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训毖: 1.谓训教之使知戒慎。
  • 2、训裁: 1.教诲裁制。
  • 3、训程: 1.教诲﹑课督。
  • 4、训勑: 1.见"训敕"。
  • 5、训饬: 1.教训戒勉。
  • 6、训斥: 训斥xùnchì (1) 严厉的或正式的谴责,尖锐的申斥 英 reprimand;rebuke;berate
  • 7、训敕: 1.亦作"训勑"。 2.君上对臣下告谕﹑诫饬。
  • 8、训导: 训导xùndǎo (1) 教训开导;教育学名词。训导与训育涵义大致相同 英 lesson;instruct and guide
  • 9、训迪: 训迪xùndí (1) 教诲开导 英 instruct and guide
  • 10、训督: 1.训教督促。
  • 11、训罚: 1.训责惩处。
  • 12、训范: 1.犹仪范。
  • 13、训抚: 1.训诲安抚。 2.教育抚养。
  • 14、训辅: 1.训导辅弼。
  • 15、训诰: 1.《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 2.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
  • 16、训恭: 1.谓遵行恭敬之道。
  • 17、训诂: 训诂xùngǔ (1) 解释古文字义 例 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英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gloss;glossary;commentary work on classics
  • 18、训规: 1.教训规诫。 2.训教的规条。
  • 19、训狐: 1.鸮的别名。俗称猫头鹰。
  • 20、训护: 1.教导保护。
  • 21、训诲: 教导。
  • 22、训悔:指教导
  • 23、训戢: 1.整训抚绥。
  • 24、训俭: 1.训示以节俭。
  • 25、训鉴: 1.训典龟鉴。
  • 26、训讲: 1.谓讲经说法。
  • 27、训奖:训教劝勉
  • 28、训奬: 1.训教劝勉。
  • 29、训诫: 训诫xùnjiè (1) 受训斥、斥责或攻击 例 放松对教改所内诈骗犯的训诫 英 get after (2) 教训地或教条地讲道 英 sermonize
  • 30、训戒: 1.见"训诫"。
  • 31、训儆: 1.犹训诫。
  • 32、训聚: 1.谓繁殖人口﹐积聚物资﹐教育人民﹐训练军队。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33、训课: 1.教育和课试﹔训诲和督促。
  • 34、训厉: 1.教诲勉励。
  • 35、训厘: 1.训教治理。
  • 36、训励: 1.教诲勉励。
  • 37、训练: 训练xùnliàn (1) 教练、操练兵士,教育学名词。与教学意义相近。训练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一项行为方式或技能 例 训练新兵 英 train;drill
  • 38、训炼: 1.训练。
  • 39、训鍊:训练。唐崔致远 《奏杨行敏知庐州军州事》:“盖乃训鍊齐戎,抚绥周 室,在於巡属,实越辈流。”
  • 40、训领: 1.教训引导。
  • 41、训旅: 1.训练师旅。
  • 42、训蒙: 训蒙xùnméng (1) 教导初入学的人或孩童 英 educate children
  • 43、训勉: 训勉xùnmiǎn (1) 教诲勉励 英 instruct and encourage
  • 44、训谟: 1.《尚书》六体中训与谟的并称。后亦用以泛指训教谋画之词。
  • 45、训谋: 1.训教﹑谋画。
  • 46、训农: 1.谓教民务农。
  • 47、训戎: 1.训诫军旅。 2.整饬武备。
  • 48、训式: 1.谓典范﹐榜样。语本《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式﹐法也。"
  • 49、训示: 训示xùnshì (1)上级、长辈对下级、晚辈的训导 英 instructions to subordinates
  • 50、训释: 训释xùnshì (1) 解释字句的意义 例 训释字义 英 explain
  • 51、训誓: 1.《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 2.谓训导告诫军旅。
  • 52、训授: 1.教授﹔传授。
  • 53、训塾: 1.训蒙的学塾。
  • 54、训束: 1.教诲约束。
  • 55、训祀: 1.指有关祭祀时牺牲﹑粢盛﹑尊彝﹑俎豆之数礼有常法的训诫。语本《书.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巳训诸王﹐作《高宗肜日》……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孔传﹕"祭祀有常﹐不当特丰于近庙﹐欲王因异服罪而改修之。"
  • 56、训诵: 1.训徒诵读。
  • 57、训肃: 1.讲解﹑整肃。
  • 58、训讨: 1.训练整治。
  • 59、训徒: 1.训练军卒。 2.训教生徒。
  • 60、训习: 1.训练教习。
  • 61、训狎: 1.驯服亲近。训﹐通"驯"。
  • 62、训谐: 1.谓加以训诲而使彼此和谐。
