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钱
拼音: | guān qián |
注音: | ㄍㄨㄢ ㄑ一ㄢˊ |
官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官府的钱币。 2.官府铸造的钱币。 3.官断的身价钱。
引证解释:
⒈ 官府的钱币。
引《汉书·韩延寿传》:“侍謁者福为望之道延寿在东郡时放散官钱千餘万。”
《宋史·食货志上一》:“乏粮种、耕牛者,令司农以官钱给借。”
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他若肯贷官钱,共解私囊,何不算前逋还了公家。”
⒉ 官府铸造的钱币。
引《旧唐书·食货志上》:“富商姦人,渐收好钱,潜将往江淮之南,每钱货得私铸恶者五文,假託官钱,将入京私用。”
《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曰废金银而更造官钱。”
⒊ 官断的身价钱。
引《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今日只去问他讨钱来用,并还官钱。我一个身子被他骗了,先前説过的话,如何赖得?”
网络解释:
官钱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