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讳蔽:隐瞒掩盖。
  • 2、讳避: 1.亦作"讳辟"。 2.隐匿回避。
  • 3、讳名:避称其名。
  • 4、讳饰: 讳饰huìshì (1) 隐讳和掩饰 英 cover up
  • 5、讳隐:回避隐瞒。
  • 6、讳字: 1.避称其字号。 2.名字。
  • 7、讳忌: 讳忌huìjì (1) 避讳禁忌 英 taboo
  • 8、讳人:谓忌讳看到产妇生育孩子。
  • 9、讳疾:比喻隐瞒缺点或错误。疾﹐毛病﹐缺点。
  • 10、讳掩:回避掩饰。
  • 11、讳所:指死难之地。
  • 12、讳谀:隐讳不言和阿谀谄媚。
  • 13、讳迹:犹敛迹。谓藏身不出。
  • 14、讳死: 1.忌言死亡。 2.避称死者的名。
  • 15、讳日:人死亡之日﹔忌日。
  • 16、讳老:忌言自己年老。
  • 17、讳门:拒谏之门。
  • 18、讳生:避称生者的名。
  • 19、讳犬:谓忌讳看到母狗产仔。
  • 20、讳穷:谓嫌憎困厄潦倒。
  • 21、讳问:死讯。
  • 22、讳讦:谓因顾忌而不敢直言揭发。
  • 23、讳免:隐瞒回避。
  • 24、讳匿:隐匿﹔藏匿。
  • 25、讳辟: 1.亦作"讳辟"。 2.隐匿回避。
  • 26、讳亡:谓忌言亡国。
  • 27、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
  • 28、讳恶: 1.讳与恶。讳﹐先王之名﹔恶﹐忌日﹐一说国家之大凶大灾。 2.嫌憎。
  • 29、讳屈:谓因有所顾忌而不直书其事。屈﹐同"曲"。
  • 30、讳言: 讳言huìyán (1) 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 英 dare not or would not speak up;avoid referring to;avoid to say
  • 31、讳饰格:修辞格的一种。说话时遇到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其它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手法叫做讳饰。
  • 32、讳莫如深: 讳莫如深huìmòrúshēn (1) 将事情尽量深藏隐瞒,使外人不知 例 讳莫如深,深则隐。——《谷梁传》 英 closely guard a secret
  • 33、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 (1)讳忌:隐瞒过失。指自己有过失,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规劝 例 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周敦颐《周子通书》 英 hide one's sickness for fear of treatment;conceal one's fault for fear of criticism
  • 34、讳莫高深: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 35、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
  • 36、讳树数马:遂以'讳树数马'表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 37、讳兵畏刑: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 38、讳败推过:讳:隐瞒。隐瞒失败,推托过失

讳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吃食讳食:比喻做了某事却不肯承认做过这件事。
  • 2、毫不讳言: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3、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谓政治清明之世。
  • 4、不讳之门: 犹不讳之路。
  • 5、不讳之路: 谓忠言直谏之路。
  • 6、上讳下讳:旧时称先人,不直呼其名,每曰上讳某﹑下讳某。上讳即名之上一字,下讳即名之下一字。
  • 7、无庸讳言:无庸:不用。讳言:不敢或不愿说。不用顾忌,可以直说。也作“毋庸讳言”。
  • 8、无可讳言: 无可讳言wúkě-huìyán (1) 大可不必隐讳,直言相告即可 例 事实俱在,无可讳言 英 undeniable;indisputable;past dispute;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 9、毋庸讳言: 毋庸讳言(wú yōng huì yán)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
  • 10、不讳之变:不讳:死的委婉说法;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 11、忌讳之禁:基本解释:指禁忌的言论或举动。

讳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襃讳: 1.亦作"褒讳"。 2.扬善隐恶。
  • 2、避讳:[ bì huì ] :(动)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 [ bì hui ] :回避,忌讳。
  • 3、惭讳:羞惭隐瞒。
  • 4、斥讳: 1.不避忌讳﹐直接指陈。
  • 5、触讳: 1.触犯讳忌。
  • 6、抵讳:隐瞒;抵赖。
  • 7、犯讳: 犯讳fànhuì (1) 旧时指不避尊亲或上级的名讳 英 speak blantly (2) 触犯忌讳或应该避讳的东西 英 violate a taboo;offend sb.'s sensitivity
  • 8、奉讳: 1.谓居丧。《礼记.曲礼上》:"卒哭乃讳。"陈澔集说:"凡卒哭之前﹐犹用事生之礼﹐故卒哭乃讳其名。"盖父母没﹐孝子不忍言亲之名﹐故讳之。后人因称居丧为"奉讳"。 2.旧称帝王死后举丧。
  • 9、公讳:谓避君王之讳。与'私讳'相对。
  • 10、官讳: 1.旧时指尊长的名字。 2.正式的名字。
  • 11、护讳:庇护和隐讳。
  • 12、辟讳: 1.避讳。
  • 13、不讳: 不隐讳。 不避尊长的名字。 死亡的婉辞。
  • 14、称讳: 1.称呼名字。
  • 15、大讳: 大禁忌。 谓天子之死。
  • 16、法讳:敬辞。称出家人的法名。
  • 17、干讳:触犯忌讳。
  • 18、革讳:忌讳。
  • 19、国讳: 1.犹国丧。 2.指皇帝的名讳。
  • 20、忌讳:[ jì huì ] :(动)①由于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方面的顾忌,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虑,日久成为禁戒:有些人~4这个数字(迷信)。②对某些有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做事情最~虎头蛇尾。