  • 63、训刑: 1.谓宣传﹑解释刑法。语本《书.吕刑序》﹕"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孔传﹕"吕侯以穆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更从轻以布告天下。"
  • 64、训型: 1.谓作为典范以教育他人。
  • 65、训勖: 1.训教勉励。
  • 66、训勗:训教勉励。
  • 67、训雅: 1.《诗》《书》的代称。训为《书》六体之一﹔雅为《诗》六义之一﹐故称。泛指诗书。
  • 68、训政: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 69、训谕: 亦作“训喻”。
  • 70、训喻: 训喻,训谕xùnyù,xùnyù (1) 训示晓喻;教诲 英 instruct
  • 71、训育: 训育xùnyù (1) 教师本着教育原则,顺应学生身心的需要,予以教导,使能向好的方面不断地生长发展 英 moral teachings
  • 72、训对: 1.对训示的对答﹑争执。
  • 73、训典: 1.王者教导民众的法则。 2.指先王典制之书。后泛指奉为典则的书籍。
  • 74、训读: 1.训蒙教读。 2.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读汉字﹐叫训读。
  • 75、训条: 1.犹教条。亦指逐项开列﹑命令下属遵照执行的训示。
  • 76、训辞: 1.训教之言。
  • 77、训法: 1.训释的法则。
  • 78、训语: 1.训教之词。 2.犹告诫。 3.指周朝训教的文书。
  • 79、训谊: 1.指写作意旨。
  • 80、训翼: 1.训教翼赞。
  • 81、训切: 1.谓恳切训勉。
  • 82、训世: 1.谓教诲世人。
  • 83、训传: 1.对词语﹑文句的解说。
  • 84、训保: 1.训导保育。
  • 85、训令: 训令xùnlìng (1) 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所属机关带有命令性的指示 英 instructions;command;injunction
  • 86、训经: 1.谓以国之常法教民。
  • 87、训教:谓施教化﹐使顺服。教导﹔教训。 指谕告的文书。
  • 88、训故:即训诂。
  • 89、训齐: 1.教化﹑齐一。 2.训练整治。
  • 90、训义: 1.解释文词的意义。
  • 91、训阅: 1.训练检阅。
  • 92、训识: 1.教养和识见。
  • 93、训发: 1.训解阐发。
  • 94、训爱: 1.教诲爱护。
  • 95、训胄: 1.教导胄裔。
  • 96、训解: 1.训释解说。
  • 97、训革: 1.训诫。
  • 98、训器: 1.相传孔子观于鲁桓公庙﹐以敧器为喻训教弟子力戒骄满。典出《荀子.宥坐》。
  • 99、训说: 1.训释解说。
  • 100、训俗: 1.教化民众。 2.佛教指讲经说法训迪世俗之人。

训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短训班: 短训班duǎnxùnbān (1) 短期的培训班 英 shotr-term training course
  • 2、诂训学:特指有关《诗经》研究的一门详于训诂而略于诗义的学问。
  • 3、基训河: 圣经伊甸园第二道河基训河。
  • 4、作训帽: 作训帽为中国军队专有词汇,习惯上把美式战斗帽也称作作训帽,这种类似棒球帽的战斗帽在世界军队范围内非常流行。
  • 5、遗训可秉:秉:秉承,领受。前人留下来的训告可以继承。
  • 6、典谟训诰:泛指经典之文。《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
  • 7、技术训练: 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一种训练。
  • 8、军事训练: 与战争有关的知识、技能的教育和练习。
  • 9、运动训练:由教练员指导和运动员参加的以提高竞技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内容包括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及思想作风等方面的训练。
  • 10、差异训练: 需要进行补充训练必须完成的训练。
  • 11、护具训练: 当进攻队员进入射门弧时,守门员不得不小心翼翼。
  • 12、冥想训练: 冥想这个词就来源于梵文的DHYANA。
  • 13、指法训练:暂无解释
  • 14、培训中心: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 15、遗训余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 16、圣训教律: 伊斯兰教法主要渊源之一。
  • 17、遗训馀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训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邦训:国家的法则。
  • 2、保训:护育教导。
  • 3、宝训: 1.皇帝的言论诏谕。 2.引申为宝贵的格言。
  • 4、本训:训诂用语,谓字的本义。
  • 5、陈训:陈说教诲。
  • 6、成训: 犹前令。过去的训令。 前人成文的教诲。
  • 7、承训:接受教令或教诲。
  • 8、垂训:垂示教训。
  • 9、词训:承继祖先教训。词﹐通"嗣"。
  • 10、慈训:母或父的教诲。
  • 11、辞训: 1.文辞的训释。
  • 12、达训: 1.圣明之训诫。
  • 13、道训:谓道之准则。
  • 14、导训:谓引导而使和顺。
