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藉此:表“垫在下面的东西”,也就是“垫子“。
  • 2、藉端: 借端jièduān (1) 以某件事为借口 例 借端发作 英 use as a pretext
  • 3、藉槀:坐卧于草荐之上。 谓谢罪待刑。
  • 4、藉稿:坐卧于草荐之上。谓谢罪待刑。
  • 5、藉姑:慈姑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六.慈姑》。
  • 6、藉假:假借。
  • 7、藉敛:征收税赋。藉,通'籍'。
  • 8、藉令:假使。
  • 9、藉茅:用茅草垫祭品。古代表示对神的敬意。语本《易.大过》:"藉用白茅。"孔颖达疏:"荐藉于物用絜白之茅,言以絜素之道,奉事于上也。"
  • 10、藉幕: 1.亦作"藉莫"。 2.古时城防中用以遮挡箭﹑石等的布幔。
  • 11、藉甚:盛大;卓著。
  • 12、藉使: 1.假使。
  • 13、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籍"。
  • 14、藉讬:凭借;依附。
  • 15、藉托: 1.凭借;依附。
  • 16、藉以: 借以jièyǐ (1) 作为凭借,以便做某事 例 谈论古代的事情,借以讽刺现实 英 by way of;so as to;for the purpose of
  • 17、藉荫: 1.谓托父祖馀荫作为庇护。 2.指积有功勋的世家。
  • 18、藉资: 1.谓利用某一机会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凭借。 2.借以。
  • 19、藉助: 借助jièzhù (1) 凭借别人或事的帮助以达到目的 例 寡君是以愿借助焉。——《左传·襄公四年》 例 借助他的指导,我才自修完了大学课程 英 draw support from;have the aid of
  • 20、藉莫: 1.亦作"藉莫"。 2.古时城防中用以遮挡箭﹑石等的布幔。
  • 21、藉口: 借口jièkǒu (1) 假托某种理由 英 use as an excuse (2) 假托的理由 例 寻找借口 英 pretext
  • 22、藉词:托词;借口。
  • 23、藉手: 1.犹借助。借人之手以为己助。
  • 24、藉靡:缚,捆绑。
  • 25、藉子:方言。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 26、藉没:没收。藉,通"籍"。
  • 27、藉色: 1.谓借光。
  • 28、藉略:犹侵夺。
  • 29、藉藉: 藉藉jíjí (1) 杂乱众多的样子 英 indiscriminate;intricate
  • 30、藉不的:顾不得。
  • 31、藉不得:亦作"藉不的"。
  • 32、藉草枕块: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藉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避藉陛:指高的台阶。
  • 2、碧藉藉:形容绿草杂乱的样子。
  • 3、不藉木:即木老鸦。古代武器名。多用于水师。
  • 4、无藉在: 犹言无聊赖或无顾忌。
  • 5、狼藉斑斑:形容纵横散乱的样子
  • 6、狐藉虎威: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 7、赍粮藉寇:语本古谚'赍盗粮,借或作藉 贼 或作寇 兵'。
  • 8、齎粮藉寇: 语本古谚“齎盗粮,借(或作藉)贼(或作寇)兵”。清 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是国家正供之入,适足为齎粮藉寇之资。”参见“齎盗粮”。
  • 9、眠花藉柳:比喻男子在外嫖妓。
  • 10、道路藉藉:形容社会上人们纷纷传告。
  • 11、披披藉藉: 纷纭混乱貌。
  • 12、枕麹藉糟: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 13、枕麴藉糟:枕着酒曲,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 14、声名藉甚:名声显赫。指人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极高。
  • 15、他他藉藉: 1.亦作"他他藉籍"。 2.纵横错杂貌。
  • 16、它它藉藉:交错杂乱。
  • 17、无藉之徒:无赖汉;游民。
  • 18、慰藉心灵:安慰,抚慰。
  • 19、蕴藉风流: 《北齐书·王昕传 蕴藉风流 (yùn jiè fēng liú)解释:蕴藉:含而不露。形容风度潇洒,含蓄有致。出处:《北齐书·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示例:少年天子,~,只因长毛蔓延,烽烟未靖,不免宵旰勤劳,连那六宫妃嫔,都无心召幸。(蔡东藩《清史演义》第六十三回)
  • 20、酝藉风流:酝藉:宽和有涵容。形容人的风度潇洒温文
  • 21、枕曲藉糟:枕着酒曲,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 22、人言藉藉: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 23、资藉豪富: 《南史·到伪传》:“伪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藉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爱藉:爱惜,吝惜。
  • 2、崩藉:亦作'崩籍'。 犹言崩溃瓦解。
  • 3、绷藉: 1.亦作"绷接"。 2.犹绷褯。
  • 4、綳藉: 1.亦作"绷接"。 2.犹绷褯。
  • 5、承藉: 1.同"承籍"。藉,通"籍"。 2.凭藉。
  • 6、蹈藉: 蹈藉dǎojí (1) 践踏 例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资治通鉴》 英 tread;stamp
  • 7、帝藉: 1.亦作"帝籍"。 2.天子象征性的亲耕之田。
  • 8、丰藉:《易.大过》:"藉用白茅,柔在下也。"后即以"丰藉"指用白茅做成的厚草垫,用于祭祀。
  • 9、耕藉:亦作'耕籍'。亦作'耕耤'。 古时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藉田﹐种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劝农。历代皆有此制﹐称为耕藉礼或籍田礼。据《礼记.月令》﹐其礼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至清末始废。
