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钞
拼音: | guān chāo |
注音: | ㄍㄨㄢ ㄔㄠ |
官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府发行的钱票。
引证解释:
⒈ 官府发行的钱票。
引《明史·食货志五》:“自今官钞宜少出,民间得钞难,则自然重矣。”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十四:“不行官钞行私钞,名目何人餉史家?”
清陈虬《救时要议·设官钞》:“何谓设官钞?今商民百金以上,即就钱庄换票,其实钱庄银号之倒闭者,月有所闻,何如省府州县各设官银号,使上下均沾其利益,尚为便民裕国之要著乎?”
网络解释:
官钞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