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垡
拼音:cǎo fá
注音:ㄘㄠˇ ㄈㄚˊ

草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带草的土块。

引证解释:

⒈ 带草的土块。

宋王安石《步月》诗:“呼童拥草垡,復使东南注。”
宋谢翱《咄咄复咄咄》诗:“咄咄復咄咄,野风吹云起草垡。”

网络解释:

草垡

  • 草垡位于沼泽土上部,也有成厚度不等的埋藏存在;层厚度10余厘米至数米,但超过50cm时即为泥炭土。
  • 字义分解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 拼音
    • 注音ㄈㄚ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AFF
    • 五行

    (1)(动)耕地翻土。

    (2)(名)翻耕过的土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