞鸡: 1.斗鸡之戏。 2.指闻鸡起舞。用晋祖逖﹑刘琨事。谓志士及时奋发。
- 40、舞曲: 舞曲wǔqǔ (1) 为舞蹈伴奏的乐曲,有鲜明的节奏 英 dance music;dance
- 41、舞商:舞蹈着的商羊。指下雨的预兆。
- 42、舞佾:古代仪礼之一。多人纵横排成行列的舞蹈。
- 43、舞跃:拜舞欢跃。
- 44、舞羽:古代一种乐舞。手执翟雉的尾羽而舞蹈。
- 45、舞天: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
- 46、舞咏:舞蹈歌咏。
- 47、舞智: 1.亦作"舞知"。 2.玩弄智巧;弄小聪明。
- 48、舞法:谓歪曲法律条文以营私作弊。
- 49、舞末:宋代舞曲的一种终结形式。
- 50、舞鞾:亦作'舞鞾'。舞蹈者所穿之靴。
- 51、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
- 52、舞知: 1.亦作"舞知"。 2.玩弄智巧;弄小聪明。
- 53、舞絙:杂技的一种。即走索。
- 54、舞场: 舞场wǔchǎng (1) 专供人跳交际舞的营业性场所 英 dance hall;ballroom
- 55、舞轮:古代一种杂技。用车轮等在手中抛弄。
- 56、舞局:舞会。
- 57、舞靴:亦作'舞鞾'。舞蹈者所穿之靴。
- 58、舞席:舞蹈时用以铺地的席子。
- 59、舞手:耍弄手段。
- 60、舞头:领舞者。与"舞末"相对。
- 61、舞迷: 舞迷wǔmí (1) 指对跳舞或观赏舞蹈沉醉入迷的人 英 dance fan;habitual dancer
- 62、舞草:即虞美人草。
- 63、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 64、舞龙: 词语解释⒈ 亦称“龙舞”。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活动。以竹、木、纸、布等扎成龙。数人分别扮龙头、龙身、龙尾,一人持彩球戏弄逗引。有文龙武龙之分。文龙表演龙的品质和神态;武龙主技巧,表现龙的雄伟气魄。是民间节日主要的体育娱乐活动。
- 65、舞狮: 词语解释⒈ 亦称“狮舞”。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活动。由两人扮狮子,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有文狮与武狮之分。文狮有骚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是民间节日主要的体育娱乐活动。
- 66、舞池: 舞池wǔchí (1) 舞厅中供跳交际舞用的地方,比休息的地方略低 英 dance pool;dance floor
- 67、舞动: 舞动wǔ dòng 1. 其内涵包括各种姿态和节奏的挥舞、摇摆、顿蹴、跳跃、旋转…,常泛指正在跳舞时的状态。 英 brandish; 2. 指上肢的舞蹈动作或手持道具的动作。
- 68、舞语:1;有音乐伴奏的、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2;跳舞,街舞 3;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种礼节。
- 69、舞雪:形容雪飘舞的状态。
- 70、舞步: 舞步就是指舞蹈的步子,通常方便人记忆,以练好整套的舞
- 71、舞钟馗: 1.谓扮作锺馗舞蹈。参见"舞判"。 2.一种装有机关的木制捕鼠器。
- 72、舞棍弄棒: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人民都成了反革命,而真正的反革命都戴着马克思主义的面具,在人民头上舞棍弄棒……”
- 73、舞枪弄棒: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试看全伙里舞枪弄棒的书生,犹胜满朝中欺君害民的官吏。” 反义词:调丝弄竹、染翰操觚
- 74、舞弊营私:舞:玩弄;弊:指坏事;营:谋求。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 75、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dance performance舞蹈表演的任务是,以其掌握的舞蹈动作、造型和技巧能力,结合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将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舞蹈形象。
- 76、舞文巧诋: 玩弄文字,诋毁构陷。
- 77、舞马银壶:令马按节拍舞蹈。亦指马之能舞者。南朝宋孝武帝大明间,河南献舞马,谢庄有《舞马赋》﹑《舞马歌》。见《宋书.谢庄传》。
- 78、舞台姐妹:《舞台姐妹》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摄的剧情片,由谢晋执导,谢芳、曹银娣等主演,于1965年上映。
- 79、舞裙歌扇:歌舞者服用的衫和扇。亦借指歌舞或歌舞妓。
- 80、舞衫歌扇:歌舞者服用的衫和扇。亦借指歌舞或歌舞妓。
- 81、舞文饰智: 谓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
- 82、舞态生风: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 83、舞文玩法: 亦作“舞文玩法”。
- 84、舞文枉法:玩弄文辞,巧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
- 85、舞文弄墨:舞、弄:玩弄。文、墨:文笔。原指歪曲引用法律条文。后指玩弄文字技巧。也作“舞弄文墨”。
- 86、舞榭歌台:供歌舞用的台榭。
- 87、舞笔弄文:指舞文弄墨。
- 88、舞台艺术: 舞台艺术wǔtái yìshù (1) 戏剧技巧;有效地掌握戏剧上的方法或技巧的艺术或实践(如在编剧,表演或导演方面) 英 stagecraft