  • 10、顾藉: 1.顾念,顾惜。 2.犹顾忌。
  • 11、踖藉:踩踏,践踏。
  • 12、假藉: 1.亦作"假耤"。 2.凭藉;借助。
  • 13、荐藉: 1.草席。 2.推荐。
  • 14、践藉:践踏;摧残。
  • 15、奖藉: 犹奖借。
  • 16、奬藉: 1.犹奖借。
  • 17、阶藉: 1.凭借﹐依靠。
  • 18、狼藉: 狼藉lángjí (1)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例 满目狼藉 例 杯盘狼藉 英 be in disorder;scattered about in a mess (2) 也作“狼籍”
  • 19、浪藉: 1.亦作"浪籍"。 2.狼藉,散乱不整。
  • 20、牢藉: 1.即牢筴。
  • 21、辚藉:辗轧,践踏。
  • 22、璘藉: 蚕箔。
  • 23、轥藉: 1.践踏;欺凌。
  • 24、蹸藉: 1.作践﹑欺凌。
  • 25、躏藉:踩踏;践踏。欺压伤害。
  • 26、凌藉:侵陵,欺侮。
  • 27、陵藉:欺辱践踏。
  • 28、零藉:零落狼藉。
  • 29、凭藉:亦作“凭籍 ”。亦作“凭借 ”。依靠,依赖。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湿水》:“凭藉涓流,方成川甽。” 南朝梁沉约 《恩倖传论》:“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籍世资,用相陵驾。” 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五:“享国之久莫过 三代 ,初未闻凭藉於无情之金石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将来望升官起来,势位大了,便有所凭借,可以设施了。”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时有友朋,则以利害患难而易心,不可凭藉。” 艾芜 《南行记·山峡中》:“ 小黑牛 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了。”
  • 30、权藉: 犹权力,权柄。 指握权柄的人。
  • 31、揉藉:践踏挤压。揉,通'蹂'。
  • 32、蹂藉:亦作'蹂籍'。践踏。侵害;侵扰。
  • 33、缫藉: 1.玉的衬垫物。
  • 34、势藉: 1.亦作"势藉"。 2.权势地位。
  • 35、胎藉: 1.犹蹂躏。
  • 36、跆藉:亦作'跆籍'。践踏。 犹凌越,轻慢。
  • 37、韬藉:指衬垫包裹物品的布﹑缎之类东西。
  • 38、腾藉: 1.亦作"腾籍"。 2.奔腾践踏。
  • 39、投藉:投掷践踏。
  • 40、推藉:推奖荐引。
  • 41、慰藉: 慰藉wèijiè (1) 安慰;抚慰 例 闭目养神,聊以慰藉 英 solaceful
  • 42、蕰藉:含蓄。
  • 43、温藉: 含蓄;宽容包涵。温,通“蕰 ”。
  • 44、席藉:凭借;倚仗。
  • 45、仰藉:仰望依靠。
  • 46、依藉:依据凭借。
  • 47、倚藉:犹倚赖,依靠。
  • 48、荫藉:犹荫籍。
  • 49、因藉:沿袭;依傍。
  • 50、裀藉:即裀褥。
  • 51、豫藉:预有凭借﹑依仗。
  • 52、蕴藉: 蕴藉yùnjiè (1) 含而不露 例 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 英 be cultured and restrained
  • 53、藴藉: 蕴藉yùnjiè (1) 含而不露 例 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 英 be cultured and restrained
  • 54、酝藉: 1.亦作"酝籍"。 2.蕴藉,宽和有涵容。
  • 55、醖藉:宽和有涵容。
  • 56、藻藉: 1.文饰,掩饰。 2.彩色玉垫。
  • 57、谪藉:亦作'谪藉'。古代登记谪降者的册籍。亦借指谪降者的行列。
  • 58、诊藉: 1.亦作"诊藉"。 2.记载脉法的簿籍。
  • 59、枕藉: 枕藉zhěnjiè (1) 纵横交错地躺在一起 英 to lie in complete disarray or lying on top of each other
  • 60、阻藉:依恃﹔凭借。
  • 61、冯藉:犹凭藉。
  • 62、单藉:薄垫子。
  • 63、不藉: 不凭借;不依靠。 不顾惜。 不希奇;不看重。
  • 64、春藉:春日藉田;春日藉礼。
  • 65、交藉:杂乱堆积。
  • 66、缲藉:系玉器的绀帛和承托玉器的垫物。
  • 67、神藉: 1.祭祀时摆设供品的垫物。
  • 68、踏藉:亦作'踏籍'。践踏;踩踏。
  • 69、骀藉:践踏;蹂躏。
  • 70、通藉: 通藉tōng jí (1) 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藉”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藉”。 例 通藉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英 be an official;secure official position
  • 71、尉藉:慰劳﹐抚慰。
  • 72、韫藉:含蓄而不显露。
  • 73、缊藉: 1.蕴藉。含蓄宽容。
  • 74、无藉: 不用衬垫。 见“无籍 ”。 无所顾忌,无赖。 指无赖汉。
  • 75、相藉:互相借物。
  • 76、遗藉: 1.亦作"遗藉"。 2.指古代典籍。 3.指散失的书籍。
  • 77、资藉:凭借,依赖。
  • 78、户藉:登记户口的册籍,政府登记居民户口事项的册子或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即个人的出生的地方或目前居住地,不是父亲或母亲的籍贯地,也不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籍贯地。
  • 79、履藉: 见“履籍 ”。
