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草
拼音:hāo cǎo
注音:ㄏㄠ ㄘㄠˇ

蒿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名。有青蒿、白蒿等其他种类。

引证解释:

⒈ 草名。有青蒿、白蒿等数种。

三国魏曹丕《陌上桑》诗:“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霑枕席。”
明袁宏道《相逢行》:“行行即曲巷,曲巷多蒿草。”
杨朔《海市》:“那是一片坟墓,高高低低,坟头上长满蒿草。”

国语词典:

杂草、野草。

网络解释:

蒿草

  • 蒿草,是一种植物,可食用,常用于配料。有很多种类。包括细竹蒿草、萎蒿、小艾蒿、小叶艾草、白背蒿草等。
  • 按照传统,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要插上艾蒿,据说能避邪驱瘟。艾蒿要用红布扎起来,有的人家还愿意加上一根桃枝,微风吹来,空气里清香四溢。
    • 1、清冽的水边,杨花四散的蒿草丛中停息着粉蝶,摇摇晃晃的树影间它们彼此相拥,像岁月里那道深刻的吻在风里飘动。年少的故事,宛若高悬枝丫的白霜,散发晶莹而冰凉的气味。
    • 2、一到夏天,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长没了我的头顶了,黄狗进去,连个影也看不见了。
    • 3、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北满的夏末初秋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的日子。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 4、不一时前方来到一处地势较险的山坳,两旁地势险要隐蔽,蒿草没人高茂盛浓密。
    • 5、所以牦牛既可以舌卷食蒿草,又可像绵羊那样在嘴唇的协助下,用平坦坚硬的门齿啃食短矮牧草。
    • 6、春社时,将腊肉切成颗粒,与糯米、蒿草拌合,煮成“社饭”。 

    字义分解

    • 拼音hāo
    • 注音ㄏㄠ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YMK
    • 五行

    (名)(~子)通常指花小、叶子作羽状分裂、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