- 89、舞弄文墨:舞、弄:玩弄。文、墨:文笔。原指歪曲引用法律条文。后指玩弄文字技巧。也作“舞弄文墨”。
- 90、舞文弄法: 亦作“舞文玩法”。
- 91、舞凤飞龙: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 92、舞词弄札:犹言舞文弄墨。
- 93、舞爪张牙: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 94、舞刀跃马: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95、舞舞爪爪:手舞足蹈的样子。
- 96、舞榭歌楼: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 97、舞燕歌莺: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 98、舞台摄影:摄影艺术的一个种类。
- 99、舞文巧法:意思是故意玩弄文字,巧于利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出自《论衡·程材》。
- 100、舞鸾歌凤:鸾: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比喻男女间情爱深切
舞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倒舞伎:表演倒立杂技的艺人。
- 2、歌舞戏:把乐曲﹑歌舞和叙事结合在一起﹐表演一个故事的戏剧。又称歌舞剧。
- 3、歌舞劇: 歌舞剧gēwǔjù (1) 用歌舞的形式表演出来的戏剧 英 song and dance drama
- 4、歌舞伎: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
- 5、鼓舞曲:乐曲名。
- 6、歌舞剧: 歌舞剧gēwǔjù (1) 用歌舞的形式表演出来的戏剧 英 song and dance drama
- 7、秦舞阳: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燕国的武士,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 8、软舞曲:唐代一种舞蹈的乐曲。
- 9、跳舞毯:跳舞毯是一项有氧运动。
- 10、歌舞厅: 营业性的供人唱歌跳舞的场所。
- 11、鼓舞伎:舞乐名。
- 12、乐舞生: 明·清举行郊社之祭及祀孔典礼中的乐生和舞生的合称。
- 13、佾舞生: 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 14、圆舞曲: 圆舞曲yuánwǔqǔ (1) 主要为音乐会演出用的3/4拍的器乐、交响乐或声乐的乐曲 英 waltz
- 15、歌舞人: 供养之西、北二供养菩萨。
- 16、月虹舞伴: 了一下当代青少年的处世心态,希望8090后的朋友们看了这部小说之后,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家人与朋友。
- 17、徇私舞弊:徇:曲从。徇私: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舞:舞弄,玩花招。舞弊: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指因照顾私情而弄虚作假,做违法乱纪的事。也作“徇私作弊”。
- 18、营私舞弊: 营私舞弊yíngsī-wǔbì (1) 为谋私利而耍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 例 规章明确指出,任何人不得营私舞弊 英 pratise graft;engage in malpractice
- 19、殉私舞弊: 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 20、抃风舞润:乘风而飞,舞于雨中。比喻与天地相感应相契合。
- 21、冰上舞蹈: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花样滑冰的一种。由一男一女在冰上合作进行步法和姿态表演。包括规定舞、定型舞和自由舞三种。
- 22、蜂舞并起:一起发生。
- 23、不舞之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 24、楚舞吴歌: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 25、古典舞蹈:具有典范意义和古雅风格的传统舞蹈。大多在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提炼、加工和创造而逐渐形成。具有整套的规范性技艺和严谨的程式。世界许多民族和地区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中国的古典舞蹈大多保存在戏曲艺术中。
- 26、手舞足蹈: 手舞足蹈shǒuwǔ-zúdǎo (1) 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 例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红楼梦》 英 dance for joy
- 27、民间舞蹈:民间舞蹈(folk dance) 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
- 28、羌族舞蹈: 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在祭祀时以舞蹈娱神。
- 29、放克舞蹈: 热爱街舞的狂热者们的天堂。
- 30、讽刺舞蹈: 用夸张幽默的手法讥刺嘲讽被否定的人和事的舞蹈。
- 31、蝶舞蜂喧:形容春天的美丽,生机;也形容人心情的愉快。
