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事
拼音:chá shì
注音:ㄔㄚˊ ㄕˋ

察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专指为官府侦探民间情况。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专指为官府侦探民间情况。

《旧唐书·李岘传》:“初, 李辅国判行军司马,潜令官军於人间听察是非,谓之察事。”
《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王建》:“﹝天竺三藏僧﹞为蜀察事者识之,縶於成都府。”
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吴印、华克勤等人都是和尚,因为察事有功,都还俗作了大官。”

网络解释:

察事

  • 察事,汉语词汇,古代专指为官府侦探民间情况。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
    • 注音ㄔㄚ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WFI
    • 五行

    (动)仔细看;调查:观~|考~|~其言;观其行。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