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徒
拼音:zhì tú
注音:ㄓˋ ㄊㄨˊ

治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复姓。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

引证解释:

⒈ 复姓。 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

网络解释:

治徒

  • 治徒是一个名词,复姓。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