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卦
拼音: | wài guà |
注音: | ㄨㄞˋ ㄍㄨㄚˋ |
外卦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重卦中的上卦,即六十四卦中的上三爻。亦称悔。
引证解释:
⒈ 重卦中的上卦,即六十四卦中的上三爻。亦称悔。
引《左传·僖公十五年》:“虫之贞,风也;其悔,山也。”
杜预注:“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旧唐书·历志三》:“若以贞晦之策加诸侯卦,得十二节之初外卦用事日。”
《宋史·律历志一》:“十有二节之初,皆诸侯外卦用事日。”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占二的贞、悔,说是《易经》的重卦--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