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钟
拼音:gǔ zhōng
注音:ㄍㄨˇ ㄓㄨㄥ

鼓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敲钟。2.鼓与钟。3.山名。4.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见“鼓鐘”。亦作“鼓钟”。

⒉ 敲钟。

《诗·小雅·鼓锺》:“鼓钟将将, 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⒊ 鼓与钟。

《淮南子·本经训》:“雷鸣之声,可以鼓钟写也。”
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簫韶旧鼓鐘。”
宋苏轼《大别方丈铭》:“我作铭诗,相其木鱼,与其鼓鐘。”

⒋ 山名。

《山海经·中山经》:“东三百里,曰鼓钟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也。”
郭璞注:“举觴燕会,则於此山,因名为鼓钟也。”

⒌ 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驳<实庵字说>》:“又请看《大克鼎》吧,所锡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钟’吗?霝就是灵,也就是巫。龠是籥师。鼓钟是司鼓钟的官。因为这三者都和史与小臣并列,故知必是同类。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职’为锡品的例子。”

国语词典: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