- 32、凤舞龙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33、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 34、凤舞鸾歌:形容美妙的歌舞。 仙舞的两支曲名。
- 35、歌舞升平: 歌舞升平gēwǔ-shēngpíng (1) 形容太平盛世,既歌且舞以为庆祝颂扬 英 sing and dance to extol the good times
- 36、歌台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 37、歌楼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 38、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 39、鼓舞欢欣: 鼓舞欢欣gǔ wǔ huān xīn (1) 心情高兴而精神振奋 例 在鼓舞欢欣之余,感到未来更加任重道远 英 exhilarate;be great overjoyed and inspired
- 40、鼓舞欢忻: 鼓舞欢忻gǔ wǔ huān xīn (1) 心情高兴而精神振奋 例 在鼓舞欢忻之余,感到未来更加任重道远 英 exhilarate;be great overjoyed and inspired
- 41、鼓舞人心: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 42、恒舞酣歌: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 43、风乎舞雩: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
- 44、项庄舞剑:后用来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
- 45、山鸡舞镜: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 46、镜框舞台:镜框舞台,室内剧场较多使用的舞台。
- 47、木下舞琉:16岁女子高中生,因不会打扮被人称作“毒蘑菇”。
- 48、翔鸾舞凤:比喻书画用笔生动矫健。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三:“字畫飛動如翔鸞舞鳳,非世間筆也。”
- 49、析律舞文:谓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 50、妙舞清歌: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 51、轻舞飘扬:可以形容 美女的头发,或在空中飘的轻物质。
- 52、揎拳舞袖: 1.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 53、瑞云舞台: 绍兴文戏女班。
- 54、歌扇舞衫:意思是歌舞的装束,用具。
- 55、查手舞脚: 1.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查,扎煞,张开。
- 56、燕舞莺啼: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 57、跳跳舞舞:且行且舞。形容手舞足蹈,高兴的样子。
- 58、跳舞黑洞: 相互围绕对方在轨道上运行的两个巨型黑洞,在一个远离银河系的星系中心部位,观测到两个巨型黑洞相互围绕对方在轨道上运行,颇似两人跳舞,这两个黑洞需花费大约100年完成一次互绕过程。
- 59、违条舞法:违犯法律条文。
- 60、唯舞独尊:音乐作品。
- 61、矜牙舞爪:犹言张牙舞爪。形容狰狞凶猛。
- 62、弄法舞文: 谓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 63、凤舞龙翔: 犹言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64、翻花舞袖: 练起来两臂左右上下前后回旋而舞,并且由于身步也随手翻转,类似鱼龙穿浪翻花之状的舞蹈和武术。
- 65、飞舞盘旋: 飞翔飘舞;飞翔盘旋。形容矫健生动,活泼多姿。
- 66、延安舞会: 延安舞会又称延安交际舞是由美国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传授,史沫特莱于1937年1月底来到延安。
- 67、燕舞莺歌: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 68、火舞耀杨:电影名。
- 69、沂水舞雩: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 70、马舞之灾:马舞之灾,拼音:mǎ wǔ zhī zāi,汉语成语。比喻火灾。
- 71、札手舞脚: 札手舞脚zháshǒu-wǔjiǎo (1) 形容手舞足蹈、毛毛草草的姿态 英 unsteady
- 72、张牙舞爪: 张牙舞爪zhāngyá-wǔzhǎo (1) 张开牙齿,挥舞爪子。形容气势凶恶猖狂的丑相 英 bare fangs and brandish claws; rampant; truculent
- 73、选舞征歌: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 74、撞钟舞女: 谓纵情声色,恣意行乐。
- 75、醉舞狂歌: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 76、选舞徵歌: 征招歌伎。
- 77、扎手舞脚:形容手脚不停地张开活动,不沉稳的样子。
- 78、凤舞龙盘:形容书法笔势优美飞动。
- 79、孤鸾舞镜:后以'孤鸾舞镜'比喻无偶或失偶者对命运的伤悼。
- 80、小步舞曲:小步舞曲(Minuet)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 81、支手舞脚: 犹言指手画脚。
