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则
拼音: | mín zé |
注音: | ㄇ一ㄣˊ ㄗㄜˊ |
民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们行为的准则。
治民的方法。
治民的方法。
引证解释:
⒈ 人们行为的准则。
引《书·君牙》:“弘敷五典,式和民则。”
《国语·晋语五》:“今宋人弑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则也。”
《艺文类聚》卷三八引汉崔瑗《南阳文学颂》:“我国既淳,我俗既敦;神乐民则,嘉生乃繁。”
⒉ 治民的方法。
引《国语·楚语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则?”
韦昭注:“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与民则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