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半拉子活
拼音:káng bàn lǎ zǐ huó
注音:ㄎㄤˊ ㄅㄢˋ ㄌㄚˇ ㄗˇ ㄏㄨㄛˊ

扛半拉子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未成年的孩子做整天活,只得成人的半天工钱。

引证解释:

⒈ 谓未成年的孩子做整天活,只得成人的半天工钱。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往后这些年,他到外屯捡碗碴子,摘山葡萄叶子,卖零工夫,扛半拉子活,度着半饥半饱的生活。”
西虹《家》:“我起小就给地主放牛,放猪,扛半拉活,又扛整活。”

网络解释:

扛半拉子活

  • 扛半拉子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áng bàn lǎ zǐ huó,是谓未成年的孩子做整天活,只得成人的半天工钱。
  • 字义分解

    • 拼音káng,gāng
    • 注音ㄎㄤˊ,ㄍ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AG
    • 五行

    káng

    1. 用肩膀承担:扛枪。

    gāng

    1. 两手举东西:力能扛鼎。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FK
    • 五行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 拼音lā,lá,lǎ
    • 注音ㄌㄚ,ㄌㄚ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UG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huó
    • 注音ㄏㄨㄛ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TDG

    (1)(形)生存的;有生命的。

    (2)(动)生存;有生命:~人|~到老;学到老。

    (3)(动)在活的状态下:~捉。

    (4)(动)救活:~人无数。

    (5)(动)活动;灵活:~水|~结|~塞。

    (6)(动)生动活泼;不死板:~气|~跃。

    (7)(副)真正;简直:~灵~现|~受罪。

    (8)(名)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庄稼~|干~儿|~计。 

    (9)(名)产品;制成品:出~儿|这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