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治
拼音:yǐn zhì
注音:一ㄣˇ ㄓˋ

隐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无处申诉的冤案。

引证解释:

⒈ 指无处申诉的冤案。

《管子·立政》:“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於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
郭沫若等集校:“‘孤寡无隐治’言孤寡无有隐藏於胸中而不得控诉申辩之讼事。”

网络解释:

隐治

  • 隐治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yǐn zhì,
  • 是指无处申诉的冤案。
  •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ㄧㄣ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QVN
    • 五行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