- 82、以舞相属: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 83、飞龙舞凤: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84、歌楼舞馆: 明·刘基《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
- 85、歌舞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指粉饰太平。
- 86、回风舞雪: 回风舞雪意思雪花随风轻逸飘舞的样子,形容女子身姿柔美蹁跹的样子。
- 87、鹤舞白沙: 鹤在水边的沙滩上舞动,鹤:代表长寿,水:代表时间流逝。象征旷达无为的人生态度,自可延年期颐。
- 88、望月舞雪:形容明月当空,大雪纷飞,风急雪舞的场景。是一种意境描写。
- 89、轻舞飞扬:轻盈地起舞,让裙角在清风中飞扬。
- 90、戏曲舞台:演出场所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大约汉代以前的歌舞,伎艺演出都是利用自然地形,观众围观。
- 91、随风舞动: 跟随着风的吹动而舞动。
- 92、春节舞龙: 春节舞龙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
- 93、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词语解释⒈ 长衣袖合于舞蹈,本钱多便于做生意。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也比喻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 94、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词语解释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⒈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引证解释⒈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9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词语解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⒈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 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后用来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英Xiang Zhuang performed the sword dance as a cover for his attempt on Liu Bang’s life——act with a hidden motive;引证解释⒈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 起,出召 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 沛公 於坐,杀之’…… 项庄 拔剑起舞, 项伯 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庄 不得击。於是 张良 至军门,见 樊噲。引樊噲 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 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 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此 边沁氏 政法论之大概也。要之 边氏 著书虽数十种,其宗旨无一不归於乐利主义,如 项庄 舞剑,意在 沛公。”亦作“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大马扁》第四回:“在 康有为 之意,志在 成各(余成各 ),如 项庄 舞剑,志在 沛公,今见 成各 动也不动,已自愧悔。”亦省作“项庄舞剑”。 清 刘坤一 《致张香涛书》:“﹝ 定兴 ﹞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 淮山 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 项庄 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舞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按舞:按乐起舞。
- 2、伴舞: 伴舞bànwǔ (1) 为配合舞蹈中的主角或歌唱者表演而从旁舞蹈 英 accompanying dance (2) 陪别人跳舞 例 邀她去舞会上伴舞 英 act as dance partner
- 3、徧舞: 1.亦作"徧儛"。 2.指上古六代的所有舞乐。舞,同"儛"。
- 4、抃舞:亦作'抃儛'。拍手而舞。极言欢乐。
- 5、忭舞:高兴得手舞足蹈。
- 6、兵舞:古代祭祀时的一种舞蹈﹐舞者手执干戚等兵器。
- 7、冰舞:亦作"冰上舞蹈"。
- 8、步舞: 谓踏步起舞。
- 9、城舞: 1.古舞名。
- 10、绸舞: 绸舞chóuwǔ (1) 以彩绸作为道具的舞蹈,舞者单手或双手持彩绸起舞,在空间构成各种线条花纹,美妙多变 英 silk dance
- 11、杵舞:杵舞亦称“杵乐”。
- 12、楚舞:楚地之舞。
- 13、代舞:更迭起舞。
- 14、蹈舞: 1.亦作"蹈儛"。 2.犹舞蹈。臣下朝贺时对皇帝表示敬意的一种仪节。
- 15、碟舞:指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可供学习书法用。
