剸理
拼音:tuán lǐ

剸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理繁剚剧'。
治理繁乱事务。

引证解释:

治理,裁处。

明李东阳《故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进阶嘉议大夫顾君墓表》:“至吉安 ,承大猛后,稍济以宽,剸理繁错,不动声气。”

网络解释:

剸理

  • 剸理;tuán lǐ ㄊㄨㄢˊ ㄌㄧˇ 治理,裁处。 明 李东阳 《故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进阶嘉议大夫顾君墓表》:“至 吉安 ,承大猛后,稍济以宽,剸理繁错,不动声气。”
  • 字义分解

    • 拼音tuán,zhuān
    • 注音ㄊㄨㄢˊ,ㄓㄨㄢ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GJHJ

    tuán

    1. 割断,截断:“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

    zhuān

    1. 专擅。

    2. 统领。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