  • 21、家讳:旧谓父祖的名讳。与"国讳"相对,也叫"私讳"。
  • 22、拒讳:拒不承认,隐瞒。
  • 23、空讳: 1.毫无根据的忌讳。
  • 24、连讳:谓名讳相同。
  • 25、密讳:犹忌讳。
  • 26、庙讳:封建时代称皇帝父祖的名讳。
  • 27、名讳: 名讳mínghuì (1) 古代指应该避讳的师、长之名 英 name for the respected people
  • 28、内讳:谓讳言国内或家内之恶事。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
  • 29、疑讳: 1.疑虑忌讳。
  • 30、匿讳:隐瞒。
  • 31、偏讳: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 32、曲讳: 1.蓄意隐瞒。 2.指曲意加以掩饰。
  • 33、山讳: 因避讳而不直称山名。语出《国语•晋语九》:“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
  • 34、圣讳:旧指圣人或帝后的名字。
  • 35、时讳:犹时忌。
  • 36、私讳:封建时代以父﹑祖的名字为私讳。也称家讳。
  • 37、台讳:敬辞。旧时用于询问人名字。
  • 38、胎讳:犹乳名。
  • 39、题讳: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文中出现的祖先名讳,谓之"题讳"。
  • 40、填讳: 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
  • 41、问讳:古礼,初至人家,先问以祖先名讳,以免触犯。
  • 42、无讳: 1.没有顾忌;没有隐讳。 2.不讳。指灭亡。
  • 43、小讳: 幼时小名,多指帝王言。
  • 44、凶讳:讣告,死讯。
  • 45、掩讳: 掩饰讳言。
  • 46、抑讳:隐瞒。
  • 47、隐讳: 隐讳yǐnhuì (1) 因有难言之隐或忌讳而隐瞒不说 例 军师不敢隐讳,对帝缓说。——《三国志平话》 英 cover up;avoid mentioning
  • 48、尤讳:犹大讳。指帝王等死亡。
  • 49、有讳:死的婉词。
  • 50、御讳: 皇帝的名字。
  • 51、月讳: 1.指月内应禁忌的事情。
  • 52、正讳: 指人的正名。
  • 53、范讳: 词语解释⒈  旧时指不避尊亲或上级的名讳。⒉  说出忌讳的事或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儿:这个地方,早晨起来谁要是说‘蛇’、‘虎’、‘鬼’什么的,就被认为是范讳,不吉利。
  • 54、不可讳: 死的婉辞。
  • 55、转喉触讳: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
  • 56、供认不讳:意思是坦白地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不隐藏不避讳。
  • 57、毫不避讳: 丝毫不回避,忌讳地做某事。
  • 58、临文不讳:谓作文时﹐不须避讳。
  • 59、入门问讳:客人进门,先问主人祖先名讳,以便谈话时避之,谓之'入门问讳'。语出《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 60、无所忌讳: 无所忌讳wúsuǒjìhuì (1) 毫无顾忌、隐讳 英 has nothing to fear
  • 61、以言为讳: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 62、正言不讳:讳:忌讳。指用正直的话不加掩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 63、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zhíyán-bùhuì (1) 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 例 一位坦率评论家的直言不讳的评论 英 frank
  • 64、直认不讳: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 65、直言无讳: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 66、直言勿讳:  见“直言无讳 ”。
  • 67、为尊者讳: 古代避讳的一种,是指古人在取名或者说话时,避开能代表尊者的字或号。
  • 68、正谏不讳: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 69、自认不讳: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讳组词,讳的组词,讳字怎么组词,讳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讳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讳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8个,讳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1个,讳字在结尾的组词有69个。
  • 拼音huì
  • 注音ㄏㄨㄟ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FN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2) 同本义讳,誋也。——《说文》讳,避也。——《广雅·释诂三》卒哭乃讳。——《礼记·曲礼》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3)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4) 隐;隐蔽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为讳。”(5) 又如:讳疾(隐瞒缺失);讳匿(隐匿;藏匿);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6) 畏,怕击断无讳。——《史记·范蔡传》不讳强大。——《战国策·秦策》。注:“犹辟也。”(7) 死的婉辞 。如:讳所(死难之地);讳日(死亡之日);讳问(死讯)名词(1) 忌讳的事情有公讳。——《礼记·玉藻》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2) 又如:犯讳(3) 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汉讳 武帝名“ 彻”为通。—— 韩愈《讳辩》子厚讳 宗元。——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