  • 80、杯盘狼藉: 杯盘狼藉bēipán-lángjí (1)狼藉:杂乱的样子,酒饭后桌子上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例 向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藉,因而遂觉。——唐·白行简《三梦记》 英 dishes and wine cups from dinner cluttered up the table
  • 81、传柄移藉:谓权势转移。
  • 82、缠绵蕴藉: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
  • 83、饿殍枕藉: 饿殍枕藉èpiǎo-zhěnjí (1) 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英 a lot of people died of hunger
  • 84、赃秽狼藉: 1.同"赃秽狼藉"。
  • 85、赃贿狼藉: 1.同"赃污狼藉"。
  • 86、声名狼藉: 声名狼藉shēngmíng-lángjí (1) 形容名声极坏 例 请看这位声名狼藉的伪证犯!——《竞选州长》 英 shady;be notorious;infamous;with a bad reputation
  • 87、贪污狼藉: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
  • 88、赃货狼藉: 1.同"赃污狼藉"。
  • 89、赃私狼藉: 1.同"赃污狼藉"。
  • 90、赃污狼藉: 1.同"赃污狼藉"。
  • 91、脏污狼藉: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 92、满院狼藉: 形容院子里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无章。
  • 93、贪汙狼藉: 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晋书·何充传》:“敦(王敦)兄 含 时为 庐江郡,贪污狼藉。”
  • 94、一片狼藉: 一片狼藉亦作“狼籍”。
  • 95、名声狼藉: 《史记·卷九十七》
  • 96、血肉狼藉: 宋史·五行志 血肉狼藉,意思是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 97、聊以慰藉:姑且用来自我安慰。出自鲁迅《“呐喊”自序》。
  • 98、风流蕴藉:风流:英俊又有才华。蕴藉:含蓄而不外露。形容英俊有才华而不外露。
  • 99、风流藴藉: 1.形容人风雅潇洒,温文含蓄。 2.亦作"风流缊藉"。指诗文的意趣飘逸而含蓄。
  • 100、风流酝藉: 1.形容人风雅潇洒,温文含蓄。 2.亦作"风流缊藉"。指诗文的意趣飘逸而含蓄。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藉组词,藉的组词,藉字怎么组词,藉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藉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藉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2个,藉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3个,藉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7个。
  • 拼音jiè,jí
  • 注音ㄐㄧㄝˋ,ㄐㄧˊ
  • 笔划17
  • 五笔ADIJ
  • 五行

基本释义

jiè动词(1) 践踏;欺凌藉贫孱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吕氏春秋》(2) 进贡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3) 登记;记藉长幼贫氓之数。——《晏子春秋》(4) 通“籍”。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如:藉没(没收)(5) 顾念;顾惜 。如:藉不得(顾不得)(6) 用绳缚 。如:藉靡(缚,捆绑)形容词杂乱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名词(1) 通“籍”(2) 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礼记》(3) 耕种藉田古之必藉千亩者,礼之饰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4) 赋税 。如:藉敛(征收税赋)(5) 通“阼”。势位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6) 另见jièjí名词(1)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2) 同本义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藉乃燔林。——《列子·黄帝》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动词(1) 衬垫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2)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一段时间,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思);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3) 坐卧其上藉萋萋之纤草。——王绰《游天台山赋》。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4) 又如:藉槀(坐于草垫之上)(5) 践踏;欺凌 。如:凌藉(践踏;欺凌)(6) 抚慰白头无籍在,朱绂有哀怜。——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7) 又如:慰藉(安慰);藉在(依赖,慰藉)(8) “借”的繁体字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索隐》曰:“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9) 另见j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