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鼓
拼音: | wò gǔ |
注音: | ㄨㄛˋ ㄍㄨˇ |
卧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引证解释:
⒈ 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引《后汉书·隗嚣传》:“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李贤注:“卧犹息也。”
北周庾信《移齐河阳执事文》:“自疆场卧鼓,边鄙收烽,义让之行,未能朞月。”
唐钱起《送李九归河北》诗:“南州初卧鼓,东土復维城。”
明刘基《春秋明经·齐侯袭莒》:“衔枚卧鼓,出莒人之不意,自谓一鼓可以得莒矣。”
清龚炜《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语挥毫贵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网络解释:
卧鼓
字义分解
- 拼音wò
- 注音ㄨㄛˋ
- 笔划8
- 繁体卧
- 五笔AHNH
- 五行木
(1)(动)躺下:~倒|仰~。
(2)(动)动物趴下。
(3)(名)睡觉用的:~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