  • 15、递训:训诂学术语。几个意义相同的词展转训释。
  • 16、典训:《尚书》中《尧典》﹑《伊训》等篇的并称。指经典或《尚书》。准则性的训示。
  • 17、冬训: 冬训dōngxùn (1) 在冬季进行的训练 英 winter training
  • 18、督训: 1.督察教育。
  • 19、反训:训诂学术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如'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
  • 20、抚训:犹抚教。
  • 21、敷训: 陈布法则。 陈述解释。
  • 22、格训:正确而至当的训示。
  • 23、诂训:解释古语。 古语的意义。
  • 24、故训: 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 训诂。
  • 25、闺训: 1.旧时指妇女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 26、轨训: 1.训诫。 2.轨范法则。
  • 27、规训:规戒教训。
  • 28、恒训:一定的典式;常训。
  • 29、互训: 用同义词相互训释。
  • 30、化训:教化训导。
  • 31、乩训:扶乩所得的训词。
  • 32、集训: 集训jíxùn (1) 集中起来进行训练 例 干部轮流集训 英 assemble for training
  • 33、嘉训:善言,有教益的话。
  • 34、谏训:规劝训导。
  • 35、笺训:笺注训释。
  • 36、讲训: 1.讲解训释。 2.讲习训练。
  • 37、奖训: 劝勉诱掖。
  • 38、奬训:劝勉诱掖。
  • 39、教训: 教训jiàoxùn (1) 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例 水灾的教训 英 lesson;moral (2) 教育训练 例 自无教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例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英 education and training (3) 训导;训戒 例 狠狠地教训了他 英 chide;teach sb. a lesson;teach sb. moral
  • 40、借训: 1.借音义相通的字解释别的字。 2.古人解经旧注中,凡不见于《说文》而又不知其所出的义训,谓之借训。
  • 41、诫训:告诫教导。
  • 42、戒训: 训戒,告诫。
  • 43、警训:告诫﹔训诫。
  • 44、苦训: 1.严格训诲。
  • 45、壸训: 1.为妻室者的言行仪范。
  • 46、礼训:有关礼仪的教育训导。
  • 47、聆训:听受训教。
  • 48、轮训: 轮训lúnxùn (1) 轮流培训 例 轮训干部 英 training in rotation
  • 49、谟训: 1.亦作"謩训"。 2.谋略和训诲。 3.谟和训。《尚书》文体名。
  • 50、姆训:女师的训诫。
  • 51、培训: 培训péixùn (1) 培养和训练,使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 英 cultivate;train
  • 52、丕训:重大的训导。
  • 53、请训: 1.清制﹐钦差及三品以上外任官员﹐赴任时谒见皇上辞行﹐谓之"请训"。
  • 54、柔训:柔顺慈和之训。旧作女子闺范。
  • 55、儒训: 1.谓儒学教育。
  • 56、睿训:指皇帝的教诲。
  • 57、圣训: 圣训shèngxùn (1) 旧指圣人的训诫告谕或皇帝的诏令等 例 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授君。——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 a sage's instruction; imperial edict (2) 中国伊斯兰教徒指伊斯兰教奠基者穆罕默德的思想和行为记录 英 (of Chinese Moslem) a memorandum of Mohammed
  • 58、受训: 受训shòuxùn (1) 接受培训、训练 例 教练组成立以后,小队里评议让他到组里受训。——《套不住的手》 英 receive (or undergo) training
  • 59、守训:遵守前人的训诲。
  • 60、淑训:指对女子的教育。
  • 61、司训:明清时县学教谕的别称。 指担任司训之职。
  • 62、嗣训:谓继承先王之道。
  • 63、诵训: 1.周代官名。掌为王者述说四方久远故事﹐说明各地风俗所忌讳的言语﹔王者巡狩﹐随从王车左右。 2.指诵读训诫之言。
  • 64、庭训: 庭训tíngxùn (1) 泛指家庭教育 例 自幼就受到庭训的熏陶 英 family education (2) 父亲的教诲 英 instruction from father
  • 65、武训: 军事训练。
  • 66、遐训:前人的训诫。
  • 67、衔训:承受教诲。
  • 68、宣训:宣示训戒。
  • 69、旁训:正文旁边附注的释义或音读。清徐之纲着有《五经旁训》﹑《五经旁训增订精义》。
  • 70、谌训:真诚的教训。
  • 71、大训:先王圣哲的教言。
  • 72、调训:[ diào xùn ] :〈动〉调集训练。 [ tiáo xùn ] :〈动〉照料训练。
  • 73、风训: 1.风教典法。 2.犹教养。
  • 74、光训:犹大教。