- 16、蝶舞:比喻荡子之流嫖妓。
- 17、蹀舞:谓歌舞时以足跺地打拍子。
- 18、斗舞: 1.亦作"斗舞"。 2.比赛舞蹈。
- 19、队舞:宋代的宫廷舞。
- 20、铎舞: 1.汉代舞曲名。舞人持铎随曲而舞。隋时舞犹存﹐舞者不执铎。唐代铎舞列入清商乐中。
- 21、幡舞:晋代舞名。
- 22、飞舞: 飞舞fēiwǔ (1) 在空中飞着舞动 例 海燕在黑色的海面上高傲地飞翔 英 flutter;dance in the air
- 23、蜂舞: 1.亦作"蠭舞"。 2.群蜂飞舞。比喻纷然并起。 3.蜜蜂用来表达蜜源距离﹑方向和鼓动其他蜜蜂采集的一种舞蹈信号。有表达蜜源距离较远的摆尾舞和蜜源距离较近的圆舞两种。亦泛指蜜蜂飞绕盘旋。
- 24、帗舞:周代舞名。用于祭祀社稷。因舞者执帗,故名。
- 25、尬舞:尬舞又叫battle,是街舞专业用语,俗称斗舞,指相互舞蹈的比较,而其中以breaking为主,因为breaking天生就是用来尬舞的一种舞蹈,极具爆炸力,感染力,和火药味。
- 26、该舞:四川方言
- 27、干舞: 1.亦作"干儛"。 2.古代的一种武舞。舞者执干。周代为六"小舞"之一。
- 28、歌舞: 歌舞gēwǔ (1) 合称歌唱与舞蹈 例 歌舞晚会 英 song and dance
- 29、謌舞: 1.唱歌跳舞。
- 30、鼓舞: 鼓舞gǔwǔ (1) 鼓动;激发 例 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小米的回忆》 英 inspire;hearten
- 31、鹤舞: 1.亦作"鹤儛"。 2.《韩非子.十过》:"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舞"形容优美的舞姿。 3.比喻大雪飞舞。
- 32、呼舞:欢呼起舞。极言欢乐。
- 33、讙舞: 1.欢呼歌舞。讙﹐通"欢"。
- 34、皇舞:周代所制定的六种小舞之一。舞者为少年﹐衣帽都饰以羽毛﹐手持五彩羽﹐色如凤凰﹐用于求雨或祭四方。
- 35、挥舞: 挥舞huīwǔ (1) 举起手臂连同手里的东西一起摇晃 例 挥舞帽子和手帕 例 他的军刀来回挥舞,闪闪发光 英 wave
- 36、回舞: 1.亦作"回儛"。 2.盘旋飞舞。
- 37、健舞: 1.唐代教坊乐舞的一类。舞姿刚劲,音乐多用繁弦急管,与软舞相对而言。
- 38、街舞:一种在街头各处可随兴而跳的舞。
- 39、巾舞:原称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晋书.乐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汉高祖,且语项庄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今之用巾,盖像项伯衣袖之遗式。"隋时牛弘请以《巾舞》和《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西凉前奏之。唐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
- 40、莱舞:莱衣起舞。表示孝养双亲。
- 41、丽舞:美好的乐舞。
- 42、鸾舞:鸾鸟起舞。比喻和乐。
- 43、屡舞:接连多次歌舞。亦谓歌舞无度。常常舞动。
- 44、慢舞: 1.节奏舒缓﹑轻盈的舞蹈。
- 45、旄舞:周代六种小舞之一。舞者执旄牛尾以指挥。
- 46、妙舞:美妙之舞。
- 47、鸣舞: 1.鸣叫飞舞。形容欢腾。
- 48、傩舞: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为 中国 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 49、槃舞:古代的一种舞蹈。因舞时用盘,故名。
- 50、盘舞:古代的一种舞蹈。因舞时用盘,故名。
- 51、盆舞::日本民间舞蹈。
- 52、鼙舞:舞乐名。
- 53、飘舞: 飘舞piāowǔ (1) 在风中舞动 例 花絮随风飘舞 英 dance
- 54、飄舞: 飘舞piāowǔ (1) 在风中舞动 例 花絮随风飘舞 英 dance
- 55、僛舞:醉舞。
- 56、起舞:亦作'起儛'。 起身舞蹈。 '闻鸡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典出《晋书.祖逖传》。
- 57、骞舞:飞舞。骞,通"鶱"。
- 58、翘舞:即《云翘》舞。用于郊祀的一种乐舞。
- 59、软舞:唐代舞蹈的一种,舞姿轻盈柔婉。
- 60、扇舞: 1.以扇为舞具的舞蹈。如古时南朝梁的鞞扇舞,今时的采茶扑蝶舞等。 2.今民族舞蹈中亦有扇舞。
- 61、韶舞:舜时乐舞名。亦作'韶武'。明代教坊司官职。掌管乐舞。
- 62、笙舞:古骠国乐曲名。
- 63、狮舞: 狮舞shīwǔ (1) 也叫“狮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一般由两人蒙上布制的狮皮表演,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以表现狮子的生活神态为主,武狮主要表现翻滚跌扑等技巧 英 lion dance
- 64、鼠舞: 指群鼠衔尾舞动。古人视为逆臣叛君作乱的征兆。语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时燕剌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其月,发觉伏辜。”
- 65、跳舞: 跳舞tiàowǔ (1) 通常伴随音乐按照有节奏的步伐而移动,或者单独一个人,或者带一个舞伴,或者以集体形式 英 dance
- 66、白舞:唐燕乐舞名。
- 67、拜舞:跪拜与舞蹈。古代朝拜的礼节。
- 68、柈舞:汉代的舞名。
- 69、蚌舞: 蚌舞bàngwǔ (1) 俗称蚌灯,秧歌队中常见的舞蹈节目,一般由两个人配合表演,男的扮渔翁,女的身背由竹篾扎成的大蚌壳,扮蚌壳精,表演渔翁捉蚌的故事 英 mussel dance
