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虏
拼音: | hàn lǔ |
注音: | ㄏㄢˋ ㄌㄨˇ |
汉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被俘的汉族人。
引证解释:
⒈ 被俘的汉族人。
引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十二为真虏、 汉虏及外镇投充新旧家丁本身,并所生幼子,先年俱不当差,近年同军士二三岁幼丁多有派顶赔粮田地。”
网络解释:
汉虏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5
- 繁体漢
- 五笔ICY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