  • 75、家训: 家训jiāxùn (1) 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英 family instruction;parental precepts
  • 76、解训:犹解诂。
  • 77、经训: 1.经籍义理的解说。
  • 78、灵训:神灵的教诲﹐告诫。
  • 79、明训: 明确的训诫。
  • 80、莫训: 1.谋划与教训。莫,通"谟"。语本《书.胤征》:"圣有谟训,明征定保。"
  • 81、内训:对妇女的训诫教育。
  • 82、难训: 1.神话中的野兽名。
  • 83、耆训:耆宿的教诲。
  • 84、前训:先君的教诲。
  • 85、声训: 声训shēngxùn (1)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的方法 英 use similar sound word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a new word
  • 86、师训: 师训shīxùn (1) 老师的教诲 例 师训不可违 英 teacher's instructions
  • 87、时训:指先王遗教。
  • 88、通训: 1.普遍的训诫。 2.训诂学名词。在字书或古书的注释中对多义字根据通常使用的意义所加的解释。如"庸"字训"用",训"常",训"众";其中在古书中训"用"者为常见的训释,"用"就是通训。
  • 89、同训:指同义词。
  • 90、土训: 古官名。负责向帝王陈报山川地势、土质好坏及土地所宜生产。
  • 91、形训: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如'信'﹐左为'人'﹑右为'言'﹐人言主诚实不欺﹐故'信'的本义是诚实﹑不欺﹐并引申出信用﹑信奉﹑符契等义。
  • 92、玄训: 谓道德之教诲。 犹圣训,特指天帝的教诲。
  • 93、雅训:雅正的教训。 正确的训释。典雅纯正。
  • 94、严训: 1.严厉训导;严厉管教。 2.指严厉的训斥。 3.父训;父命。
  • 95、彝训: 1.日常的训诫。 2.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
  • 96、仪训:仪礼﹑训诫。
  • 97、贻训: 1.先人留下的训诫。
  • 98、遗训: 遗训yíxùn (1)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英 behest of the deceased
  • 99、义训:大义的垂训。 泛指教诲。 对字义﹑词义的解释。别于'音训'﹑'形训'而言。
  • 100、音训: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 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恺,康也。'有叠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汉刘熙《释名》是音训专着。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训组词,训的组词,训字怎么组词,训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训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训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60个,训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7个,训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47个。
  • 拼音xùn
  • 注音ㄒㄩㄣ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K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2) 同本义训,说教也。——《说文》大训。——《书·顾命》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训俭示康。——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3) 又如:训蒙(在私塾教授小学生);训蒙教授(教幼童的私塾先生);训人(负责教育的官员或师长);训章(训示规范)(4) 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三国魏· 曹操《孙子》序(5) 又如:训故(同训诂);训义(解释文字的意义);训解(训释解说);训传(训解经义)(6) 训练;讲习有智略,能训治军旅。——宋· 王安石《举渭川兵马都监盖传等充边上任使状》(7) 又如:训戎(训练军旅);训治(训练整治)(8) 顺从;归顺四方其训之。——《诗·大雅·抑》于帝其训,又,是训是行。——《书·洪范》(9) 取名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宋· 赞宁《宋高僧传》名词(1) 典式、法则 。如:训令;训典(古圣王的典籍);训格(教训,规范);训范(足可为法的规范、典范)(2) 尤指可作为法则的话或座右铭 。如:训诰(训教导之辞;诰,指诏书或告诫之文)(3) 解说的词语 。如《尔雅·释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