- 70、鞞舞:古舞名。舞人执鞞鼓于前或两旁 导舞,故称。未详所起,汉已用于宴享,隋犹存,但已不执鞞。舞时有歌,三国时歌词已散失。
- 71、拂舞:三国时江东地区以拂子为舞具的一种歌舞。
- 72、蹲舞:古代中亚民族的一种舞蹈动作。
- 73、二舞: 指文、武二舞。本为周·文王、武王之乐制,后代帝王亦多沿用。
- 74、后舞:即大豫舞。
- 75、花舞: 1.唐代舞名。 2.谓落花飞舞。
- 76、樂舞: 乐舞yuèwǔ (1) 有音乐伴奏的舞蹈 英 dance 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 77、六舞:"六舞”,又名 "六乐”。分别是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六种乐舞。 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 78、龙舞: 指舞龙灯。古时用以祈雨,谓用假龙可引真龙来下雨。
- 79、罗舞:回旋舞蹈。
- 80、马舞:舞蹈之一种。驯马者执鞭舞,马亦应节而舞。
- 81、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
- 82、人舞: 1.古代祭祀等典礼所用的一种不拿道具的舞蹈。 2.象人一样地舞蹈。
- 83、挼舞:双手交叉摆动。
- 84、三舞:古代朝廷盟会﹑祭祀之三乐舞。(1)周之《万舞》﹑《夷舞》﹑《翟舞》。《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钥不僭"汉郑玄笺:"雅,万舞也。万也,南也,钥也。三舞不僭,言进退之旅也。"孔颖达疏:"又以为雅乐之《万舞》,以为南乐之《夷舞》,以为羽钥之《翟舞》,此三者皆不僭差。"(2)汉以后之《武始》﹑《咸熙》﹑《章斌》。《晋书.乐志上》:"景初元年,尚书奏:考览三代礼乐遗曲,据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执羽钥。"《宋书.乐志一》:"臣等思惟,三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乐。钧,平也,言大魏三世同功,以至隆平也。"
- 85、色舞: 1.神色飞扬。形容喜悦或得意的神情。
- 86、时舞: 大舞。
- 87、率舞: 1.相率而舞。 2.表示庆贺升平。
- 88、踏舞: 1.亦作"蹋舞"。 2.以足踏地为节奏,连臂而歌舞。
- 89、愉舞:欢乐地舞蹈。
- 90、文舞:古代宫廷雅乐舞蹈之一﹐用于郊庙祭祀。
- 91、武舞: 雅舞的一种,与“文舞”相对。始于周代。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
- 92、喜舞:欣喜起舞;欢欣鼓舞。
- 93、掀舞:飞舞;翻腾。
- 94、鶱舞:犹飞舞。
- 95、翔舞:翔儛、飞舞。
- 96、象舞:周代摹拟用兵时的击刺动作,以象征其武功的一种乐舞。
- 97、小舞:古人幼小时学习的各种舞蹈的统称。 犹漫舞。谓聊且舞之。
- 98、忻舞: 1.犹言欢欣鼓舞。
- 99、兴舞:起舞。
- 100、选舞:谓应节而舞。语出《诗.齐风.猗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陈奂传疏:"选者,正其舞位之谓也……舞位正,则与乐节相应。"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14
- 繁体舞
- 五笔RLG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2) 同本义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乐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3) 又如:舞旋(旋转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装扮钟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称);舞局(舞会);舞咏(舞蹈歌咏);舞头(领舞者);舞天(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娱人的妓女);集体舞(4) 钟体的顶部钲上谓之舞。——《考工记·凫氏》动词(1) 跳舞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项庄拔剑舞。项伯亦拔剑起舞。留连戏蝶时时舞。——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 又如:舞马(令马按节拍舞蹈);舞钟馗(扮作钟馗舞蹈);舞跃(拜舞欢跃);舞鸡(鸡鸣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舞象(学象舞。会舞蹈的象);舞判(扮作判官或钟馗舞蹈);舞抃(飞舞跃跃)(3) 摇动 。如:手舞双刀(4) 玩弄舞智以御人。——《史记·张汤列传》(5) 又如:舞旋(玩弄;折腾);舞手(耍弄手段);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舞弄文墨(舞文弄墨。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6) 鼓舞,振奋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柳宗元《敌戒》(7) 戏弄 。如:舞旋(耍弄;折腾)(8) 〈方〉∶作,搞这事就舞起来了。——《儒林外史》(9) 弄,抚弄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插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儒林外史》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