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ān lǐ dé
ㄒ一ㄣ ㄢ ㄌ一ˇ ㄉㄜˊ
常用成语
XALD
联合式成语
得;不能读作“děi”或“de”。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心安理得和“问心无愧”;都含有“自己认为做的事都合乎情理;心理很坦然”的意思。但心安理得偏重在按情理办事;心里坦然;多用于当事者心情的流露;“问心无愧”偏重在凭良心办事;扪心自问不心亏;多用于当事者的心理活动。
成语意思
解释: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出处: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语法:
心安理得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英语:
with one's mind at ease
俄语:
со спокойной душой<полное морáльное удовлетворение>
日语:
やましいところがなく心が安(やす)らかである
其他:
<德>ein ruhiges Gewissen haben<法>avoir la conscience en paix du fait qu'on agit comme on doit
近义词:
反义词:
- 1、想到自己没什么过错,他便心安理得,不再去想此事。
- 2、将谋杀归咎为疯子的毫无意义的行为,旁人便心安理得。
- 3、心安理得:作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心安理得。
- 4、我见到陋巷里有比我住房困难的大众,于是乎知足常乐,居然也心安理得了。
- 5、这是我应得的报酬,我自觉拿得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 6、我自食其力,不危害他人,自然心安理得。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心
- 五笔NYNY
- 五行金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ān
- 注音ㄢ
- 笔划6
- 繁体安
- 五笔PVF
- 五行土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理
- 五笔GJFG
- 五行火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得
- 五笔TJGF
- 五行金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与心安理得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