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定
拼音:zá dìng
注音:ㄗㄚˊ ㄉ一ㄥˋ

杂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共同审定。

引证解释:

⒈ 共同审定。 《后汉书·马援传》:“显宗召见。

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詔留仁寿闥,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
《后汉书·樊鯈传》:“永平元年,拜长水校尉,与公卿杂定郊祠礼仪,以讖记正五经异説。”

网络解释:

杂定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显宗 召见。 严 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诏留 仁寿闼 ,与校书郎 杜抚 、 班固 等杂定《建武注记》。”《后汉书·樊鯈传》:“ 永平 元年,拜 长水 校尉,与公卿杂定郊祠礼仪,以谶记正五经异说。”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VSU
    • 五行

    (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

    (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GHU
    • 五行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