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
拼音: | sān cáo |
注音: | ㄙㄢ ㄘㄠˊ |
三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2.指诉讼中的原告、被告、证人。
3.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书籍。
2.指诉讼中的原告、被告、证人。
3.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书籍。
引证解释:
⒈ 文学史上对三国魏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引明胡应麟《诗薮·古诗上》:“取乐府之格於两汉,取乐府之材於三曹,以三曹语入两汉调,而浑融无迹,会於《骚》《雅》。”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外纪·答问》:“三曹乐府,多以起句首二字命题。”
⒉ 指诉讼中的原告、被告、证人。审案时,三方的人同时到场,进行对证,谓之“三曹对案”。
引《西游记》第十回:“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冷眼观》第二四回:“我倘死而有知,好与他在阎王殿前三曹对案,也省得日后再有倚命自误的人。”
网络解释:
三曹 (汉魏政治诗坛三领袖)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三
- 五笔DGGG
- 五行金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与三曹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