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性
拼音:shàn xìng
注音:ㄕㄢˋ ㄒ一ㄥˋ

善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人善良的本性。语本《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又:"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汉赵岐注:"谓生而有善性也。"

引证解释:

⒈ 谓人善良的本性。

语本《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又:“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汉赵岐注:“谓生而有善性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秋七月,公征孙权” 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
梁启超《孟子之教育主义·性善论》:“盖性本善,能常存其善性使勿失,常养其善性以日长,斯人格具矣。”

网络解释:

善性

  • 善性,读音是shàn xìng,汉语词汇,解释为人善良的本性。
    • 1、当灵魂在过渡肉体死亡时,善性的知觉觉知居主导地位,当下就可到达最高知识的纯净星界。
    • 2、该文对嘉兴学院现有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规定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性的建议。
    • 3、聚氨酯合成革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改善性能,经常在涂层浆中添加填充剂纤维素粉末等。 
    • 4、传言原始执法只认己不认天,视生灵如草介,假公济私,毫无善性可言。
    • 5、我们认识到可以升级服务器硬件配置来改善性能,从而更地处理这么大的流量。
    • 6、在你冀求你的“大我”的时候,便隐存着你的善性:这种冀求是你们每人心中都有的。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
    • 注音ㄕ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DUK
    • 五行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TGG
    • 五行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