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
拼音: | lóng hǔ shān |
注音: | ㄌㄨㄥˊ ㄏㄨˇ ㄕㄢ |
龙虎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名。道教胜地。在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山名。道教胜地。在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 汉张道陵修道于此,为道教正一道发源地。山东南约4公里的上清镇,有上清宫遗址。
国语词典:
山名。在江西省贵溪县西南八十里。两峰对峙时,如龙昂虎踞,故称为「龙虎山」。相传汉代张道陵在此修炼,其后裔世居其地,袭天师之称。上有上清宫、天师府,为道教圣地。
网络解释:
龙虎山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
- 1、我游览了江苏省鹰潭市的龙虎山,这里山水奇绝;风光秀丽,有的如江南淑女雍容文静,有的如龙腾虎跃,气势壮观。
- 2、龙虎山和崆峒山为中国南北道教名山,"道契崆峒"悬匾,印证了道学的博大精深。
- 3、在考古现场,清华大学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陶金认为,大上清宫是龙虎山为北京宫廷、皇家祈祷、做道场的一个地方。
- 4、这一仙道意识,深刻影响了龙虎山天师府建筑思想。
- 5、大自然亿万年的沧桑变迁、精雕细刻,成就了龙虎山千峰竞秀、屏矗墉回、灿若朝霞的丹霞绝景。
- 6、“仙”味十足的府内园林绿化、匾联雕绘、造像艺术,构成了龙虎山天师府建筑内部环境。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与龙虎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